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学 | 待到春暖花开时,跟许宏教授、温静老师、日本考古学者一起访学关东,开启一场真正的中日考古与文化比较之旅

旅行   2025-01-22 17:01   陕西  

2024年12月,我们曾在红叶季遍访了日本关西地区环琵琶湖的山中寺社,体验了京都的茶禅文化。而那场研学中,最大的惊喜便是作为学员之一参与其中的许宏教授。在学员们的强烈要求下,许宏教授还贡献了一场既精彩又专业的关于中日文明比较的分享,学员们也是深受裨益。

图为2024年12月探知日本研学

@探知人文/摄

也正是因为那场研学,才有了2025年3月即将出发的『日本关东历史文化研学』

这场研学将重点以“日本早期文明”、“日本考古学”、“镰仓时代日本古建”等内容为中心,从比较文明和全球视野出发,聚焦日本关东地区(主要为东京、佐仓、镰仓三地),时间跨越日本绳文时代(也可写作“绳纹时代”,本文采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绳文”一词)至江户时代数千年历程,探访日本国立博物馆,史前遗址、古都及重要寺院建筑等,其中不乏国家级特别史迹、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的重要文化遗产,开启一场真正的中日考古与文化比较研学。

本期研学地图 @探知人文/制作

图为东京江户城遗址(二重桥与皇居)

佐仓市加曾利贝冢绳文遗址公园

镰仓市鹤冈八幡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本次研学的总策划和研学导师,许宏教授亲自参与设计了研学课程,并邀请他交往多年的日本籍考古学界的朋友,以及专业研究东亚建筑文化的温静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导师,和许宏教授一起带领学员们从多重视角访学关东地区。此外,许宏教授还将和日本学者带来一场以《比较视野下的中日考古》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及对谈,透过各自的研究和考古经历为学员们梳理、比较中日早期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研学导语



















许宏教授将他对本次研学的设计与思考记录了下来,并录制了音频:

大家好,我是考古人许宏。

“从绳文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关东历史文化之旅”这个研学项目,是我在参加去年探知的日本琵琶湖探古赏枫研学活动的旅途中,和探知人文的创始人、CEO潘隽女士一起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我在跟着建筑史专攻的温静老师踏访古刹名社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日本的考古之旅,其实也大有说头看头。我在30年前攻读博士学位之际,在东京待了一年的时间,潘隽女士也说探知此前的日本研学项目,基本上限于关西地区,所以日本首都圈关东地区的博物馆考古之旅,就这样成为我们一拍即合的2025海外研学首选地。

我和交往多年的日本学界朋友,共同考虑了现场课的地点和线路安排。其中包括两大国立博物馆,即位于东京都上野公园内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位于千叶县佐仓城址公园内的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还有两处日本国家级特别史迹——可以近观皇居的江户城遗址,以及距今7000-2500年前的加曾利贝冢遗址,这是日本绳文时代最大的贝冢遗址(贝冢,也就是人们吃过的贝壳的堆积)。这个遗址的年代相当于我们的仰韶时代到战国时代,那时的日本先民还不知道农耕为何物。在东京的品川历史馆,我们会看到对日本考古学发祥地——大森贝冢的介绍和出土文物展示。

这样,就引出了我们一直秉承的比较文明理念和全球史视野。在这次研学活动中,还安排了我和日本学者的讲座和对谈,我们将从比较文明史的视角,多角度地畅谈中日考古与历史文化的交流互鉴。

我们的研学活动还安排了对日本第三大古都——镰仓的踏访,它是12-14世纪镰仓时代幕府的政治中心,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到明代初期。那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文化氛围,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从绳文时代到江户时代,纵贯数千年的日本关东历史文化之旅吧!



















研学导师团队

研学特色

1

探访绳文时代遗址及出土文物

溯源日本史前时代文化变迁

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日本列岛上的古代人群以狩猎、捕鱼、采集为生,并能够制造草绳样花纹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他们的文化则被称为绳文文化,自距今一万多年前延续至距今约2300年。当时的古人在长期定居的地方建造竖穴居住,几户聚居在一起,周围因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而形成贝冢。

本期研学,我们就将探访日本绳文时代规模最大的遗址——加曾利贝冢遗址,走访竖穴住房、陵墓遗迹和发掘出土的绳文土器、石器、动物、鱼骨、人骨等;以及由美国人爱德华·西尔维斯特·莫尔斯首次发掘调查的大森贝冢出土文物(主要收藏于品川历史馆),大森贝冢遗址可谓是日本考古学的发祥地,莫尔斯也是最早使用“绳纹”和“绳纹土器”说法的学者。

