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算啥?且看苏联用举国之力,搞出来的奇葩喷气火车

文摘   2024-11-12 16:20   湖南  


1970年代是苏联国力的鼎盛时期,这是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苏联,在政治上的稳定,但经济增长率却逐渐放缓,社会矛盾开始积聚。因此,苏联勃列日涅夫当局试图通过炫耀科技成就来增强国民的自信心与凝聚力。
举国之力的投入后,苏联确实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就,并在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稳步领先,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几乎达到了与其平起平坐的地步。在某些武器装备上,苏联甚至占据了相对的优势。这一时期,苏联社会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没有爆发重大动荡。
受到柯西金改革的推动,1966至1970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成为自斯大林时代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收入增长了15%,农业产量提升了21%(上一个五年计划为12%),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0.5%,居民收入也上涨了50%。集体农庄的成员开始领取月薪。至于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工业总值增长了43%,农业增长了13%。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为96.5卢布,而到执政后期已上涨至170卢布。许多苏联家庭也在这一时期搬进了自己的新居,至1980年,1亿人改善了居住条件,并购买了家具、服装,甚至汽车等生活必需品。
与此同时,中国的跃进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实际效果让人唏嘘不已,但那股“超越英美、赶超世界”的热情却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人民的钢铁”,那一股一心一意想要撼动世界的自信,在那个时代无处不在。我们曾经提出过“超英赶美”的口号,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我们将走向世界的中心”的宣言。
显然苏联阵营似乎已经迎来了“社会主义胜利”的曙光,社会各阶层都在迎接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眼前的局势仿佛在向“东方”倾斜:东风逐渐压倒了西风而美国与西方国家似乎逐渐陷入衰退,社会主义阵营则展现出蓬勃的信心与朝气。
于是,勃列日涅夫开始搞个人崇拜了,1967年,勃列日涅夫第一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概念,1971年这一掩盖矛盾、粉饰太平的理论被苏共二十四大所确认,后来又写入了苏联宪法。
所谓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主张苏联一切都完美,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实现了内部的和谐、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与苏共观点不同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注意这一句啊,与苏共观点不同的人精神都有问题。
于是,许多人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一些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对苏联现实有意见的人被打成持不同政见者。在当时意识形态的高压政策和严格的新闻检查,遏制了创新,科技也就停滞了。
为了证明“发达社会主义”,苏联试图通过炫耀一项高科技项目证明社会主义模式的优越性。喷气火车,作为一项象征现代化和技术进步的宏大工程,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它不仅是技术成就的象征,更是宣扬苏联强大工业能力的工具。完美的满足了
1970年,苏联开始研发喷气火车,具体项目代号为“SⅥ”。
SⅥ喷气火车长达28米、重59吨,外形简洁而流线型。最显眼的是车顶前端的两个涡喷发动机,每台推力高达1500公斤,设计理念源自飞机动力系统,期待利用喷气推进带来的强大动力,让列车高速行驶。
这辆车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火车的概念,融合了飞机的喷气发动机,利用涡喷技术推动列车高速行驶。这并非拍脑袋的决策,当时苏联的航空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产喷气发动机的也很成熟,因此,喷气火车的设计是可行的。然而,问题也正是出在喷气发动机这里。
在理论上,喷气火车的时速可以达到250公里,这在当时的铁路技术上绝对是个突破,甚至能与现代高速列车媲美。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绊了个大跟头”。这个设计样品很好,速度确实满足要求。但由于一连串技术难题,最终被迫放弃。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这项前卫设计失败的呢?

技术难题1:涡喷发动机的巨大推力不适合火车
首先,喷气火车的设计思路是利用飞机发动机来驱动火车,但火车和飞机的需求其实有很大差别。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喷出高速气流来产生推力,这种推力是沿着发动机的轴线方向作用的。飞机通过这种推力获得前进动力,并且由于其在空中飞行,推力可以有效地加速飞机至高速。但火车在地面上行驶时需要“牵引力”来保证稳定的重载运行。把发动机装在车头,这样形成的拉力虽然可以。但是喷气发动机的设计是为了高效地在高速时工作。它们在高速飞行时的效率和推力非常好,但在低速时,其效率较低,尤其是在火车启动、低速行驶时,喷气发动机并不能像柴油机或电力机车那样提供强大且稳定的牵引力。
此外,火车的运行环境不同于空中,涡喷发动机的启动、熄火、推力调节等操作也要复杂得多。特别是空气质量比空中差很多。在喷气火车实际测试中,动力系统常常表现出推力忽大忽小的状况,这使得火车在高速行驶中极其不稳定,一旦失控就会出现危险。这种不受控的“强劲推力”成为了技术上的主要瓶颈。

