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开新岁
墨香盈袖启鸿途
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融媒体中心
联合推出
“带一本好书走向春天”领读活动
特邀十位校(园)长线上领读
与大家共度书香春节
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校长 李长青
带您走进《学习的格局》
让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的格局》,第3页。
低水平重复:“一万小时定律”导致的学习误区
最近大家都在聊“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讲的是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做一万小时,就有可能成为精通这个领域的专家。这个定律最早是由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虽然在心理科学史上并没有这个“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论提法,但是神经学家在另一方面证实了,人类脑部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某种知识或者技能,才能让自己成为诸如顶尖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等的超级专业高手。
于是,很多家长把这个一万小时的概念应用到孩子的学习和备考上,只要孩子不断刷题和积累经验,就能理解知识概念、换来高分。然而,大家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定律的成功,还需要三个主要的辅助条件。
首先,在开始一万小时勤奋前,孩子需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关于某项学习所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并能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展开训练。就拿学游泳来说,只有当教练认定小学员的蛙泳动作正确了,孩子才可以开始一百至一万小时的苦练,而且在苦练的过程中,还需要教练的时时教导和评估,孩子才能了解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由此做到有效改进,并保持这良好的训练效果。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采用错误的训练方式,即使一直苦练也达不到预设的目的。所以,“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前提不完全是时间长度的因素,还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因素。
其次,孩子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而不是单纯重复。练习、优化,再练习、再优化,这一万小时的练习应该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趋势,这样孩子才能避免在同一水平原地踏步。还是以游泳为例,如果孩子仅仅直立在水中,用四肢不断地用力划水,那他即使用尽全身力气,也还是停留在原地,不会前进一步。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中也会遇到类似游泳原地划水的困境,不断重复已掌握的知识,却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导致事倍功半。
最后,真正让“一万小时定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的兴趣。任何后天的刻意训练和技能的不断优化,都属于外部环境对孩子的作用;然而,只有当孩子对某一领域具有执着的兴趣和极大的热爱时,他才能在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中坚持下来,让刻意训练发生作用。
因此,要想让孩子持久地获得好的学业表现,就必须先从学习方法入手,确认孩子采用的学习方法没有错;其次,避免孩子停留在低水平区域里重复苦练;最后,还要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这样孩子才会学得有趣,学得高效,学得有意义,并在强大内驱力的作用下,向“一万小时定律”挺进。
《学习的格局》
黄静洁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人生有境界,学习有格局。翻开它,如踏入教育的智慧花园。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成长蓝图;品味它,书中字句似点点繁星,照亮孩子前行之路。教育非“低水平重复”,而是唤醒灵魂。只有引导孩子构建思维,点燃内驱力,方能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书写独有的璀璨篇章,最终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优质人才。
要想高效学习,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教会孩子学习策略和方法。如果能够从源头上激发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孩子就可以快乐而长久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有格局。
阅读,能点亮心空的星芒
照亮前路,远航思想
播撒希望,绽放芬芳
在风雨中坚守,于繁华里守望
赋生命无尽可能,让梦想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