还有几天就要过年啦!
春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关于年俗,有讲不完的故事。
过年,具体有哪些习俗呢?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都给大家整理好了!
一定要收藏起来,一次性给孩子讲清楚。
带孩子学习年俗、感知年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月初一
习俗:拜年、放鞭炮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和烟花。
噼里啪啦的声音,人家喜气洋洋迎接新年。
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全家人一起出门给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拜年。
互道:“新年快乐!”,并且送上新年祝福。
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祝福孩子们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学业进步。
正月初二
习俗:回娘家、祭财神
正月初二,这一天是嫁出门的女儿带着老公和孩子一起回娘家的日子。
回娘家带的礼品要成双成对。
娘家不能全部收下,等女儿和女婿回去的时候,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正月初二要祭财神。
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丰富的祭品,进行祭财神的仪式。
寓意:新的一年要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正月初三
习俗:宅在家
正月初三又被称为“赤狗日”,“赤狗”在古代又被称为“凶神”。
所以,这一天不宜出门,人们会宅在家里。
一家人在家里聊聊日常、吃吃美食、进行一些亲子活动。
晚上早早入睡,避免外出惹出麻烦。
正月初四
习俗:迎灶神
正月初四是迎接灶神的日子。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来查户口,所以人们都会守在家里。
准备好丰富的果品,燃放爆竹、点好香烛,恭恭敬敬地迎接灶王爷的到来。
寓意:新的一年能够得到灶王爷的庇护,获得更多的好运和福气。
正月初五
习俗:迎财神
正月初一又称“破五”,这一天是迎接财神的日子。
传说中,在这一天,财神爷会来到人间巡查。
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准备好丰富的果品迎接财神爷的到来。
寓意:新的一年要财源滚滚,获得更多的财运。
正月初六
习俗:送“穷鬼”
正月初六又被称为“送穷鬼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进行家庭大扫除,把家里进行彻底的打扫和清洁。
打扫出来的垃圾和废置物品,要全部丢弃。
寓意: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财运横通。
正月初七
习俗:吃七宝羹
正月初七又称为“人胜节”、“人庆节”。
传说中,女娲娘娘当年创造出各种动物之后,在第7天创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也是人类的生日。
这一天,很多地方要吃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一种羹。
寓意:新的一年,要顺顺利利、实现大丰收。
正月初八
习俗:放生祈福
传说中,正月初八这一天为“众星下凡之日”。
人们要准备好丰富的果品进行祭祀,并且制定一些小灯,点燃和祈祷。
很多人,在这一天也会进行放生祈福。
寓意:新的一年,平安顺遂、喜乐安康。
正月初九
习俗:祭祀
传说中,正月初九是天日,也叫“天公生日”,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
在这一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丰富的果品,进行祭祀仪式。
恭迎玉皇大帝,为其表达祝愿。
寓意:新的一年得到神灵的庇护,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正月初十
习俗:祭石感恩
传说中,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
这一天,凡是石头做的工具都不能用。
并且要准备好丰富的果品,祭祀石头。
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实现大丰收。
正月十一
习俗:宴请女婿
正月十一,又被称为“子婿日”,也就是岳父岳母宴请女婿一家的日子。
这一天,岳父一家会准备好一座丰富的菜肴,盛情款待女儿女婿一家。
对女儿和女婿表达新年的祝福。
寓意:家庭和睦,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正月十二
习俗:搭灯棚
正月十二又被称为“搭灯棚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开始搭建灯棚,提前购买好灯笼等元宵节的用品。
为元宵节的到来做好准备。
正月十三
习俗:点灶灯
传说中,正月十三称为“灯的生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把灶台打扫干净,点亮灶灯。
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吃饱穿暖。
正月十四
习俗:点灶灯
传说中,正月十四称为“临水娘娘的生日”。
传说中,临水娘娘是拯救人间疾苦的神仙。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祀仪式,感恩临水娘娘。
寓意:新年得到临水娘娘的庇护,万事顺意。
正月十五
习俗:吃“元宵”,赏花灯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并且吃“元宵”,也就是各种各样馅料的汤圆。
晚上,全家人一起出门去看舞狮表演、赏花灯、逛庙会。
寓意:新的一年,要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