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沙龙|抢救·挖掘·传承·发展——“百戏工程”经验交流会

文化   2024-10-24 07:00   湖北  


转发自公众号:武汉艺坛
 

地方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百戏工程”项目实施五年以来,在深度挖掘汉剧、楚剧传统经典剧目(折子戏),锻造培养戏曲人才,整理录制戏曲史料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10月18日上午,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期文艺沙龙在中南剧场举办。本期沙龙以“抢救、挖掘、传承、发展”为主题,邀请“百戏工程”戏曲传承老师及学员、戏曲表演艺术家、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地方戏曲,促进地方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本期沙龙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刘薇主持。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菁,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四级调研员林慕君、市文旅局艺术处副处长吴倩茹,国家一级摄影师杨德萱、国家一级编剧罗慕磊、国家一级编剧江东、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黄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传承人胡和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传承人姚长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杨谟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张光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张一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夏胜东、国家二级编剧林大成,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市创研中心主要领导和分管业务领导、相关人员,武汉电视台相关领导,汉剧班、楚剧班学员等出席活动。



“百戏工程”先后邀请了21位汉剧、楚剧的传承老师,这些老师年龄大都在70岁以上,80岁以上不在少数,他们长期活跃舞台,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传承老师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表演艺术精华,传授了一批绝迹舞台多年的舞台经验,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戏曲新苗和舞台新星。会上,汉剧、楚剧传承老师和优秀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胡和颜:

从事汉剧教学工作以来,我参与了众多项目,“百戏工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传承剧目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了政府、剧院、老师与学员共同心血的文化工程,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持续下去,不断挖掘和传承更多的汉剧优秀作品,让汉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姚长生:

“百戏工程”对于汉剧而言,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仅体现在对剧目的挖掘与整理的难度和深度上,更在于对剧目的质量把控上。虽然《辕门射戟》这出戏已经完成,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它需要接受观众的检验,需要得到领导专家的认可,我希望在未来的演出中这出戏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让“百戏工程”这一项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张光明:

我要举双手为“百戏工程”点赞叫好,无论从哪个方面,这一具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对于挽救经典传统剧目,弘扬优秀戏曲文化,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近年来我参加了“百戏工程”,深切体会到“百戏工程”是既救了戏,又救了人,因为人戏一体不可分割,剧目和演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救戏是手段,救人则是根本目的,旨在发现和培养具有发展前途的后辈人才。希望“百戏工程”成为一盏长明灯,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经得起时间质量检验的工程。


张一平:

观看了“百戏工程”五年来的成果展示,我已经感受到了繁花似锦的场面。我们传统的东西,好的东西,是绝不能丢失的,要将这样的经典剧目一字不漏的保存下来,在保存的基础上再根据时代去发展。我的初衷和责任就是要把楚剧的经典、楚剧的流派特点传到青年一代身上,他们身上也承载着接力棒责任,我看到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勤奋的学习精神。希望“百戏工程”能够继续下去,对地方戏曲的发展和繁荣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毕巍然:

在“百戏工程”这个平台上,我不仅学到了宝贵的艺术知识,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汉剧艺术的使命和责任。感谢胡和颜老师的倾囊相授和无私奉献,让我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同时我也感谢“百戏工程”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现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进步,为汉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毛 危:

在探索汉剧艺术的道路上,我有幸参与了“百戏工程”项目。通过学习小生当家剧目《辕门射戟》,我深刻体会到了汉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姚长生老师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让我对汉剧小生这个行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和实践,为汉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雅倩:

“百戏工程”如同一扇窗,让我得以探索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戏曲世界,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当积极投身到传承与发展戏曲文化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百戏工程”不仅注重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更鼓励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层面,而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炫丽的光彩。


陈晓檬:

这五年是充满挑战的五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五年。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汲取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和表演技巧,对楚剧小生行当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百戏工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学会了相互配合与支持,这就是戏曲精神。我将以此学习经历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为楚剧艺术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专家学者对“百戏工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点评,为“百戏工程”进一步改进提出了详实的指导性意见。