图为加曾利贝冢绳文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图为品川历史馆

图为野猪的颚部、足部骨骸(1984年出土)

绳文时代晚期(约3200-2300年前)这是经品川区教育委员会发掘出土的大森贝冢遗物。

图为深钵形陶器(1984年出土)

绳文时代晚期(约3200-2300年前)这是经品川区教育委员会发掘出土的大森贝冢遗物,一般认为用于储存食物,或被架在火上烹煮食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从两大重量级博物馆到三座城址遗迹

透过宏观视角搭建日本历史框架

通过微观视野捕捉武士政权发展历程

纵观日本历史,除了飞鸟时代至平安时代高度繁荣的文化和艺术值得我们探索外,日本远古时代的考古成果和武士政权主导的封建幕府、武士道文化等也是日本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我们理解现代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

因而,本期研学我们将重点参访两座综合性重量级博物馆,透过宏观视角搭建日本历史框架;走访两座“日本百大名城”,以及武士政权的发源地——古都镰仓,通过微观视野捕捉武士政权发展历程。

1

两座重量级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拥有150年历史,馆藏89件国宝级文物,648 件日本重要文化财,还有来自中国的文物,可以全面了解日本从古代到近世的历史和文化。

  •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唯一且规模最大的历史民俗博物,以原始、古代及近代的历史和日本人民的民俗世界为主题,能够加深我们对日本历史与文化的理解。

图为东京国立博物馆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两座“日本百大名城”

  • 江户城遗址:日本政府指定的“特别史迹”,历史上曾是德川幕府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武士的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都发生了革命性剧变。

  • 佐仓城遗址:这里依然保留着城下町的风貌,作为武士之城闻名遐迩,还有关东规模最大的武家宅邸群落。

图为江户城遗址:

皇居东御苑(左)、富士见橹(右)

左图为:佐仓城遗址公园

右图为:武士宅邸群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武士政权的发源地

  • 日本第三大古都——镰仓:由武将源赖朝在镰仓创建幕府,由此开启了武士阶级掌权的时代。坐落在镰仓市中心的鹤冈八幡宫,是源氏家族乃至东国社会的守护神社,代表着武家政权的信仰和镰仓文化的起点。

图为鹤冈八幡宫

源赖朝铜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以古建为主题

集中访学镰仓寺庙遗迹

提到镰仓时代的佛教,“镰仓新佛教”一词便会出现。这一时期,也是日本佛教史上的重要时代,创立了一些新的宗派,如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临济宗等。此时的佛教变化也与宋元时代中国的佛教教义和教派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而留存下来的寺庙建筑也或多或少会有宋元时代的影子。

本期研学,在镰仓一地,我们将在精通东亚古建筑文化的温静老师的带领下,选取圆觉寺(临济宗总寺院)、建长寺(日本最初的禅宗专门道场)、永福寺遗址(源赖朝时期建立)和瑞泉寺(又称“花之寺”,隶属临济宗圆觉寺派)几处寺庙遗迹,集中访学镰仓时代的佛寺建筑,梳理佛教和古建在这一时期的变迁。

图片从左至右、从上之下依次为:圆觉寺、建长寺、永福寺遗址、瑞泉寺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少不了的探知日本研学“标配”

米其林星级餐食

来到日本,当然少不了精致的日料。这一次,探知在餐食安排上依然会加上米其林星级餐厅,让学员们通过味蕾感知舌尖上的日本文化。





图为往期研学中米其林餐食

@探知人文/摄

研学安排

3月5日-3月9日

春暖花开时

让我们一起踏上

这场从绳文时代到江户时代

纵贯数千年的

日本关东历史文化之旅吧~

日本关东历史文化研学

扫描上图中的二维码

☝☝☝

联系课程助理-小知

 咨询报名本期研学

统筹编辑 | Lola

UI设计 | 孙佳萌

出品团队 | 探知人文

特别鸣谢 | 许宏教授、温静老师

更多线上课程


扫描图中的二维码,解锁更多课程

声明:文中图片均已标明出处,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部分研学照片、视觉设计及文字阐释版权属于探知人文所有,禁止转载、盗用,特此声明!

如有任何疑问,请扫描小知的二维码,了解更多细节。

点击“分享、在看与点赞”,寻找更多爱学习的人

探知游学
用文明联结每人,用脚步丈量世界(探知人文订阅号)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