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敦煌情缘” | 中行敦煌展,给青少年学生群体带来怎样的体验?

教育   2024-11-28 21:37   新加坡  

 

编者按|


“敦煌不再遥远—走进新加坡”数字敦煌展自9月30日开展以来,受到不同群体观众的青睐。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我们不仅培养了一支中行讲解员队伍,还广纳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热爱敦煌文化的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经过严格的面试选拔培训,优秀的他们积极参与到展览的讲解和志愿服务中来,在活动中奉献,在奉献中也收获了成长。通过他们的视角,敦煌的绚丽文化得以焕发新的活力,也在青年一代心中播下文化交流的种子。

在敦煌展即将闭幕之际,特推出几位学生讲解员及学生观众所写的他们心中的“敦煌情缘”……

当小小的我遇上千年敦煌


文| 尉迟泰然新加坡洋女子中学学生
担任“敦煌不再遥远”展览学生讲解员




参与中行敦煌展期间,我正好过16岁生日。我是四岁半随父母从中国移民到新加坡的,从小在新加坡长大。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语言融合的国家,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喜欢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进行横向比较。因为父辈来自中国的原因,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自然而然是我感情最深,最想深入了解的部分。

我参加了南洋女中的“双语、双文化”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就是培养未来的文化交流人才。因此,我有一些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也经常期盼有一天能前往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为此我一直很努力的学习华语。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了“敦煌不再遥远”数字敦煌展。一听说展览正在招聘学生志愿者讲演员,我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一方面,我非常渴望的近距离了解敦煌这个世界级的文化历史、宗教、艺术宝库;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新加坡的民众更加容易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经过严格的面试,我被确认为英文讲解员。随后一名中行的讲解员老师为我们这些学生进行了培训。老师讲到古代的工匠、画师、雕塑家历经千年,用精湛的技艺为世界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而战争、政权更迭、地质灾害和自然氧化又不断的侵蚀和破坏着敦煌文明。到了现代,敦煌研究院的大师、学者、专家,为了将敦煌文明传承下去,他们呕心沥血,舍小我求大我,做出很大的牺牲。听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迫不及待的想加入这个历经千年的历史传承队伍,迫切的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为了成为合格的讲解员,我一方面跟着老师学习知识和讲解技巧,一方面也经常跑到展厅独自练习。终于,老师说我可以独立上岗了,那一天我偷偷笑了很久。

经过几次讲解,我发现英文讲解面对的受众群体与华文讲解略有区别。比如,对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就需要多做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为了使讲解更流畅,效果更吸引观众,我还设计了更合理的讲解路线和一些有趣的笑点。每当观众在笑点发出欢笑的声音,我都感到心满意足。慢慢,随着讲解场次的增多,我收获了很多的回馈,有些是经常被提问的知识点,有些是观众表达想去敦煌实地走走的愿望,更多的是观众对展览和对我们这些讲解员的认可和感谢。

最有趣的是,观众们有的把我当成来自敦煌的小专家,有的把我看作中行的员工讲解员。他们像对专家老师一样对我非常尊敬,很认真地向我请教,跟我讨论严肃的历史文化问题。我从来没有像观众们透露过,我其实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我和他们一样在新加坡长大,也想亲自去看看真正的敦煌。

能为敦煌展做出一点贡献,是我16岁生日最好的礼物。

中行数字敦煌展:五年之后,让我“重游”敦煌


文| 黄静阅,新加坡武吉美拉中学学生
“敦煌不再遥远”展览观众


得知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有关于敦煌的文化展览,妈妈就立刻给我们报名了。参展那天,我们一走进名为“敦煌不再遥远——走进新加坡”的展厅,仿佛穿越时空,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五年前那个冬日的莫高窟之旅。


那时,我还是小学生,超级喜欢历史。爸爸带着我从上海出发,跨越千里去到甘肃敦煌。记忆中,莫高窟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壁画、雕像、色彩和光影交织成的场景深深震撼了我。那次敦煌之旅,我有幸参观了北魏时期的328窟、北周时期的296窟、隋末唐初的244窟等多个代表性洞窟。这些洞窟深藏于寒风凛冽、气候干燥的西北荒漠之中,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工匠们以超凡的技艺和不屈的毅力,创造出了这片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每一笔线条、每一种色彩、每一个雕像,不仅体现的是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遗憾的是,岁月的侵蚀使得北魏、初唐时期的一些洞窟壁画出现了变化,特别是一些白色颜料因氧化而变黑。而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参观第17窟“藏经洞”,这个为纪念僧人洪辩而建的小方洞,曾存放着五万多件各个民族、不同语言的文献、佛画和法器,而其中四万多件珍贵文书流失海外,被不同国家的人士从发现洞窟的王道士手中低价购得,从此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



