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还能这样学?打破传统史学框架,从兴趣出发,获取独到见解 | 李新峰教授2025重磅课程

旅行   2025-01-22 17:01   陕西  

每年春节前后,探知都会推出一套系列大课。今年将要推出的,就是这套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李新峰教授策划并主讲的《我喜欢的明史》

加拿大历史学者卜正民曾说:“明朝时期的世界中心是中国而不是欧洲。”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也说:“16世纪末,明朝似乎正是国立鼎盛之时,其文化艺术成就璀璨夺目,城市与商业生活繁荣富庶,中国人在印刷技艺与丝绸、瓷器的制造能力,令当时欧洲人望尘莫及。”

那么

明朝究竟是个怎样的朝代?


从政治上来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国祚将近300年,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设立内阁,使皇权更加集中。还完善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这些政治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案例。而且,宦官的权力不断壮大,从随侍左右到代批奏章再到监察官民。他们或操纵朝政,或干预司法,甚至左右皇帝的决策,严重扰乱了朝廷的正常秩序,成为明朝政治的一大弊病,也是导致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经济上来看

明朝时期,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在农业方面,推广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手工业作坊,如苏州的丝织业、景德镇的瓷器业等,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商业方面,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商业资本家。明朝的经济发展为后世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从文化上来看

文学方面,四大名著中的三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在明朝时期创作的,还有《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市井奇书的出版,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上,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唐伯虎、文徵明等画家就生活在明朝。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著作,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这些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后世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军事上来看

明朝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明朝的军事制度,如卫所制度,为明朝的军事防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明朝在军事技术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如火器的广泛应用等,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些成就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从对外关系上来看

明朝通过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明朝的对外关系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先进文化,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这样一个漫长且强大的王朝,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成为探讨国家治理、文化传承与社会变革的重要素材,提供了审视当下与未来的独特视角。

图为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书坊和学堂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课程将从八个话题切入,结合李新峰教授近些年的学术研究与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解明朝历史中的关键问题。

8讲课程,从2月到5月,每月2讲,共计4次全天线下授课这套系列课程并不是传统按照年代讲解历史的套路,虽以历史为题,却不限于历史本身,而是通过明史去获取独立见解,并着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此外,为了让大家可以感知明代文化遗存,亲临历史现场。本课程还安排了6次专题研学,李新峰教授特别选取明代元素丰富的地区,带领学员探访小众古迹和历史遗址,见证时代变迁。

图为明代·佚名《出警入跸图》中的明代官员和宦官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这套系列课程,李新峰教授写道:

“明史”,乃以王朝断代,为探史之限。在这种古典但易流于庸俗的时空框架内,能够探讨哪些层次的有价值的历史内容?曰,关于历史的可靠信息,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基于历史的思考认识。

确保所知所言历史信息的相对之真,是谈史的底线而不是目标。辨析史料需要较高的技能和大工作量,遂需专业工作者的系统努力。但是,稍有追求的专业人士都不满足于做一个合格的工作者,何况业余爱好者呢?与沉溺“求真”相比,向听众推送尽量“保真”的内容,足矣。

比可靠信息更重要的,就是经学习、研究对历史的新认识。人不可能科学地知道自己未来会如何,历史并无规律。历史学家能以专业能力去解释过去,对历史的前后演变做合理化认识。这些合理化的因果关系,表达为“只要就”流于机械宿命,“只有才”其实啥也没说,最后还会落到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描述“A导致了B”,接受现实、掰弯观念。如此,历史似乎不那么需要认识,或曰,认识历史并不需要专业权威人士的独到见解。

只剩一个选项了:史学从业者基于对历史信息与见解的浸淫,对不依附历史之话题的思考认识。历史在时间维度展开,过去不必有今天,而今天必源于过去。作为过去的历史,令人尴尬:你跟TA有关,但TA与你无关。与其徒劳地理解共情,何若去欣赏探讨那些她有你没有的内容,即你感兴趣的独特的历史现象?这样,不用再对历史负责、去认识历史,只需要利用历史、心有所思。放下了这个包袱,那些来自关乎自身利益之观念的历史认识,轰然倒塌,超然历史之外的纯粹客观的想法,纷至沓来。历史不再是投身自观的沉重洪流,而是采择的园地、精进的资本。司马迁“成一家之言”,志在子而非史,或可化为课程的观念原点:题从史出、志不在史。

