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文化行】刘台庄镇:刘台庄四村人的平凡生活

文摘   2024-11-05 13:43   河北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刘台庄镇刘台庄村是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刘姓人家迁徙至此而得名的。当年,山东刘姓人家由移民集聚点儿大柳树迁至此地建村的时候,此地偏东北处,有一座土高台,故取名刘台庄。

      刘台庄四村丰收在望的麦田。

      说到当初山东移民,现在老辈人还记得一些传说。现在刘台庄四村有一块地名叫“六家坟”,说是最初移民来的仅有6户人家。其中5户陈姓,一户其他姓。所以陈家有老祖坟,这一户外姓人家,建村后死后没有埋葬之地,家族渐渐兴旺的陈家人说,你们的家人死后可以入我们陈家祖坟,就埋在“顶脚”的位置,改姓陈吧。所以这一户他姓人家并入陈家。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坟前期,陈家祖坟占地大约几十亩,碑石林立,树木繁茂,可见家族的繁盛。

      后来由于不断有人在这一带落户,刘台庄村逐渐扩大,由后赵庄、东前头、小庄子、庙西、庙东、碾子旮旯、曹各庄、西前头、西地9个自然村组成。独立后的刘台庄四村由曹各庄、西前头、西地三个自然村组成,截至2023年,全村共有1100亩土地,506口人。传统农作物有高粱、玉米、小麦、杂粮、芝麻、花生、甜瓜及各种豆类。

      刘台庄四村普通民居。

      刘台庄四村村西曾有一座小庙,只有一间房子,青砖灰瓦,现在村民已经忘记供奉的是哪路神仙了。只记得每当逢年过节,村民到此摆祭品,求神灵保佑一家平安。村中心位置,也曾有一庙,一间,不知何庙。据推测,可能是五道庙。每年天旱求雨,村民则去刘台庄三村关帝庙参加求雨活动。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帝诞辰,也是刘台庄四个村过庙会的日子,俗称饽饽节。后来由于和刘台庄大集冲突,则改为农历六月二十五。

      由于刘台庄距离渤海不远,上世纪五十年代,刘台庄四村生产大队也成立了一个大网队,作为村里的副业。艄公王树增带领年轻人去拉网,吃住都在海边渔铺里,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古老的拉大网副业被渔船取代。

      刘台庄四村安装了光伏的农家小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大队的时候,刘台庄四村曾有四个生产小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刘台庄四村人勤劳肯干,不怕吃苦,在贫瘠的土地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当时大队曾经建立了一个石棉瓦厂,30多名工人,产品成为建简易房、各种厂房的紧俏货,销往东北及抚宁、卢龙、滦县(今滦州市)等周边地区。除了当时大队建有米面加工厂、饲养场以外,一队、三队分别成立了豆腐坊,在周边村庄销售。

      刘台庄四村新民居。

      当时陈锡珍做的豆腐非常好吃,在周边村庄是很出名的。现在很多豆腐都是机制的,由于机械磨制豆子产生高温,所以没有手工制作的豆腐口感好。做水豆腐看似简单,也有很多个程序。首先挑选上好的黄豆用清水发泡,然后石磨拉浆,接着,过纱包,豆浆入锅烧开后,将熟豆浆倒入缸岔子里,这时候豆浆表皮就会产生豆皮儿,揭掉豆皮晾晒,之后就是点卤水,边点边搅动,老手艺人点卤水全凭感觉,热豆浆的温度、浓度每一次都不一样,所以点多少卤水没有一定的量。待到豆浆中豆腐脑和水分离,便可上模具成型、压去水分。原来的豆腐表层都有一道道纹路,那就是压制的时候,表层的高粱秸秆帘子留下的。压制到一定程度,水豆腐做成了,就着热乎,制作人就会放在手推车上,推出大门,高喊一声:水……豆腐咧……听到悠长带有韵律感的吆喝声,人们就知道是陈锡珍的水豆腐出锅儿了。家庭主妇就会在家里㧟上一碗黄豆,或找出皱巴巴的两毛钱,或买或换上两块水豆腐,或小葱拌豆腐或白菜熬豆腐,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当家菜。由于当时刘台庄四村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一个工值4角-5角钱,在刘台庄镇一带也算不错的水平。

      刘台庄四村乡路。

      1977年,刘台庄四村大队曾办过一个电影院。当时派村民冯忠、宋大成、陈德新三个青年人,去县电影院学习半年。待到学习有成,大队又托人弄脸从北京买来了一台电影放映机,从昌黎电影院取片,每隔一天放映一次,农忙的时候每周放映一次,一张票2.5角钱,小孩免费。那个年代,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电影是人们唯一的娱乐形式,刚开始的时候,电影院还算红火,两年之后,人们渐渐失去了兴趣,再由于经营不善,电影院无奈解散。不过,这也是刘台庄四村的一次探索。

      刘台庄四村有一位陈贺庭,1933年出生,2017年去世。他也算本村叫得响的文化人,会唱皮影、评剧和京剧。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庭困难,曾去山东跑“盲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唐山皮影社下村演出时,他上台唱了一段,耍了一场,换来村民的阵阵喝彩声。直到80多岁时,陈贺庭还在田间地头、家里唱上一段。他与王庆宽等非常熟悉,经常在一起演出。

      刘台庄四村村南村东有一片盐碱地,360多亩,传统种植高粱、玉米等作物。最近几年,种植水稻,亩产1500-1700市斤。村西沙子地,种植花生、白薯和玉米,亩产700-800市斤。

      村里现在种植大户有陈宏亮,300多亩,种植花生、玉米、水稻、红薯和小麦。陈锡瑞种植三个蔬菜大棚,大约5、6亩,种植芹菜和小西红柿等蔬菜。

      大多数村民去海边冷冻厂、景区、养殖场打工,或去京唐港搞建筑。架子工每天挣300元-400元,妇女一月挣3000元-4000元不等。

      村里有两位革命烈士。陈国有,1922年6月出生,1944年3月参加革命,1946年牺牲于唐山市丰南区小集,牺牲时任排长职务。陈国贤,1929年10月出生,1946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于天津市塘沽。

文图:肖沛昀

辑:王丽娜

终审:檀向晨 刘艳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网信昌黎
发布网信政务信息,解读网信政策法规,回应网信工作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