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这家老饭堂,留住几百万网友的硬币

体娱   2024-11-08 12:08   北京  



在B站,“三元饭堂”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流眼泪的词。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UP主到线下去拍摄他们的故事,有人讲他们是潮汕的一群“神明”,也有人说他们做的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几乎每条视频的播放量都能超过百万。



三元饭堂是一家慈善食堂,自2016年起,位于广东汕头的三元饭堂每天向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一切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午晚餐。


今年中秋时,店主肖毅在B站的@三元饭堂 账号发了个小视频,邀请老人们晚上一起吃烧烤、聊天、赏月。


前来赴约的一些老人们说,这是自己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烧烤,吃到烤鸡肉、烤牛肉、烤虾。更重要的是,有人说话,不寂寞了。离别前,大伙还收到了中秋礼物,包括牛奶、月饼、面条……


直到深夜11点,人群渐渐散去。肖毅望着满地竹签发愁。三元饭堂的义工阿姨们也都老了,需要回家休息。他正不知如何是好,一抬头,远远看见一位叼着烟的大叔正在清扫垃圾。


肖毅说这就是三元饭堂。“一些责任我们互相分担。每个人都想着多做一点,这个事情就能做成。”


中秋节,大家聚在一起吃烧烤




传奇的饭堂



饭堂的名字来自一次聊天。当时,店主肖毅和朋友之间在递烟,比较好的要3块钱一根。他想,“你给我一根,你自己抽一根,就是6块钱,能做一份盒饭了。”


今年3月,因为原住址计划拆迁,饭堂从乌桥二马路363号搬到厦岭路6号,从十几平方米到30多平方米的门面。饭堂背后立着一株高大繁茂的老榕树,刚好给排队的老人们遮阴。十米远便是一座杏花伯公古庙,一个供路人休息的亭子。这里租金并不贵,因为离商业圈很远。


“这个位置刚刚好,不适合做生意,但适合我们。”肖毅说。


为了通知老人们变化,他注册了三元饭堂的账号,发布了一条通知新址的视频,而三元食堂的故事就从此展开。


与其他慈善饭堂不同的是,三元饭堂的店主肖毅,会记录下每一个来食堂吃饭的人。


网友们也喜欢看肖毅镜头里的老人,在@三元饭堂 的主页里,常出现的老人都被网友们亲切地起了代号,骑着轮子的就被称为轮子大叔,捡过鸡蛋的就被称为鸡蛋大叔,经常炒菜的被称作刘老姨,负责维持饭堂纪律的就叫陈老姨。


他们的故事也被不少网友如数家珍,比如饭堂最早的义工77岁的刘老姨,八年前,她还在乌桥捡垃圾,当时三元饭堂刚刚搬迁到那里,她怀疑三元饭堂抢了自己地盘,带着敌意心理接触,结果留下来干活了。


饭堂的日常伙食


而被肖毅笑称为三元饭堂“最大IP”的,则是轮子大叔吕斗争。因为患上小儿麻痹症,吕大叔自小下肢不能行动,之前,他把自己的双脚绑在横杆上,全靠徒手推动两边的轮子才能出行。


七月一个大雨天,他推着一辆“风火轮”前来三元饭堂领饭,肖毅觉得“好酷啊”,就录了视频发在B站。


吕斗争从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因为天生残疾,父母不喜欢他,一天打两次。家里孩子多,他想学修鞋,父母不给学费。太苦了,一度他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为了求个落脚地,21岁的吕斗争身上只有100块钱,随一个老乡从老家安徽坐火车来到汕头。刚到汕头时,他身无分文了,在甘蔗地里啃了一周甘蔗。


第一次出现在视频里的轮子大叔




“ 多酷啊,轮子大叔”



很多人以为,大家被三元食堂的故事吸引是因为苦难,但其实三元饭堂常出现的弹幕不是“感动”,而是“相互治愈”,这得益于三元饭堂所散发的松弛感。



这种松弛氛围跟店主肖毅有很大关系。他常笑,皮肤白净,五官像网友说的“汕头霍建华”,人看起来活得自在。他斜躺在沙发上,为了证明自己有多抠门,抬起双脚说,“这鞋才80块!很舒服啊!”


讲起办三元食堂的原因,肖毅说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


肖毅记得自己高中时住宿,每周四餐厅会有鸡腿,他一下课就飞奔过去。他还经历过一次饿肚子。当时他刚去国外留学,一算汇率,什么都很贵——他说自己像父亲,特别抠门。他吃过一次发霉的面包。还有一次,连续饿了五天后,他在一个福建朋友家里吃了一碗方便面。


他今年42岁了,对吃这件事依然挑剔。有时候,他会在凌晨一点,到菜市场买三元饭堂的猪肉,“那个点的猪肉最好,也便宜”。


做三元饭堂的起因可追溯到2016年春节。当时肖毅跟着一家公益团体去给老人送米送油。其中一位奶奶眼睛看不到,亲戚朋友隔两三天给她煮饭。桌上一盘猪肉泛着白色,“发霉了,但她看不见,还在吃。”他直接把发霉的食物倒掉,重新买了一份饭过来。


