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医学中医(简称西学中)再次兴起,以促进中医药发展。由于现代西医发展迅速,且结构分析理论体系较为容易接受,即所谓“看得见、摸得着”;而中医理论体系比较复杂,是古老的哲学体系,学起来比较费力,因而,比较功能医学的传统医学与结构医学的现代西医理论起源,对理解功能医学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几千年发展,中医著作浩如烟海,仅简述分析。
在早期,医学是人类通过观察、总结人类与疾病斗争得出经验,随后形成理论体系。
西方较早提出过“四体液病理学说”,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决定于4种体液: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西医是随着解剖学(如整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理病理学等)的研究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西医通过对组织器官结构一步步分析,人体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如细胞、蛋白质、化学物质等,研究“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功能,形成了现代医学体系。
中医利用中国传统的哲学体系,基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而创立。结合“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六十甲子的年度变化、气血精液等而形成。
古人观天地白昼,白天有太阳,太阳出来照万物,有生机,天气热称为阳,相反即是阴。因此,白天为阳、夜晚为阴;正面为阳,背面为阴、表面为阳,里面为阴等。
所谓“气”,来源于“盘古开天地”:气之清清上升为天,气之浊浊下行为地。此外,结合古代组成世界上的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逐渐形成完整的传统中医这个功能医学体系。
最早集中医理论与疾病之大成的书即《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证”“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奠定了中医的人体病因、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基础。
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是在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体系。中医也有解剖学,在《黄帝内经·灵枢·经水》中记录了解剖观察人体脏腑的经验:“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随后的中医书籍也多有记载。《难经》有对胆、五脏、咽喉、膀胱、肛门的形态和重量的描述。五代时期道士烟萝子融合脏腑学说及道家的“内景学说”制出了《内镜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人体内脏解剖图。宋代医学家吴简的《欧希范五脏图》、北宋医学家杨介的《存真图》等。这些均有“人体结构”的图示。
中医解剖学是根据中医功能医学的特点,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在现代医学看来属于“整体解剖学”,进一步丰富和验证中医理论。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古人把“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春夏秋冬等”视为一个闭环的整体运行的系统;人体也同样,人体各系统、脏器也是一个小的整体单位,这样就有了体内的阴阳、五行、气血等,人体功能要达到平衡,各个方面都平衡才是正常状态。比如,人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里最舒适,过热、过冷、过湿、过燥均为失衡。因此,在诊治疾病上均是按照平衡理论实施。比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气虚、血虚;具体到脏腑如肾阴虚、肾阳虚等,治疗原则“恢复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机能运作的核心动力源自“气血”。各系统、器官功能均依赖“气”的推动与“血”的滋养。
传统观念里,“血”由饮食精华化生,在经脉循环,如《黄帝内经》所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由饮食水谷精微与肾精,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协同下化生,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血也是精神活动的重要基础,影响人体精神状态。
中医的“血”概念不仅包含血液、淋巴液、细胞等,还涉及生化物质与生理功能,深刻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微妙状态。
中医的“气”,理解比较复杂。可理解为“气”是人体的发动机或发电站。“气”来源和分类也较为复杂。有“宇宙本原之气”“四时自然之气”等。重点是“人体之气”:《黄帝内经》系统阐述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分类、运行、功能以及病理变化等。
“人体之气”由先天、后天之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融合而成,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总称,属于正气之类,具有抗御外邪的作用,故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系统、脏器功能,以及激素、氧气等各种物质的正常功能。
现代医学胚胎学,通过仪器可以清楚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精子和卵子在母体结合(输卵管)受精,受精后8周(妊娠10周)内的人胚称为胚胎,为主要器官结构分化发育时期:受精后9周(妊娠11周)起称为胎儿,是各器官进一步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
在临床上,以孕妇末次月经第1日作为妊娠的开始,全过程约280日,即40周。以4周(一个妊娠月)为一个孕龄单位来描述胚胎及胎儿发由各系统器官形成:神经系统的形成——神经沟、神经管和脊索、早期隔膜的形成、心脏和其他原始结构的早期形成。胚胎第6周出现两条管道合并的心脏原基,虽然不具备心脏形态,但是已经开始跳动,之后,胚胎渐渐出现一条封闭的循环血管,胚胎开始制造自己的血液(包括其中的各种血细胞)。第7周神经管出现,后端部分形成脊髓,前端部分稍膨大,为脑的原基。第8周胚胎约长20毫米,心脏在腹侧呈一小突起,并轻轻跳动。
现代医学人体机能实施是由心脏形成自主跳动(窦房结)而推动血液循环的。人体形成后现心脏自主跳动,还有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及激素等调节。而传统中医都归结为“气”的作用。
中医胚胎发育:《黄帝内经》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人最开始形成先天之精,生髓、骨、脉、筋、肉、皮、发。人出生之后,食物入胃,血气运行,营养全身,生命运转。
《太上老君内观经》曰:“父母之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其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长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万象成也。”《产孕集》等也详细描述了胚胎发育的过程。比较胚胎发育,主要说明人出生后的个体机能运行的动力和相关因素。此外,到目前为止,尚无论证中医有“外周神经系统”。但是“气”包括了整个神经系统功能。
传统中医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医学体系,主要是以“模块化”为单位研究功能。与结构医学的体系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结构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功能,各种物质在人体中的功能。
功能运行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医学各系统、器官功能研究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区别。(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编:郭娅妮
审核:李伟强
终审:郜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