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2024•农业篇】多维发力 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引擎”

政务   2025-01-23 16:05   四川  


开栏语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昭化发展历程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一年。这一年,昭化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惠民生,综合实力稳步攀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内生动力加速释放、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共进。回首2024,我们乘风破浪、笃行不怠;展望2025,我们将砥砺前行、奋楫者先。今天起,昭化发布推出专栏【昭化2024】,全方位展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今天刊发农业篇——多维发力 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引擎”。






“大家要定期查看油菜苗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枯枝杂草,还要对弱苗进行追肥,提高植株的抗寒防冻能力……”在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来自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站在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油菜冬季管护知识。


“收获满满!”新荣村村民陈阳兴奋地说,“每隔一段时间农技专家都会来给我们讲技术,还会给我们进行现场示范,我现在对油菜的生长规律、什么时候施肥等事项都已经弄清楚了。”


“送农技下乡”不过是昭化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昭化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增收”,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全新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产业升级

农业发展“有势头”


“咯咯咯、咯咯咯……”近日,走进昭化区清水镇树丰村优质肉鸡养殖基地,2万多只优质肉鸡在双层鸡舍里啄食,工作人员正在查看鸡舍的温度、湿度等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每栋鸡舍都安装了物料系统和饮水系统,配备了喷雾机和自动控温设备,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就可以对鸡舍进行消毒、降尘、温度调节及输送饲料,真正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养殖。”树丰村党支部副书记赵东平介绍。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昭化区畜牧产业发展欣欣向荣。2024年,昭化区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业,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化养殖致富“新路子”。


一年来,昭化区出栏生猪62万头、肉牛羊8.7万头(只)、土鸡450万羽;四海三联建成西南地区最大“天府肉鸡”孵化中心,四川信德农牧建成国内认证的最大非笼养蛋鸡生产基地,成功实施2024年全省唯一国家重大农业技术肉鸡养殖协同推广项目。


仓廪实、天下安。昭化区围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山区样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现撂荒耕地动态清零。2024年,昭化区粮油总播面59.7万亩、产量16.7万吨,王家贡米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产量4万吨,综合产值近12亿元。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昭化区还通过项目牵头、院校合作、产品研发等方式,发展“森林粮库”面积14.6万亩,道地中药材产量突破2万吨,“昭化茯苓”被认定为全省首个“川产道地药材”品种。


在昭化区,粮经饲统筹、绿色种养循环、林药林菌复合,一个个富民“好产业”领跑乡村振兴“加速度”。




聚焦乡村建设

群众生活“有盼头”


在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只见一座座民居干净整洁、一条条产业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一排排产业大棚鳞次栉比,当地村民三五成群,正悠闲地在广场上晒太阳,孩子们你追我赶,在房前屋后嬉戏打闹,处处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氛围。


“我们村现在可好看了,大家的房子都进行了改造升级,还增加了很多娱乐设施,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村民何雪珍笑着说。


2023年以来,昭化区以建设天雄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核心,先后投入资金19458余万元,在辖区内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170余个,成功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24个。


村组道路硬化、垃圾分类宣传、卫生厕所普及、生活污水治理……2024年,昭化区还根据村庄人口密度与地形地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


同时,昭化区各镇村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乡村公共服务领域,通过集约化、规范化、数字化,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农事服务、办事服务等重点领域,全面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为辖区内群众提供健康指导、休闲娱乐、法律援助等多种便民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巩固衔接

乡村振兴“有劲头”



为高质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4年,昭化区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利用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一步摸清底数,并逐户分析研判原因,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时,昭化区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资源,持续拓展协作帮扶领域,为昭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乘东西部协作东风,创新实施‘东智西借’工程和‘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计划,一方面,引进浙江地区优秀人才来我区指导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定期选派我区人才前往浙江学习先进经验。”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对外合作中心主任夏青兰介绍。


2024年,拱墅区累积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帮扶资金3900万元,实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消费协作、改善民生和其他方面共6类10个项目。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2024年,昭化区持续深化改革,立足各镇村地方特色,创新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增收致富、喜笑颜开。


“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30%以上,145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了我区农业发展‘生力军’。”谈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农村改革与合作经济指导股股长李国亮激动地说,“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今日昭化,一张张成绩单催人奋进,一项项改革成果惠及民生,一座座新居亮丽多彩,一个个产业生机盎然……一幅村庄美、产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铺展、延伸。


2025年,昭化区将凝心聚力抓特培优,奋力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切实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持续强化现代农业园区支撑,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的力量,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END



编辑:赵柳月

责编徐   

审核:白   琳

监制:杨   沫

昭化发布
昭化发布致力于宣传昭化,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强与公众互动交流,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