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乌海市教育局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19条具体措施,切实加强我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
1.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在保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鼓励基础教育学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2.着力提升体育课堂质效。大力推广“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确保每名学生熟练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3.广泛开展“大课间”活动。上、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长分别不少于30分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在当日课后服务中增设体育类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不少于2小时。
4.丰富课外活动内容。规范体育类社团日常管理,科学设置社团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外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满足学生课外活动多样化的需求。
5.规范课间活动时长管理。严禁削减、挤占课间活动时长,课间10分钟必须让学生走出教室适当活动和放松,助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问题,增强学生体质和免疫力。
6.保障课间活动空间。结合现有布局对课间活动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等室内外场地,保障学生活动需求。
7.定期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注重活动的全员性、普及性、群体性、趣味性、开放性。
8.健全学校体育竞赛体系。鼓励各中小学建立“三大球”为主的班级、年级和校级代表队,全面构建起“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推进机制。
深入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
9.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将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作为各区教育工作水平和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10.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了多少转向教会了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11.完善体育教师激励机制。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关心关爱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依法保障体育教师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合法权益。
12.突出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对体育活动参与积极、表现优秀以及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在评优选先同等条件时优先考虑。
13.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深入落实《一体化推进乌海市普通高中艺体特长生招生和培养实施方案》,完善小学、初中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政策。
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开展
14.加强组织领导。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谋划,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强化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担当意识,学校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好体育工作。
15.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保险赔付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
16.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大体育教师补充力度,加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
17.保障经费支持。合理安排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器材配备、体育教师培训、体育竞赛活动。
18.营造良好体育氛围。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宣传,深入挖掘、推广学校体育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19.加大督导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机制,把学校体育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校体育条件保障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与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校长绩效考核相结合。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随意挤占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时间等现象进行监督。
策划:王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