江 东:

我想用三个重要环节总结“百戏工程”:再学习、再体验、再发展。老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理解修行的意思就是再学习,老师传授还处在被动模仿的状态,现在要把被动模仿状态变成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生的创造性过程。再学习的能力是“百戏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是人格创造基因的最重要的部分。年轻演员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再体验,当能力到达一个阶段,就要去创造和塑造人物,当再学习和再体验积累完成之后才能够去发展。


杨德萱:

我们要振兴戏曲,就必须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两者的关系。对戏曲音乐与声腔的继承发展应该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宏观思考,以保持剧种的独特个性和唯一性。如何传承保留汉剧和楚剧板腔体丰厚传统和美学特征,尤其是在创新剧目的板腔设置上,是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百戏工程”不仅是一项关于戏曲艺术保护的行动,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重塑的行动,在充满着希望与挑战的路上,每一位参与者都将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罗慕磊:

从现在来看,“百戏工程”是一个值得抓的工程,如何把文化瑰宝翻新,做出光彩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亚于创作新编历史剧。我们搞创作的已经是老朽了,但是我们的传统戏不朽,我们不能脱胎换骨,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戏可以脱胎换骨。


黄 蓓:

传承戏曲不是一个口号,戏曲一定是活态传承的,每一代人都有责任去降低剧目和舞台表演技艺损耗的速度。院团、艺术家通过活态传承把凡是能够继承保留的舞台艺术尽可能保留下来,文化部门做政策的支持,让艺术家有条件用口述的影像和文字等方式把历史记录下来,学术界将历史文献资料打包整理加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尽可能全方位的不让地域戏曲文化流失,或者减少流失。武汉市能够坚持拿专项资金来做“百戏工程”,而且包括一对一教学、经验口述记录、录像、曲谱,这是一件功德无量、利在千秋的事。


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四级调研员林慕君在沙龙中发表讲话。








林慕君:

观看“百戏工程”成果展演,我震撼于表演的精彩程度,震撼于老一辈艺术家精湛的演出,震撼于戏曲票友和戏迷们的热情,我深刻感受到“百戏工程”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意义。传承老师对汉剧楚剧的热爱,对传承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青年演员的传帮带和关心关爱,令人肃然起敬。年轻学员认真勤勉,对戏曲传承工作也有着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虚心请教的态度和认真扎实的练习令人深感欣慰,楚剧汉剧后继有人。

五年的“百戏工程”成效卓然,抢救、挖掘、传承、发展工作不能间断,我们也将继续以五年成果为新的起点,继续支持汉剧楚剧工作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菁提出三个关键词:感谢、感动、感慨。她对省委、市委、省政府和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党委以及各个院团、市创研中心、武汉电视台、传承老师和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百戏工程”工作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对学员们在此过程中的成长表示欣慰。

杨菁副局长谈到,“百戏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在这五个春夏秋冬中,老艺术家为了传承这份事业,为了后继有人,为了挖掘、整理、抢救、发展,克服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他们的生活态度,对艺术的激情和敬畏令人感动。在近十年中,一批青年人才也层出不穷地涌现,大家都在为楚剧汉剧事业的传承发力。她强调,五年的阶段性成果不能就此搁置,“百戏工程”恢复的20部戏一定要作为日常剧目常演,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舞台实践,青年演员才能将它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表演。

她向青年学员报以期许,青年人正逢幸事、盛世,希望青年学员们能够继续向老艺术家请教,不断丰富自己。同时,祝愿老艺术家们健康长寿,永葆青春,祝愿戏曲事业红红火火,繁花似锦。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扎根民间、绽放最瑰丽的花朵之一,守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才能让这门古老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百戏工程”让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炫丽的光彩,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宣扬传统戏曲经典,奋力谱写中华戏曲新辉煌。








编辑:钱林子

摄影:李 晓


武汉艺坛

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武汉戏码
武汉戏曲、演出信息、图文音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