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有些是不好比的,比如,一颗星球和一片树叶,孰轻孰重?73岁那年,于敏院士写下一首《抒怀》,其中两句为“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同样也是院士真情实感的表达,老伴儿去世后,他就是怀着这样彻夜不眠的思念去报答妻子辛苦操劳的一生。虽然从事着伟大的事业,但于敏院士的家庭与普通百姓家庭无异,男主外,女主内,上有老,下有小,家人之间亲密无间。但我想,于敏院士这种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超越一己范畴的爱,已经深深影响到更广阔的人和事物。所以,在2024年8月29日,于敏院士之子于辛在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座谈会之际接受采访时寄语青年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年轻人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克服困难,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的人。”
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因为在空气、水分、食物和安全之后,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爱了,我们也只有在爱中,才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护、保护、珍惜和发展的。和于辛老师的第三次见面,我们怀着深情再一次回忆,不断拨弄岁月的褶皱,在掩藏岁月的经纬和激情的图案中触摸情感之手留下的独一无二的指纹。在这种升腾与弥散的过程中,父亲与儿女之间的爱变成了一种柔和的光芒,从一个核心的晶体稳定地向外散发着,把温暖和明亮播扬到远方。
父亲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最难忘的是颐和园时光。于敏会带着儿子于辛,指着颐和园的彩绘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三国演义”……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就这样,在儿时,父亲亲手把爱国的种子播撒到了于辛的心里。
爱的萌芽,在恶劣的土壤中滋生,掀开巨石,迎着风暴,绽开了绿叶和红花。这份爱,我们以血脉灌溉,以精神哺育,以意志坚持,以柔情陶冶,它定会枯木逢春。
于敏之子于辛(照片来源:西海都市报)
在孩子们眼中,于敏是一位平凡的慈父。“我小时候,有时晚上还没睡熟,我爸就回来了,然后我就能感受到他那满脸的大胡茬儿在扎我,他的胡茬儿可硬了。”于辛一边回忆一边笑着,父亲虽然忙碌,但他给予的爱一直陪伴着孩子们,“我父亲晚年曾说,有些遗憾,没有花多点时间教导我们姐弟俩,但其实我父亲对我们姐弟俩的影响非常大,他虽然没有言传,但时刻都在身教。我父亲很孝顺,他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拿出一大笔寄给我老家的爷爷和二爷爷,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我妈最怕月底的时候孩子生病,因为月底去医院看病就要向邻居借钱。我直到上了大二,我妈才告诉我,不用再为省5分钱的公交车票钱去走两站地回家。”
孩子们上学时,于敏很少有时间过问,就连高考前也没有辅导过孩子们学习,但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于敏院士却特意向孩子们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姐79年考大学,我父亲不让她选重工业专业,因为当时我们国家轻工业发展较为落后,我姐最后选了半导体专业,我81年参加高考,父亲希望我选轻纺专业,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纺织技术比较落后,布料还要凭票供应。他为我们选择专业,都是从国家需要的角度出发。”
晚年的于敏曾对儿子表达过羡慕之情,他羡慕儿子生在好时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父亲说,如果他也生在今天这个时代,他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搞他喜欢的抽象的基础理论研究了。我问他,那祖国又需要你从事国防事业怎么办?我父亲说,为了祖国的强盛,我还会义无反顾。”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于敏心无旁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次热核实验前,于敏忽然发现有一个物理因素没有考虑到,他一宿无眠,只等天一亮,向领导汇报情况,先作自我批评,然后要求暂停实验。
千里之外的无人区,实验装置在已经下到地下4米时接到了暂停实验的命令,经过两天一夜的不停计算,于敏确认此次忽略的参数对本次实验影响不大,热核实验得以继续进行。这个物理参数在下一次实验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这么做是很冒险的,机器已经下到地下4米,如果电线被动物啃咬了怎么办?户外实验,万一突发极端天气怎么办?实验现场还有几千人在等待,出了任何问题他都难辞其咎。退一步讲,这么做也很有损他自己的学术威信,所以,当时在办公室里就有领导问他,如果下一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父亲却说他还会这么做。他就是这样,心里只有国家利益,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于辛说。
直到今天,颐和园仍有于辛关于父亲的满满回忆,一饭一蔬,山川遥隔,云水茫茫,每一次回望,都有对亲情的无尽牵挂,“这里充满着爱,也充满着敬,父亲曾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无数个静谧的夜晚,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殚精竭虑,通宵达旦……这些零散的回忆,变得清晰且充满敬意,只属于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刹那。
撰稿:王秀娟
责编:郑 榕
审核:王秀娟
监制:杜文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同宝路10号
参观预约:0970-864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