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共祭英魂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有些日子,沉重如铅,铭刻着民族最深沉的悲痛;有些地方,寂静无声,却诉说着往昔最壮烈的抗争。
12月1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87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血腥屠杀30余万中国同胞。
2024年12月13日,第11个国家公祭日的钟声再次敲响,那钟声穿越时空,回荡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萦绕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的上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特举行全员共祭活动。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记忆的建筑,宛如一位沉默的长者,静静伫立在岁月的尘埃里。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这片广袤土地上,于黑暗中点燃抗日烽火的艰辛历程。曾经,无数怀揣着革命理想的志士仁人在这里汇聚,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谋划着抗击日寇的战略,传递着希望与勇气,用热血和生命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
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愈发深刻而沉痛。南京大屠杀,那是一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三十万同胞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畔的土地。而在东北大地,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抗日斗争也在艰苦卓绝地进行着。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弹尽粮绝,依然坚守着对祖国和人民的信念;赵一曼烈士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以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爱国的真谛。这些英雄的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抗战的黑暗夜空。
在第11个国家公祭日,让我们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去触摸那些历史的痕迹,去感受先辈们的伟大精神。馆内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愿逝者安息,生者图强。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天,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永远守护和平的曙光。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刘少奇旧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