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一织千丝绕,丝竹成画韵自香。
一柄篾刀,一把篾尺,一根根薄如蝉翼、光洁柔滑的篾丝,随着十根手指灵巧跳动、篾丝上下翻飞,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随之诞生,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不断出炉。
这个以篾刀为笔创作丹青画卷的匠人就是徐建元。他出生于1967年,从16岁懵懂学徒开始,在这个行当已经耕耘了42个春秋。他以一名匠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与坚韧,书写着临川篾编非遗的传奇,先后被评为“抚州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第七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江西省劳动模范”,并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川篾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带着一份感动、几许好奇,走近徐建元,触摸工匠精神演绎的精彩人生,感受篾编行业生态的深刻变革,领悟非遗传人“新三样”背后折射出来的时代风采。
▲随着十个手指灵巧跳动、篾丝上下翻飞,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随之诞生
来到位于市城区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竹椅街12号的徐建元篾编工作室门口,感受到那份古朴而独特的气息。门沿的上方挂着两只红灯笼,灯笼的中间镶嵌着一块造型雅致的木雕,上书“竹艺轩”三个字。门右侧墙上挂着一个巨型篾编簸箕更是让人觉得新奇。进到屋内,各种各样的篾编日用品及工艺品琳琅满目,厅堂最里面一对名为《中华圣贤图》的巨型篾编花瓶格外引人注目。“以前做的是篾席、篾篓、篾篮子等生活用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现在更多做工艺品。篾编笔筒、手提包、中国结、花篮等,纯手工编织,绿色环保。”徐建元坐在长木凳上一边用刮刀抽着篾丝,一边对记者说道。
说到经营方式的转变,徐建元更是深有感触。儿子徐志俊子承父业,已是临川篾编市级非遗传承人。他注册了“文昌里竹艺轩”抖音号,有近2万粉丝。白天做篾艺,夜晚搞直播,介绍店里各类产品,展示篾编工作场景。通过直播提升了产品知名度,也促进了销售。这不,浙江省龙泉市一家广告传媒公司在直播间下单,订购了10多个直径2米的大斗笠,售价2万元;河南省三门峡市一景区订购了一个大簸箕,价格1万元;北京一家饭店订购了一批篾甑盖……市城区一些农家乐酒店也纷纷下单购买了竹篮、竹勺、竹筷子等。
徐建元的网红工作室也是市人社部门评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得到了一次性4万元的补助,管理部门还免去了店面租金。“这里既是我们一家维持生计安身立命之地,也是我们秉持初心传艺逐梦之所!”徐建元说道。
▲徐建元正在编制作品
徐建元是临川区罗湖镇良溪村人,他清晰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篾匠走村串户、上门服务,修补晒垫、编织箩筐等,做的是村民生活日用品,缺乏创意,更谈不上文化内涵。如今产品升级换代,原来的产品变成了现在的作品,特别是我市自2022年11月被列为全国首批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以来,加大了民间文艺作品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了民间文艺作品版权登记制度,在江西省版权公共服务平台登记窗口,民间文艺工作者填入作品相关信息,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就可以下载打印作品版权登记证书。
徐建元给记者展示了一件作品版权登记证书,只见上面清晰地记着这幅名为《百子图》的作品信息,以及作品登记号和登记机构等信息。有了版权登记,作品就有了身份证,其含金量和附加值也提升了。徐志俊说,河南省三门峡市一景区订购了一个篾编大簸箕,其中就有作品版权登记证的功劳。“一些好的创意文化产品,客户订购时我们都会出示作品版权登记证书,以体现其价值和品位。”迄今,徐建元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进行了登记的有100多件。
据悉,去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民间文艺版权登记作品15000余件。“民间艺术家一完成作品创作,立马进行版权登记,进行了版权登记的作品平均价值提升了20%以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徐建元作品色彩古朴,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有着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
一个民间篾匠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创作出令世人惊艳的《清明上河图》,并被国家版本馆永久收藏并入选精品版本展,成为江西省唯一入藏的非遗篾编画长卷工艺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而谱写这个传奇的就是徐建元。
说起今年5月31日到北京参加国家版本馆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的情景,徐建元至今历历在目。国家版本馆系展现国家形象和传承国家记忆的文化殿堂,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篾编匠人,能站在国家文化殿堂的主席台上,亲手接捧大红的收藏证书,并留下闪光瞬间,这无疑是徐建元42年篾编生涯中的高光时刻。此刻,他收获的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此刻,他觉得曾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徐建元入藏的竹编作品《清明上河图》以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摹本,整幅长20.13米、宽1.1米,耗费150多根竹子,由1.6万多根篾丝构成。“我花了3年多的时间,当时每天白天花8小时编《清明上河图》,晚上回家花4个小时编竹席以维持生计。”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生活,徐建元就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着。“一辈子只做篾编这件事,无论多难都要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这是竹子的品格,也是徐建元的执着。
因为这种执着与坚韧,这些年徐建元创作了一系列篾编佳作,比如《八骏图》《兰亭序》《临川四梦》《岳母刺字》等等。
如今,徐建元又开始一个新的梦想,以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为摹本,创作新一幅竹编作品《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明代苏州城的繁荣景象以及市井民众的生活,光人物就有2000余个,编织的难度可想而知。
“大约什么时候能完成?”记者问道。
“10年内必须完成!”伏案忙碌的徐建元抬起头,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他的目光是那么坚毅。他的回答像是给自己下达命令,毫不犹豫,掷地有声。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