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后裔在五常
民生
2024-11-30 19:48
黑龙江
和珅画像
五常市的拉林地区是京旗文化的发源地,乾隆九年(1744年)秋天,首批京旗移民落户拉林阿勒楚喀地区。在这次移民中,清政府为了表示屯垦戍边的决心,首先让朝廷大臣的子女带头移垦东北,“哥仨的去俩,哥俩的去一个”,成为当时一个硬性的移民政策,所以,1744年拉林地区迎来了一批朝廷重臣的子女来这里移垦,直到今日,这些重臣的后裔仍有大部分生活在这里。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索额图的后裔在五常》,今天我再介绍一下和珅的后裔在五常的情况。通过史书和电视剧,我们对和珅并不陌生。和珅,1750年7月出生,1799年2月去世,系钮轱辘氏,本命善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是清朝中期的权臣和商人。和珅,年轻时就精明强干,初时为官清廉,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和珅先后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职务。后来,随着他权力和地位的提高,私欲日益膨胀,他利用职务便利,结党营私,聚敛大额钱财,打击政敌。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皇帝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15天,嘉庆皇帝赐和珅自尽,时年49岁。和珅死后,他的家族财产被抄,整个家族瞬间衰落下来。和珅生前知道自己死后将会波及自己的家族人,于是生前告诫他的家人,在京的和氏族人不要续族谱,所以在他死后,和氏的家族人一直默默无闻。最近,作者有幸与和珅的第九代裔孙,现生活在五常市拉林镇的和玉玲相识。和玉玲今年74岁,1973年至1978年,曾担任五常县双桥子乡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后到拉林电线厂工作。退休后又被选为双桥子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六年。和玉玲根据记忆,向我们讲述了和氏家族在五常拉林的故事。作者与和玉玲交谈
从时间上看,和珅的后裔来到拉林,并不属乾隆九年的京旗移民,因为京旗移民的时间是在1744年,而和珅出生在1750年。史书记载,和珅共有两子一女,其中,次子从小夭折,仅剩一子一女。长子丰绅殷德在1789年和乾隆皇帝最小的固伦和孝公主结婚,但仅仅过了十年幸福的日子,和珅就被赐死了,之后,嘉庆皇帝罢免了丰绅殷德的一切职务,并削职为民。在嘉庆十年,(1806年)嘉庆皇帝派丰绅殷德到外蒙做官,丰绅殷德在外蒙呆了四年,由于夫妻分居两地,工作不得志而生活抑郁,四年之后,丰绅殷德就去世了,年仅36岁。固伦和孝公主为丰绅殷德生的儿子早年夭折,又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但清朝的女儿都不算嫡系后代,丰绅殷德的小妾后来为其生了个儿子叫福恩。后来,嘉庆、道光两代皇帝对福恩都不错,让他承袭了和珅的父亲常保所留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但是道光皇帝却没收了福恩的所有府地,让他居住到原来和珅住的驴肉胡同去了。到了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北京城大乱,和珅的六世孙也就是福恩的后代恪仁为了逃离战乱,直接北上来到了黑龙江,后来就在拉林双桥子居住下来,现在拉林地区的和氏就是恪仁的后代。但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年移民到五常拉林双桥子和氏不是和珅的直接后裔,而是跟和珅同祖、同宗、同旗的近支。因为家族里出了这么大一个官,都感到荣幸,攀高结贵,长此以往,代代借以为荣,认为是和珅的后裔,但这种说法有些勉强。现在和珅的后人在五常地区已经繁衍了400多人,其中有300多人已经离开了五常这片土地,目前,仍有近百人生活在拉林、牛家地区,其中最集中的是在双桥子下洼子村居住,尚有五六十人。据和玉玲介绍,下洼子村原来建的房子,都是按照老北京房屋建筑的模式建造的,老房子叫排岔子,房门都是类似故宫里面的立式木门,窗户也是一孔一孔的,大门槛子,大门墩子明显具有京式房屋特征,有的人家门口还有石狮子和上马石。后来老房子被扒之后,和氏家族的人把老房子的物件都分了,这家拿两块板,那家拿两扇门。2000年京旗文化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哈尔滨社科院还到该村进行了调查,对谁家藏有和氏老房子的物品和家具进行过登记。和玉玲回忆,在她小的时候,他们村子的人家有很多从北京带回来的锅碗瓢盆等生产生活用品,她的奶奶、母亲上辈人的穿戴,还保持着北京旗人的习惯,如妇女头上盘疙瘩鬏,黑衣服、黑袍里边衬着小白领,露着白袖口。当时下洼子村日常还保留着晚辈见长辈互相行打千儿礼的习惯。每年的年关,和氏家族都要在长辈人的组织下祭拜老影。和玉玲的父亲叫和庆康,从1949年前土改一直到文革前这段时间,曾任下洼子村党支部书记,在当地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和玉玲年轻的时候,曾看到过家里祖辈留下的从京城带过来的老画,现在过去这么多年,老画已不知去向,但她向我们回忆了她印象中的老画内容,大致就是和珅在卧室里同大媳妇小媳妇及丫鬟扭秧歌、祝寿的场景。文化大革命期间,和玉玲父亲遭到批斗,他怕抄家殃及家人,于是就把这幅画偷偷的撕掉了。和家曾有用满汉两种文字续写的家谱,家谱曾在和英奇家,但和英奇已去世多年,现在也不知家谱的去向。和氏家族第一个走出下洼子村的人,是上世纪60年代初考上北京大学的和庆毅,毕业后在北京市设计院工作。现在和氏的后人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工作岗位,有公务员、警察、企业家、教师、私营业主、农民等,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和玉玲本人还曾经被邀到北京,参加了电视台举办的节目,与王刚、张铁林等演员同台互动,并结识了部分在京的和珅后裔。和玉玲、和井彦与和家老影
作者与和珅第9代后裔和玉玲合影
感谢国伟老师为家乡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