五年后的今天,我已经长大,那份曾经的敦煌情也伴随我生长,并愈发浓烈。新加坡中行的公益之举,让我心中的敦煌情在新加坡得到延续。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与敦煌研究院的联袂公益之作,让遥远的敦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走进新加坡,带我重回敦煌,再次感受到敦煌艺术的魅力。



展览巧妙地将敦煌莫高窟的精髓带到了这片热带岛国,1:1实体复刻了莫高窟中的第三窟,复制了弥勒大佛、美人菩萨像、水月观音、九色鹿等壁画,让人仿佛置身千里之外的敦煌。而与实地参观不同的是,“数字敦煌展”通过现代科技,不仅忠实地还原了莫高窟的艺术之美,还结合了先进的VR技术,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壁画的细节和层次,突破了传统的观展模式。可以更加深刻地探索敦煌艺术,让细节被放大、被聚焦,使得每一笔、每一线都清晰可见。再加上中国银行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壁画中的故事也变得栩栩如生。


作为中学生,我最喜欢的是九色鹿壁画,它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讲述了古代传说中善良、勇敢的九色鹿舍己为人的故事,我不由得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因为善良、诚信等这些优良品质也是妈妈从小教育我们的。在这样精心设计的展览中,敦煌艺术显得格外鲜活,仿佛那些古代的工匠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创作初心,艺术与历史在这一刻交织,让人深刻感受到敦煌艺术的生命力。


站在“数字敦煌展”中,心里默默地为敦煌艺术品和工匠们高兴。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再也不怕岁月侵蚀、风化、褪色和剥落了,让作品得以在虚拟空间中永存,让保护和传承有了新的可能。科技与文化的交融,让敦煌不再遥远,全球观众都能跨越地域限制地欣赏敦煌艺术之美,让传播焕发新生。这是对后代的馈赠,能随时随地体验这一人类瑰宝,也是对古代工匠伟大创作的现代延续。这场展览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一场深刻心灵触动。

我与敦煌


文|及瑞辰,新加坡管理大学会计学院数据分析硕士项目学生

担任“敦煌不再遥远”展览学生讲解员


文化苦旅,初闻敦煌

初中时,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翻开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但由于没有亲眼见过莫高窟的佛像以及壁画,还无法与那句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产生共鸣。倒是被《道士塔》中的王圆箓给惊愕到。

那段让人唏嘘的往事勾起了我对于敦煌的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能够让一位作家这样发自肺腑地叹惋呢?

毕业之际,远赴敦煌

受到家中长辈的熏陶,自小便对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富有兴趣。我们大部分人是无法站在学术研究的专业角度去看待人文学科的,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精神世界的乐趣,或是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或是欣赏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抛开精神世界,接地气地说,至少茶余饭后,酒酣之余,也能够多一些谈资。

所以每到新的城市旅行,历史古迹、博物馆总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初中毕业时,作为毕业旅行,我组织了一帮同学前往祖国的大西北,希望能够目睹敦煌莫高窟的真容。我们途兰州、张掖、嘉峪关,我们最终抵达了敦煌。

今天回忆起来,那段经历虽已时间久远,但莫高窟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历久弥新。当时,我们参观了大约五个洞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第158窟涅槃窟,释迦牟尼衣着上的每一丝纹路都清晰流畅,面部的每一缕表情都出神入化,其周围的壁画引人入胜。这般的艺术造诣,在当今的时代很难再被复制了。

南洋留学,再遇敦煌

感谢SMU老师的分享,我有幸看到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举办的敦煌展正在招募学生志愿者的消息。那时刚刚来新加坡两个月,想在繁忙的课业之余,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志愿者的工作,有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是现场讲解,我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尝试。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总能让我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而敦煌文化作为屹立在西北大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心态前去参与。

经历了报名、面试选拔工作,我跟着老师开始了培训学习之旅,业务熟悉后便逐渐开始对公众讲解。对我来说,讲解更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每当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总会感慨自己的无知,也就更有了动力去拓宽自身的知识边界。比如在向观众讲解《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过程中,我不得不去牢记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大概刻画大月氏、乌孙、匈奴等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免信口开河。

同时在与观众互动的过程中,我也试图让自己的“讲解能力”得以提升。如何利用抑扬顿挫来突出重点,通过发起提问来激发兴趣,通过捕捉观众的表情反馈来控制节奏,这都是值得学习之处。类似的技能在我们财经领域同样适用,比如很多客户是不了解金融的,那么如何将我们认知中的“产品”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地“讲解”给客户,这将至关重要。所以,除了知识层面的拓展,在技能方面,此次志愿者也是多有收获的。

中国敦煌,世界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有着恢弘的历史,也承载着文明交流的重任。此次特展均是莫高窟的精华之作,虽然只有数十幅展品,但背后已然是一千多年的历史与故事,说不尽,也写不完。

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如今,敦煌,这座与世界连通的城市仍然在发挥它的纽带作用。


    编辑| 张惠娟

    审核| 吴婷婷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公众账号,为您搭建贯通新加坡联系中国与世界的金融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