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翻阅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史册,“两弹一星”是其中极其辉煌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成为支撑科研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对于建设科技强国,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展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64年10月16日,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掌握核武器技术的国家;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进行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标志着新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表明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展示了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发展水平,是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展现,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精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为解决理论研究、实验和研制的难题,国家先后组织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相关单位等方面的科研力量,共同参加,协同作战,充分显示了群策群力、集体攻关的巨大威力。在发射“东方红一号”时,动用了全国近60%的通信线路,从试验场区到各个观察测控站,仅守卫通信线路的群众就多达六十万人。“两弹一星”的成功依靠成千上万的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科研攻关协作网、大型试验协作网、物资材料协作网,以最大限度调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形成拳头,重点工程重点突破。钱学森曾颇有感触地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我们体会,中国在那样一个工业、技术都很薄弱的情况下搞‘两弹’,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行的。”“两弹一星”的成功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标识,是镌刻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精神基因。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两弹一星”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元勋们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核试验,五千多名工程兵日夜拼搏。封存在仓库中的几十麻袋计算草稿,是邓稼先率领的理论设计队伍艰苦攻关的记录。他们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无数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隐姓埋名,因陋就简,发愤图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经受考验,他们用热血、泪水、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兴国强国的尖端技术利器,也铸就了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彰显了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
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两弹一星”是运用举国体制推进重大科研攻关的成功典范。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关键在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科研力量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为此,应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战略部署,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两弹一星”精神揭示了自主创新的核心价值。当前,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尚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战略攻关合力有待加强,企业创新活力有待激发。为此,应构建面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多主体、贯通式评价机制,落实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大对国产技术创新成果使用的政策引导,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大胆推动创新工作;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尤其要加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明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攻关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延展企业创新链、技术链和产品链;深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联合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工作,让企业成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此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实施激励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薪酬政策,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新时代,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始终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作为最高追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奋斗精神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使“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作者:方立江 张彩丽,分别系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驻青海师范大学银龄教授)
责编:郑 榕
审核:王秀娟
监制:杜文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同宝路10号
参观预约:0970-864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