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熬夜、喝酒、久坐不动等习惯成为现代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态,导致肥胖问题愈加突出。
1
饮食搭配营养均衡
日本料理有个显著的特点:分量少,碗碟多。当你摆完一桌碗碟后,不仅看起来很丰盛,还会产生一种已经吃了很多的错觉。同时,丰富的食物比少量品种的食物更容易让人获得满足感。即便是在便利店里购买的盒饭,也能保证肉类、蔬菜、豆制品及海产品等的全面摄取。
日式家庭料理
2
推崇清淡饮食
日料大多讲究清淡低热量,新鲜不加工,原则之一是“美味不能掩盖食材原有的滋味”。所以在烹饪时,基本都靠蒸、煮、烤或者生吃的方式,很少用到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日本料理在世界饮食健康榜上排名第一,食物引起肥胖的概率仅为1.5%。整体的饮食结构决定了日本人就是不容易发胖。
日式家庭份饭料理
3
日本超市里丰富的海产品
日本超市里的各类肉产品
4
很多人都知道,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现在都简称为碳水,如米面等主食)是诱发肥胖的原因之一。尽管中国人和日本人普遍以碳水为主食,但在饮食划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日本人三餐都吃碳水食物,但肥胖率仍然很低。其原因为:
吃冷不吃热,减少淀粉分解热量
碳水中主要成分是淀粉。这种物质会随着烹饪的过程而不断的膨胀,淀粉颗粒随着温度、水分的影响,产生糊化。在热的时候,淀粉糊化的程度更深,更容易分解为葡萄糖,产生热量,导致血糖升高。
各类食品的热量及含糖量
但是日本人更喜欢吃饭团、寿司等比较凉的碳水。在米饭放凉后,淀粉颗粒会凝结成晶体,不容易分解,也能抵抗淀粉酶的分解。这也被称为“淀粉老化”或者“抗性淀粉”。
吃硬不吃软,减缓吸收速度
前面提到的淀粉糊化原理也同样适用于米饭的软硬度。软饭的淀粉颗粒在充分糊化后,就会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日式海苔卷米饭
相比于粒粒分明的米饭,煮的软烂的米粥更容易被消化吸收,还引起血糖升高,也更容易饿。吃比较硬的米饭也能减缓餐后消化吸收碳水的速度,从而更长时间地维持饱腹感。
喜欢喝茶,茶多酚等有助于消化代谢
日本人非常喜欢喝茶,热情一点不比国人差。2006年,在日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茶会,14,718人在茶会上同时喝尽一杯抹茶,创造了同时喝茶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本万人大茶会
茶叶含有茶多酚、芳香油、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特别是淡绿茶,对加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大有好处。
日本绿茶
5
来自社会的“歧视”
在日本的社会中,肥胖代表不自律,不健康,不卫生,而且日本是一个讲究统一性的国家,就是人们不喜欢人群中的异类,大家都是瘦子,突然出现一个胖子,周围的人自然会用有色眼镜去看待。
在日本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关于胖子的22宗罪,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1、汗量太多
2、没有自知之明
3、不爱干净
4、自以为胖得可爱
5、老是装出吃得很少的样子
6、脾气很大
7、没有下巴和脖子
8、动作看起来很粗鲁
9、气喘吁吁让人很不愉快
10、吃相很脏
11、总觉得很腻
12、举止邋遢
13、看起来很不成熟
14、巨乳很让人讨厌
15、很臭
16、一个人要占两个人的位置
17、化妆和时尚都很难
18、穿不了小号的衣服
19、根本搞不懂积极胖子的自嘲段子
20、肥胖=给人留下性格不好的印象
21、不管做什么都很丑
22、肉呼呼和肥胖是天壤之别
6
出行习惯
以东京为例: 电车从早上4、5点开始到晚上12点1点停止,十分方便。大家的活动范围也都在车站周围走路10分钟左右的辐射范围。平时家里有辆自行车骑着去车站、超市买点菜就好了。
对于日本上班族来说,他们每天花到通勤上的时间较长,加上大众运输发达,他们平均每天走路、搭电车、骑自行车的时间就要一两个小时。过去日本就有调查发现,平均通勤时间越长的都县府,民众罹患椎间盘毛病的机率也越低,原因在于身体为了在摇晃的电车上保持平衡,无形中也锻炼了身体,加快了热量的消耗。
虽然很多日本人不怎么进行专门的运动,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有了足够的运动量了。
7
政府立法和公司规定
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的健康标准
日本厚生省认为“腰围”立法能有效减缓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蔓延,既能让全体日本人更健康长寿,又能减少国家为公共医疗保险制度支付的费用,此举可谓一石二鸟,皆大欢喜。
日本保健机构的健康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