技术难题2:极高的燃油消耗让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喷气发动机虽然强大,但“胃口”也很大。为了让发动机运转,SⅥ车上装载了整整7吨煤油,却仅仅能跑一段短距离。这种燃油消耗不仅增加了列车的重量,还让喷气火车的续航能力和经济性受到严重影响。可以想象,这辆车每次补油的场景是多么的壮观。
地面空气的高密度导致喷气发动机运行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不到250公里的低速导致效率很低,那就会消耗更多的燃料。燃料消耗更多,就不得不停车加油,启动停下消耗更多。如此这般叠加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使喷气火车变得极不经济。尽管SⅥ在测试时展现了惊人的速度,但这种巨大的油耗显然无法进入正常运行。
还有一个问题,喷气发动机的声音在飞机起飞非常吵,可以想象,当它被装载在火车上行驶时,噪音必定是震耳欲聋的。这个会是巨大的问题。可以想象,当火车经过时候,周围的居民和沿线的环境会受到多么巨大的噪音干扰。这种噪音在测试中甚至影响到了周边村庄,引来了抗议。
一个新技术在推广前,必须综合考虑它的成本、效率、环保以及可持续性。然而在苏联的高压政治管理下,在苏联动辄引来杀身之祸的政治游戏中,所有的技术官僚只能有一种选择:磨平个性、处事谨慎、见风使舵和不敢冒险。
老大说要喷气火车,那就必须有。
其实,世界上第一辆“喷气式机车”并不是出现在苏联,而是诞生于美国,这个项目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名叫唐·韦策尔(Don Wetzel)的工程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纽约中央铁路的韦策尔试图找到一种既能提升火车速度,又不增加造价和事故风险的方案。这个想法萌芽的背景是美国铁路系统当时普遍面临竞争压力,尤其是来自汽车和航空业的挑战。韦策尔灵机一动,认为如果能借助飞机的喷气发动机,或许能让火车的速度和运力产生质的飞跃。
他大胆地将两台军用喷气发动机安装在一列火车的顶部,试图利用飞机的推力在铁轨上加速。1966年,在他的设计和测试下,这辆喷气火车竟达到了时速183英里(约294.5公里/小时),创造了美国火车的速度纪录,至今仍是美国最快的自驱型列车之一。韦策尔的喷气火车不仅验证了喷气推进在火车上的可行性,还让美国在喷气火车领域走在了苏联的前面。
有美国韦策尔的喷气火车珠玉在前,苏修技术官僚显然觉得捞到了一个机会献宝。
因此就有了苏修的喷气火车。尽管最终面临各种技术难题,未能广泛应用,SⅥ的项目和美国的类似项目,证明了人类社会对高铁的需求是真实的。
历史最后给了日本,日本发明了成功的高铁,进而刘志军领导整合了中国的高铁,最终中国参考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先进技术,研发出新一代高铁。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体验到高铁带来的便捷和舒适,这些现代列车速度更快、运行更稳,且拥有较低的燃料消耗和环保性。
然而,苏联喷气火车SⅥ的设计仍然让人着迷,它代表了人类在探索极限时的勇气和想象力。代表了正常科学家如何摆脱苏联教条官员的卡脖子而做出一定的贡献。尽管SVI“飞车梦”未能实现,但它向我们展示了创新的无穷可能,也让我们学会了在科技进步中更加理性和务实。科学无国界,人类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富裕。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下《大国的崩溃》,斯大林在这种“帝国-革命范式”算是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尽管也曾玩脱过几次,或误判欧美的反应,但它仍凭着使让苏联挤身两大超巨而奠定自己的历史地位。

然而到了赫鲁晓夫时代,政策方向又是一变,这就是作者强调的领导人风格影响。

说来挺可悲的,贝利亚的主张即使是正确的,赫鲁晓夫及莫洛托夫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也不会支持他。今天我们观摩一些现实政治时,纳闷为什么某人做出这种决定时,或许该考虑他的政治立场与背景。总而言之《大国的崩溃》算是一本立点独特的作品,它的论点颇鲜明,分析有据,文笔流畅,翻译可以,对喜欢从这个角度观察的朋友是可以看看的↓↓↓



红小岩的自留地
红小岩谈古论今的自留地,大家多分享,让账号早日起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