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乡:服务沉下去 治理活起来

旅行   2024-08-08 17:00   湖南  

“乡村振兴新气象,移风易俗不能忘。”晚上八点多,韶山市杨林乡石屏村党群服务中心还亮着灯,村干部和四、五名志愿者正在精心排练“为理而来理论宣讲进万家”的节目。

瓦坪村胡家湾美丽屋场草坪上,孩子们正开心嬉戏,村“两委”正在给纳凉的村民做防溺水宣传和不食用野生蘑菇宣传。

近年来,韶山市杨林乡党委坚持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根线”,优化治理“网格”,推动干部下沉村组,打造有质感的幸福生活。

民情恳谈: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韶山市杨林乡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乡村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乡党委制定“民情恳谈”活动方案,实施党建引领矛盾调解、隐患排除、人居环境、为民服务“多网合一”管理模式,推动乡村干部进网入格,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有效实现了党建在一线引领、信息在一线收集、矛盾在一线化解、治安在一线防控、隐患在一线排除、民生在一线落实的良好局面。
杨林村去年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今年3月,在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杨林村坚持村“两委”下沉,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重点发力。村“两委”先从建强党支部、调动党员积极性入手,对业务骨干、后备干部进行培训,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组织他们实施采集村民信息、排查安全隐患、收集意见建议。村“两委”通过民情恳谈、召开屋主会等方式,制定解决措施,解决群众问题29个,以村民自筹与村级解决的方式,硬化通组公路900余米,修复破损道路1.2公里,整修水渠两千余米、整修水塘8口,安装太阳能150余盏,群众满意度高达90%以上。
“刚开始乡村干部因为陌生进不了群众家门,现在变成聊着家常出不了门,陌生人变成了熟人、亲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了。”村党总支书记贺晓亮深有感触。

点亮微心愿: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

“组上垃圾桶年久已损坏,请求更换。”
“俭家组道路有隐患,需安装反光镜。”
每个村都有一本民情民意收集登记表,村民有任何需求和困难,都能向网格员反映。此外,在每一户门口显著位置,都张贴着片长、组长、邻长和网格长、网格员的联系方式,有任何困难都可以联系他们。谁家有困难,哪里有矛盾,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就会上门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
瓦坪村网格员在走访时,养殖户龙大姐提出微心愿:“家里养了上万只鸡,销量不好,希望能帮忙扩大销量。”乡里邀请了专家帮忙拍摄了宣传视频,并提供可长期供货的销售渠道,为龙大姐解决了销售难题。
路段路基被大雨冲刷损毁,村上及时对路段进行了修缮;组上的环境卫生不好,村上组织村民进行清理;村口无路灯照明,村上及时安装路灯;健身广场年久失修的健身器材得以改造升级。
一个个“微心愿”得到满足,一件件实事温暖了村民的心,“有事找村干部”成为越来越多村民的共识。

志愿服务: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

一把夹子,一个塑料袋,已经成为“五老”志愿者汤叔出门散步的必备工具,他每次散步都会顺手清理村道上的白色垃圾,维持村上整洁有序的活动环境。天气炎热,村上的“五老”人员每天都会去山塘边查看,防止放暑假的学生下水游泳。

乡党委依托志愿服务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把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广泛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从而提升基层治理融合度和精细化水平。

寒暑假期间,乡党委招募返乡大学生、返乡青年志愿者,举办“杨”帆起航 木秀成“林”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为乡里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度过一个既充实又精彩的假期。周五人居环境整治日,各村都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开展道路清杂、渠道清理等活动。

如今,杨林乡已有8支志愿服务队、400多名志愿者,常态化为村上提供环境整治、文艺表演、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年均服务达300余场次。

为了让志愿服务可持续,各村党组织建立了“爱心银行”和“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回馈等机制,每年开展“文明家庭”“优秀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表彰,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循环。


来源|红星云
编辑|张晋之
一审|张晋之
二审|苏   杏
三审|谭博文

伟人故里锦绣杨林
本平台旨在通过新媒体,提升党委、政府管理服务效能,宣传工作动态,推介工作亮点,弘扬韶山精神,传播红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