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除了清朝皇帝,没有哪朝皇帝戴佛珠的,清代的朝珠源于藏传佛教的佛珠。
▲清朝乾隆皇帝穿朝服佩戴红珊瑚朝珠标准像
按照制式,佛珠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类。
持珠,就是佛教徒手中持捻的佛珠。这种珠串俗称手持,其珠数为18-54颗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气的坠饰和流苏。
佩珠,即戴在手腕上的佛珠,也就是上面我们说后来发展成手串的念珠。
佩珠俗称手串,珠数以18颗子珠最为常见。这也与当今手串的珠数相差无几,由佛教佩珠演变而来的手串在清代宫廷里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清 黄碧玺十八子手串
▲清双桃红碧玺、翡翠十八子
挂珠,即挂在脖子上的佛珠,通常由108颗子珠串成,并配以佛头、隔珠、弟子珠。
▲朝珠构成示意图
随着清朝舆服制度的不断完善,宫廷创制了森严的着装等级制度,它逐渐被赋予礼乐教化的功能,而朝珠也逐渐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的定制。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
朝珠的制作和佩戴规范也载入乾隆二十八年编纂的《钦定大清会典》中,可见官方的重视程度。
清代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七部分组成,周长大约在130-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
▲清中期 珊瑚朝珠
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清 沉香木团寿108数珠
自康熙帝以后,历代帝后的朝服像显示均佩戴有朝珠。
▲孝庄文皇后
皇帝、官僚、命妇这一庞大群体,在正式场合均佩戴朝珠,平时生活所用多为手串,品类和样式更为丰富。
▲清中期 翠玉莲子形十八子手串
▲清 碧玺珠翠手串
此款手串由18颗粉色碧玺珠串成,间有翠质结珠两个,俗称“佛头”。共有红白米珠10组。碧玺的颜色柔和清澈。
十八子手串是由佛教念珠演化而成的一种饰物,可以佩戴于衣服上、挽在手腕上或闲暇时把玩,由18颗珠子组成,故而得名。
▲清 红玛瑙十八子手串
其材质一般为翡翠、珍珠、碧玺、蜜蜡、珊瑚、伽楠木等。
▲ 清 翠十八子手串
▲清乾隆 伽南香金粟寿字十八
#和田玉 #新疆玉 #和田玉鉴赏 #玉雕设计
特别推荐:新疆玉网上商城
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到店品鉴 :新疆玉大山工作室
微信:18196117583 / 18999352987
编辑: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