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确认,宁德时代爆款“预定”!

文摘   2025-02-01 08:02   河北  



来源:中国电池工业网


网讯  宁德时代接连传出大消息。

尤其是在2025年开年不久,宁德时代便“预定”了小米的下一个爆款车型。

01
小米新车,雷军最新确认

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今天在直播中表示,小米SU7的交付量已经超过15万辆。

除了发布交付量等信息,雷军还表示,小米团队还与宁德时代进行了合作访问,这是因为小米SU7系列车型搭载了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包。预计今年下半年发布的小米YU7也将继续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

据了解,小米YU7是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定位SUV车型,该车已出现在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批次车型申报信息中,目前正进行大规模路测,预计将于2025年6、7月正式上市。

至此,小米已知的两款车型——SU7和YU7,都将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随着小米汽车销量的增长,雷军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表示2025年的销量要达到30万。而如果小米汽车的首款SUV车型小米YU7可以在2025年如期上市,30万的交付量对小米汽车来说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届时将有望带动宁德时代装机量的增长。

据了解,小米与宁德时代已经深入合作。

2023年12月,工信部在第七十二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公开了小米首款车型SU7的参数等信息。目录显示,小米SU7 73.6kWh版本的电池为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

2024年3月,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SU7共提供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其中,标准版和Pro版将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

2024年5月,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该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在北京投资建设电芯智能制造基地。从地块挂牌文件看,基地位于小米汽车工厂西侧,总投资将超过4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60亿元。

宁德时代不仅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池产品,还与小米合作开发了超电子通路技术,这项技术显著提升了电芯的输出功率并降低了内阻,为小米SU7 Ultra刷新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四门电动车最快圈速记录提供了关键助力‌。
02
拿下国际储能客户

在确认为小米新车型供货的同时,宁德时代还拿下了一个大客户。
近日,宁德时代与国际物流巨头DHL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将为后者提供储能与充换电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DHL全球范围内的物流园区提供先进的液冷储能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通过换电与超快充系统,宁德时代的综合储能解决方案将大大优化DHL的能源结构,使其最大化地利用绿电,助力DHL达成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料显示,DHL总部位于德国波恩,是全球快递、洲际运输和航空货运的领导者,也是全球第一的海运和合同物流提供商。在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DHL拥有超过590,000名员工,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与DHL的合作,将进一步推进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的全球化进程。

从业绩来看,尽管动力电池仍是宁德时代的营收主力,但储能近年来已成电池厂商必争之地。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电池系统的营收就已达599亿元,同比增长33%,占总营收近15%,成为第二大营收板块。

2024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依旧稳居全球首位。据行业统计,宁德时代全年储能电芯中标占比达38.1%,并宣布扩建40GWh产能以应对需求激增。

同年,宁德时代还与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签订19GWh储能系统订单,为全球首个“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提供解决方案,刷新全球储能订单纪录。

根据宁德时代明确提出“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其计划2025年将储能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0%以上。

不过,动储市场显然并不是宁德时代的最终“野望”正如曾毓群所言,“宁德时代的目标是将自己重塑为绿色能源供应商”。在他看来,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规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大十倍。

编辑:李雷 |

审核:杨艳 |

版权所有:中国电池工业网 |


大会信息

时间:2025年4月10-11日(9日报到)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地点待定)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动力电池回收网

协办单位: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汽车产业专业委员会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先生  张先生

联系电话:131-6170-8708(同微信)

联系电话:131-2690-4348(同微信)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  曾毓群,出手暴增29900%!
●  14万吨碳酸锂,重大调整!
●  电池回收!比亚迪登陆陕西
●  涨了9000倍!锂盐龙头“下血本”
●  两家公司!欣旺达出手了
●  国轩高科,入股停产车企!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池工业网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电池工业网电话13331231120进行删除。

电池工业网
电池、电池材料等全产业链资讯、技术和链商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