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山东移民李鼎一家在此落户建村,因以烧窑为业,故得村名窑窠庄。由于多年取土烧窑,取土地逐渐形成一个大坑。后来,由于人口逐渐增多,窑窠庄分为两个村。居取土坑东者,为东窑窠庄村;居取土坑西者,为西窑窠庄村。清朝中期,山西移民闫氏家族、王氏家族相继迁入西窑窠庄村,逐渐成为村里的大户。
西窑窠庄村新民居。
现在被村民称之为“窑坑”的水塘,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呈不规则方形。在村西还有一个长条坑,据说是烧瓦盆窑而形成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村南面原来有一个南坑,也是烧窑取土所致,现已全部填平。
西窑窠庄村祖辈留下的烧窑“窑坑”。
据老辈人回忆,先民们建村的位置位于东窑窠庄村村南去田上庄村的路北,有一块地,如今村民仍然叫“老庄窠”,传说是李氏祖先建立村庄的故址。也记不得是哪一年了,某一天突然一阵大风,将整个村庄堆成一条大沙带,长约三华里,宽约几十米。很多民居被黄沙掩埋,不得已,村庄向北退400米后,在取土烧窑的大坑东重新建立。这些都是分村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西窑窠庄村东南有一块土地,是原来王家祖坟,占地约十亩。后来王氏家族繁盛,祖坟埋不下之后,坟场分散葬之。当年,闫家祖坟处有一棵大杜梨树,还有一棵几搂粗的榆树,让一些老年人记忆犹新,这些大树均毁于1958年。从王家、闫家祖坟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两个姓氏子孙繁盛的状况。
在西窑窠庄村村西,有一条沙带。据资料显示,濡水(即古滦河),远古时期曾从这里流过。这条沙带,也是古滦河流经此地的佐证。
西窑窠庄村农家花卉繁花似锦。
西窑窠庄村村东曾有一座财神庙,两间,青砖瓦房,四壁有彩绘,内供文财神赵公明。殿内有一具石制香炉,高约一米,长约两米有余。有一口铁钟,重约200斤,架于石制架子上。村里人求财、求平安,或者村人故去,亲属则到庙里去烧纸。
村中心位置曾有一座老爷庙,民国时期修建,正殿两间,青砖瓦房,内有泥塑。正中关羽坐像约2米高,左右关平周仓。四壁有彩绘,内容则是关老爷生平事迹。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关老爷的诞辰,也是村里的庙会,俗称饽饽节。旧时庙会十分热闹,小商小贩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买货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连续三天,赛过过大年。后来,逐渐缩减为一天,庙会传承至今。庙内除关老爷泥塑塑像外,还有一座小铜像,高约60-70公分,逢大旱之年,村民求雨时将其抬出。求雨当天,女子足不出户,男子戴草帽,披蓑衣,赤足,卷裤管,齐念求雨口令:“求求求,下下下,今天不下明天下”。求雨队伍围着村庄转,每个路口都转一遍,挑水,泼水,仪式举行3-5天。村西也曾有一座五道庙。两间,青砖瓦房,有台阶,有香炉,村里有人故去时,到此烧纸。西窑窠庄村三座庙均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清朝时期,闫家出过一位贡生,曾在县衙门做事。坟上有碑文记载,祖坟四个角均有全身的狮子狗,四只狮子狗以长条石相连。村内祖宅,有制式,门口有全身狮子狗。通过制式,可以看出其地位功名。
村里出过多名烈士。王兴家,1912年生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于古冶;顾永成,1914年生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于怀来县新保安;于运州,1921年生人,1947年参加革命,1945年4月日本投降后参加地方部队,1946年秋在两山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埋葬于窑窠庄村西于家祖坟;于运和,于运州的亲弟弟。1927年生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8年牺牲于锦州,时任副班长。
西窑窠庄村是一个尊师重道的村子,1958年之前考入中专以上的、并且职称都是中职以上的有闫东北、赵洪亮、闫运华、王景州、于运祥、于运禄、王运才、王点福、黄金多、闫秀其、闫国臣等多人。1958年以后考入大学的有闫淑华、赵运萍、于连辉等几十名大学生。其中赵运萍自毕业后分配到沈阳某飞机制造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总工程师、部长、厂长,现任党委书记,司级。
据村志记载,早在民国期间,在村子中间老爷庙后面的空地上,就建立了一座学校,形式介乎于私塾和现代学校之间;后来,又在村东头修建了一所西方洋式学校,当时是昌黎县城南唯一一所洋式学校。1976年唐山大地震,校舍倒塌,校址迁建到窑坑西侧,样式与原学校相仿。1994年经上级批准,在东窑窠庄村坑南侧建了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教学面积948平方米。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2011年-2012年由上级拨款700多万元拆除原教学楼,在原校址修建了一座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新型教学楼,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教学面积3114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届大学生闫东北,1915年生人,1949年考入当时的中国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并著作有《九头鸟》、皮影有《明末民生》四卷等。
西窑窠庄村村民在为苹果套袋。
西窑窠庄村全村共4600多亩土地,其中苹果树最多,约占70%,品种以富士、王林、美国8号为主,其余种植花生、玉米等。
说起村里种植水果,村民们忘不了老村党支部书记刘洁丰。1986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洁丰由县果树研究所引入苹果品种,由大队集体试种约300亩,步入正轨后,承包给各户管理。15年以后,交由村民个人管理。从此,苹果种植在全村推广,出产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
西窑窠庄村的土地几乎未发生流转,每家每户经管着自家几亩果树,根据果园面积大小和收购价格多少,年收入10万元-30万元不等。因苹果管理需要较多人力,村里外出打工的较其他村少。村里有苹果销售经纪人王飞、闫安、黄亚光、王海宽等。年轻人有一部分在京唐港、曹妃甸及海边打工。
西窑窠庄村王孟江养牛场。
2024年,村民王孟江养肉牛100多头;养羊户5-6个,总头数百余只。
620年的春华秋实,秋收冬藏,西窑窠庄村就是在这样朴实普通的岁月里,追寻着越来越富庶的好日子。
文图:肖沛昀
编辑:王丽娜
终审:檀向晨 刘艳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