的确,仅仅读史往往没使人明智反而昏聩,基于学习的艰苦锐利的自由思考更可能令人清醒。自由的思考,可导出偏激的表达,必契合内心的兴趣。关于偏激,章太炎论周秦诸子:“中国之学,其失不在支离,而在汗漫。”生活与外交,或讲究求同存异,但思想之生发勃兴,自当存同求异。或曰“兼容并包”?那是大学校长的自我要求、是领导的责任,普通人应当被容被包,一个思考者何不持论独立、敢表灼见。关于兴趣,历史需要以客观的态度认识、以免失真,而思想的原力来自主观个体,必无公平均摊之责。从事某个领域,或日久生情、爱屋及乌,以明史为业,自当警惕对明代的慢性中毒。不过,内心的喜欢并非无脑的热爱,自由当然要喜欢在先,喜欢,自有深层的直觉与修养作保障。所以,我任由内心跳出八个话题,它们不带正面价值判断,而是我被吸引、愿意去面对、去用心建设与偏激强化的内容。它们已非明史乃至历史话题,而是与今日之我无关、我却眼巴巴看着的从明史提炼的对象,姑且称史,且待分明。



主讲导师




学习课程的五大理由


01

想像历史学者一样拥有全景视野

顶尖学府教授倾力打造,精选8个明史话题,激发兴趣与好奇心

02

想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疑惑

培养思维能力,拓展认知,为现实生活拓展思路,收获启迪

03

想体验多元化历史学习方式

线下课程+实地研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04

想了解教科书上没讲到的史学知识

突破传统历史框架,故事化授课,让历史学习也能生动有趣

05

想结交志同道合的学习搭子

现场课堂+线上学习讨论群,随时随地与导师及学习伙伴交流思想、分享心得



适合人群


历史爱好者

职场人士

学生

……

无论你是

提升历史知识水平

还是想在工作和生活中

运用历史智慧

这堂课都能帮助你

解放思路

清醒地看待历史和现实



你将收获


1

打破思维局限

突破传统时间框架的历史学习方式,收获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

形成新的见解

在确保历史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形成对明史的新见解。


3

掌握深层逻辑

像历史学家一样合理地解释过去,而非简单地寻找固定规律和因果关系。


4

迁移实际应用

不限于历史本身,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解答思路


5

重拾学习兴趣

从兴趣和自由思考出发,重拾学习的动力,输出个性化的见解和表达。


6

不断提升自我

通过学习历史精进自身,从而在思想和认知上不断进步和提升




课程安排




线下授课地点



北京

中海财富中心OFFICEZIP M201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96号)

在历史中沉思

学习、反省

寻觅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


报名咨询

扫描上方二维码

☝ ☝ ☝

联系课程助理-小悦

咨询课程详情

报名须知:

1、本课程为8讲线下课程,全程线下授课;

2、为保护大家的合法权利,全程除探知授权人员外禁止录音、录像。对于未经允许,在互联网传播本讲座内容的行为,探知保留追诉的权利;

3、为了良好的体验,上课期间请将手机调成静音,请勿在场地内接打电话;

4、因课程的特殊性,一经购买无法退款,请您谅解;

5、如您对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在课程期间有任何问题,可扫描文末课程助理-小悦的二维码详细咨询。


统筹编辑 | 小马乙

UI设计 | 孙佳萌

出品团队 | 探知人文

特别鸣谢 | 李新峰教授


更多线上课程

☝ ☝ ☝

扫码解锁更多线上课程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标明出处,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部分研学照片、视觉设计及文字阐释版权属于探知人文所有,禁止转载、盗用,特此声明!

如有任何疑问,请扫描小悦的二维码,了解更多细节。

点击“分享、点赞与在看”,寻找更多学习伙伴

探知游学
用文明联结每人,用脚步丈量世界(探知人文订阅号)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