那时,肖毅正好在开餐厅,琢磨不如做点饭送过去给老人们。他送给乌桥岛上棚户区的独居老人,每天三四十份盒饭。一开始老人们怀疑是剩饭,为了让老人信,肖毅跟他们一起吃。


肖毅和三元饭堂捐款人名单


深究起来,很难说谁获得的价值更多——到底是捐赠者还是受益者。


吕斗争说,他最开心的一天是肖毅带来一位江苏的网友,三个男人,一起喝酒聊天,“我们就像是朋友。”在此之前,他未曾拥有过一个朋友。如果不是遇到肖毅,他不会有现在的快乐,有时甚至缺乏活下去的欲望。


而肖毅收获了说不清的精神价值。他记得自己被吕斗争打动的那一瞬间,“多酷啊,大雨天,他推着那个风火轮”。他喜欢吕斗争讲话的方式,“他会跟你说,我的脚没用的,我给你甩甩看,然后就真荡起来了。”聊天时,他不需要迁就轮子大叔,“特意顾及他的感受”。他自有他的尊严。


轮子大叔的“风火轮”


吕斗争常跟肖毅说,自己能有个30块钱,买瓶酒买个烟就很开心了。正因为被吕斗争的乐观打动,他录制了对方更多人生故事。


在B站视频里,吕斗争脸色黝黑,笑起来大大方方,说如果有人喜欢他对轮子的设计,自己可以免费帮网友做一个。


网友们也纷纷在留言区提出建议,试图帮他打造一个更舒适的车。



后来,肖毅想办法改造了一辆原本用来装货的电动车,最关键的是调低了车把,车后还装了闪光灯。吕斗争第一次看到这个车,“感动得没话说”。但他露出了不安。肖毅明白,吕斗争在担心有了这个车后,乞讨变得艰难。于是,他找了位广告赞助商,在新车后座插个旗子卖广告,对方每月给吕斗争近千元广告赞助费。


第二天,天下起大雨,吕斗争的车还是插着广告,“大叔也太有职业道德了。”肖毅边说边拔掉旗子,换上一把红伞。


轮子大叔的新电动车




“要捡垃圾,还捡不赢他们。”



对于网友的留言,肖毅最喜欢的有两种:一是夸汕头好地方;二是说看了这些老人的视频,本来还觉得自己很不幸,看完学会知足。


他很明白流量是双刃剑。毫无疑问,流量给三元饭堂和残疾老人们带来了更多社会支持。但也有不少网友怀疑肖毅敛财作秀,甚至说他去殡仪馆收了饭给老人吃。他不期待他人理解,“我又不需要他们捐赠,为什么要被理解?”


还有网友建议,怎么不给这些老人的家里收拾收拾,他也有些无语,“你觉得那是垃圾,对人家来说是钱”。


在肖毅看来,不影响别人原有的生活才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他不赞同有人用俯视的眼光看待这些老人。也许鸡蛋大叔的快乐,就是每天七点起来,到处捡东西,捡到中午来三元饭堂拿饭,回家路上把垃圾卖掉。晚上再出来溜达。


“你让鸡蛋大叔每天不要捡垃圾了,每天在家里坐摇椅摇一天,你觉得他一定会快乐吗?”


“到底谁活得更开心还不一定呢。”他不希望带有优越感地评价他人的人生。“我只是运气好,没有比他们强嘛。”他想,人生的差异,只是因为运气不同。他运气好,做的生意比较顺,换个行业可能就倒霉了。这些天生残疾的老人运气不好。“要捡垃圾,还捡不赢他们。”


肖毅说,第一批前来三元饭堂吃饭的老人大多已经离世。现在前来领饭的多是六十岁左右的残疾老人。三元饭堂的菜色很少重复。轮子大叔想不起来哪一餐最好吃,因为花样太多了,想不起来了。


三元饭堂的饭菜


三元饭堂的氛围吸引了许多人远道而来,一方面是想留下一份善心,另一方面是想亲自感受一下饭堂的氛围。


如果在食堂门口驻足一个上午,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位中年男性塞给肖毅一个小红包,里面装了几张百元大钞,没留下名就走了。

一位打扮精致的年轻女性,从车后箱搬过来几袋米油,同样啥也没说,开车走了。

一位18岁的男孩长相清瘦,说自己在汕头念大学,想要捐点钱给老人。肖毅表达了感谢,但不能收大学生的钱。男孩解释说,钱都是自己干兼职挣的, “念念心”(潮汕话,意思是一点心意)。加了三元饭堂微信后,他骑着电动车走了。


现在食堂里有一位从昆明过来的义工“小胖”,此前他在大理跟朋友过着买醉的生活。直到一次,他看到“轮子大叔”的视频,一下清醒了,买了车票过来汕头三元饭堂。待在这里他觉得踏实。酒瘾小了,总有朋友叫他去喝酒,他拒绝了。


他说“你看看‘轮子大叔’,看看三元饭堂,那种吃喝玩乐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王祖蓝在三元饭堂做义工


今年,善款基本能够覆盖饭堂的日常运营成本,用于购买食材、购买些生活用品等。他们注册成立了非营利组织“三元汇爱心协会”。有意捐款的热心人可以通过三元汇爱心协会的官方微信和他们取得联系,扫描对公捐款账户的二维码。钱款使用等相关财务情况则会每年向民政主管部门提交审计报告。


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肖毅希望让独居老人们吃好一点的饭。过去花的钱他没算过,“不算,算了就后悔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再说一次啊,我们不是在做公益啊,我们只做开心的事。”肖毅强调。“吃好饭就很开心啊,在我们汕头就这样。”






作者. 钟文   编辑. 简杉










哔哩哔哩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