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广西大学农学院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学术   2024-12-29 23:58   广东  

近日,由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积森教授牵头,联合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等知名科研机构专家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蔗抗病稳产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正式获得批准立项。

食糖,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高达90%的食糖生产依赖于甘蔗。然而,受立地条件、气候多变、病害频发、机收率低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甘蔗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培育抗病、稳产、宜机收的优良甘蔗新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甘蔗品种存在农艺性状形成机制不明、种质资源利用率低、遗传基础狭窄等瓶颈问题,而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下,进一步制约了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系列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甘蔗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紧密围绕我国甘蔗产量不稳定和机收率低等核心问题,聚焦甘蔗抗病和稳产等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这一科学难题,展开深入研究。项目将致力于解析甘蔗糖份和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调控网络,挖掘甘蔗及其近缘材料的抗病资源并研究其遗传基础,探索甘蔗耐旱、抗倒伏基因挖掘与分子调控网络,以及研发高效甘蔗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并实现重要农艺性状的快速聚合。

针对甘蔗基因组庞大、倍性高、遗传转化严重依赖基因型等独特特点,项目团队将开发多倍体基因组分析方法,优化甘蔗遗传转化体系并创新基因编辑工具,为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功能的鉴定与性状聚合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有望创制出高糖、抗病和稳产的优异新种质,为甘蔗品种的迭代升级提供坚实的理论、技术和种质支撑,助力我国甘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负责人张积森教授简介

张积森,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入选者,广西“八桂学者”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2022年)),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福建十四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任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主编。

2004年以来主要从事以甘蔗为主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基因组及其生物学性状研究,特别对甘蔗的基因组学及其重要性状的分子生物学进行了有系统的研究。近十年带领团队以甘蔗分子育种为目标,聚焦甘蔗基因组与关键农艺性状研究:1)国际上首次完成了甘蔗属核心材料的全基因组图谱,引领甘蔗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2)取得甘蔗原始种种质资源演化和遗传学领域突破性进展,回答了甘蔗研究领域多倍体化与染色体基数演化、多倍体遗传特片等基础础科学问题。3)系统鉴定了原始种种间糖分、光合等生物学性状相关的差异关键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2018,2022,2025)和《自然植物学》(Nature Plants,2023)上,是国际甘蔗研究理论中主要代表性的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也是甘蔗育种升级的奠基性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甘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任务、广西重点研发专项等研究项目20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农业部项目等项目10项。在Cell, Nature Genetics, Nature Plants, PNAS, Genome Research,Genome biology,Molecular Plant,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是2016-2020年农业基因与遗传学全球Top100高产作者(统计5万人),2023年全球2%尖顶学者。获2023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以及其它省部科技奖3项,参与选育甘蔗品种5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11项奖项;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共同主编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规划教材2部。

来源:广西大学


植物研究进展
关注植物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