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方针,带你科普!

文摘   2024-12-24 11:37   甘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殡葬管理工作是民政部门主管的一项社会事务行政管理工作。中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与其他国家的殡葬管理不同, 殡葬改革是中国殡葬管理的核心,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每年死亡人口超1000多万,时代在发展,如果沿用土葬的老办法埋葬遗体,将占用大面积的土地、消耗大量木材。同时,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殡葬领域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因此,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对于贯彻保护土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于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殡葬改革的内容

殡葬改革的内容包括葬法改革和葬礼改革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葬法改革就是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在火葬区实行遗体火化,骨灰处理多样化,提倡不占地、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如骨灰撒海、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在土葬区治理乱埋滥葬,逐步实现遗体埋葬公墓化,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文明葬法。葬礼改革就是要革除丧葬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实行文明节俭办丧事。破除旧俗立新风,比如用开追悼会代替发丧送葬,用献花圈代替焚香摆供,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等,逐步推动丧葬习俗的文明进步。

中国殡葬改革的特点
一是从党内到全社会,从城市到农村,从倡导到制度化逐步展开。从1956年到1984年是倡导阶段,实行先城市后农村,由领导干部和党员带头实行火葬,逐步推进。1985年国务院发布了《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是中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殡葬改革进入法制阶段。现行的行政法规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
二是宣传带动与强制推行相结合。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加强对村(居)委会和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指导,使群众自我约束、自我服务。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众自觉性。同时,在火葬区推行火化、在火葬区和土葬区禁止乱埋乱葬是以强制执行作为保证的。1997年的《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没有必要的强制,殡葬改革很难推行。即使在殡葬改革已经推开的地方,如放松管理,也必然造成旧的殡葬习俗回潮。
三是以殡葬服务促进殡葬改革。与殡葬改革的目标相适应,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投资建立了相应的殡葬设施包括殡仪馆、火葬场、殡葬服务站、骨灰堂和公墓。中国的殡葬服务设施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殡葬服务的场所,同时它通过提供殡仪服务,贯彻殡葬管理的方针,规范人民群众的殡葬行为,是推行殡葬改革必不可少的载体。针对推行殡葬改革之初,群众对火葬抵触较大,平坟还耕、推行火化的任务艰巨,各地先后都成立了殡葬管理处(所)。作为民政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采取与殡葬服务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体制,承担殡葬执法和管理的具体工作,既负责社会面上的殡葬管理,同时对殡葬服务机构实施管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体制有利于强化殡葬管理,对推行殡葬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殡葬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自1956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签名实行遗体火化、改革土葬,拉开我国殡葬改革序幕以来,火葬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的广大城市得到普及,不少省市火化率达到或接近100%。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火葬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2%,覆盖8亿多人口,全国火化率达到58.8%,比上年增长7.3%。各地因地制宜推行骨灰处理多样化,节约了大量土地和木材。土葬改革逐步改变了占用耕地和乱埋滥葬的现象,平坟还耕活动保护了大面积的耕地。丧俗改革逐步深入人心。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殡葬事业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殡葬服务需求还存在差距,加快提升殡葬公共服务供给还面临新挑战,办好身后事,满足人民群众“逝有所安”需求,已成回应重大民生关切的时代课题。

自1956年就开启的殡葬改革,迄今已68年。殡葬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随着殡葬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一大批殡葬服务设施逐步建立,殡葬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遗体火化率大幅上升,文明节俭办丧事蔚然成风。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体现得尤为明显。




但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殡葬改革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现有的政策法律法规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殡葬改革工作的需要,各地在推进地方殡葬改革各个环节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支撑。

其次,农村地区殡仪基础设施滞后,配套服务不足,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基本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殡葬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制约了农村殡葬改革的推进。

再者,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滞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导致公墓资源分配不均,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这不仅给群众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殡葬改革的整体进程。

同时,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制约殡葬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殡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顶层制度设计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培训供给不足、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及专业相关度较低、从业人员劳动强度及工作压力较大等问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另外,一方面宣传教育不足导致社会对殡葬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对殡葬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力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因为殡葬服务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乱象,一些不合规的殡葬服务机构乘机高价收费,被人民群众诟病。这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影响了殡葬改革的形象和声誉。

此外,农村地区的封建迷信思想依然严重,一些传统观念与殡葬改革理念相冲突,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综上所述,我国殡葬改革目前面临的问题复杂多样,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专业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并坚决打击不合规的殡葬服务行为,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

来源:中国殡葬服务网

投稿邮箱:cxxwxcb@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


  监制:赵小宁

  责编:李朝晖

  校审:赵   龙

  编辑:杜嘉仪

 

成县宣传
发布宣传思想新资讯,传播精神文明正能量,唱响意识形态主旋律,展示干部队伍新形象,讲述美丽成县好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