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0年正月,我在商城购物时,考虑到家里的豆腐卤快吃没了,就买了一大瓶“豆腐卤”,颜色好看,香味正宗。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又开始琢磨安徽省文联征集100部优秀小戏小品剧本的事情,心里一会儿在纠结写什么,一会儿又犹豫怎么写。说实话,自打第一眼看到这个征集启事,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感浪波再也平静不下来。那段时间经常熬夜、茶饭不香,有时候眼光呆滞、心里走神。好几次都觉得自己很可笑,笑一个山区小学教师仅凭对文艺创作有几分爱好就想往省里冲,岂不是自不量力?
可是,上次结果还是挺好的。上次我们县里举办首次文艺创作大赛,我写了一个小品《劝酒》准备投过去,巧遇几个文友,他们都说那次大赛想要获奖等于“筷子穿针眼”——很难很难,因为设的奖太少,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还是一个。文友走后,自己又反复想了想,觉得也是,一般来说二等奖、三等奖设得要多些,三五名或者再多些,像那次每个奖项只有一个名额还真不多见。不过最终还是想投过去试试,个人认为重在参与,得不得奖并不重要。评奖结果公布以后,还是一个笔友先看到且第一时间告诉了我,小品《劝酒》荣获二等奖。
想到这里,坚信人有时候还得有股冲劲儿,越困难越要往前冲!主意已定,仿佛看见“省文联”在招手示意。
就在离家只有两站远的路段,突然想到如果将手里的“豆腐卤”变成一个短剧《豆腐卤》的话,是不是很有意思,再想到中间的“腐”字可以写出与“反腐”相关的剧情,至于“卤”嘛可用谐音“鲁”来替代,整部小戏反映一个鲁姓纪检干部人退心未退,一边叫卖着“豆腐卤”一边继续同身边腐败现象作斗争。
回到家便趁热打铁开始在电脑上码字,就以《豆腐卤》为题开始设计人物、道具和故事情节,在启幕和闭幕上也动了一番脑筋,采用“画外童声”说唱形式进行渲染,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感受到教育。如闭幕那段是这样写的:
竹乡有个斗腐鲁
我们叫他豆腐卤
走村串户斗腐鲁
叫着卖着豆腐卤……
当晚一直写到凌晨一时许,小戏《豆腐卤》才基本成型。之后的十多天里,又反复修改打磨,尤其在几段唱词上下了很大功夫。剧本投至邮箱以后,感觉人轻松一大截,就像送走了一位远客,那种记挂的思想情绪忽地一下清零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因获奖作品《劝酒》有幸结识的老师给我发来微信,只有三个字“恭喜你”!
不知道老师恭喜什么,随即发语音过去“我有什么可恭喜的”,老师接着发来一个链接,点开一看果真找到自己的名字,才知道小戏《豆腐卤》获奖了,可心里还是半信半疑。第三天,在放学回家的校车上,突然接到一个来自省城合肥的电话,告诉我作品获奖的喜讯以及领奖事宜。从那一刻起,关于小戏《豆腐卤》得奖的讯息才敢肯定,感到无比激动!
没过多久,获奖证书寄来了。翻开获奖证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着“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印章,激动得心都快蹦出来了,由衷敬佩省文联的公平公正,感谢省文联给我这个新手最温暖的怀抱。
感受温暖的日子是幸福的。心想既然省文联敞开胸怀褒奖了我的作品,何不再冲一把加入省作协呢!于是申报了2022年安徽省作协会员,按照要求把自己发表的诗歌、散文、文艺作品分类整理装订,交由县、市作协审查申报。没想到的是,安徽省作协于2023年2月15日经六届主席团第十四次会议评审通过了我的申报请求,自此成为一名省作协会员,再次感受到省文联暖暖的胸怀!
从《豆腐卤》获奖开始,就主动添加了“安徽省文联”微信公众号,关注每一个发布,如:省杂技《星梦绮缘·倒立》亮相长三角地区精品杂技魔术展演等等;了解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如:长三角文艺评论发展联盟走进基层等等;从中学习名家指点,拜读经典力作,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文联征集活动。
关注省文联,温暖在心间。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作为一名省作协会员,真的为省文联所走的每一步坚实脚印而骄傲,为省文联所奏的每一个多彩文艺音符而自豪!在今后的日子里,心与文联相印,在省文联温暖的怀抱里,我将不负使命,赓续前行!
来源:安徽文艺理论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