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国际学术期刊《Fungal Diversity》(生物学1区,IF=24.5)在线发表了题为“Ophiostomatoid fungi associated with Ips bark beetles in China”的研究论文。受到审稿人和Associate Editor的高度评价“will certainly become a seminal work in the field of bark beetle-associated fungi”。
昆虫与真菌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共存超过4亿年,其间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共生关系,如互惠共生、偏利共生、共栖、寄生及竞争等。近年来的研究证据显示,在森林害虫灾害中,真菌共生体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小蠹虫(一种甲虫)与长喙壳真菌之间的伴生关系,由于其对环境和经济造成的显著破坏而备受关注。尽管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诸如“经典范例”、“共生入侵”、“级联成种”以及“趋同进化”的理论,但在长喙壳真菌的分类及其在树木死亡中的作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害虫的爆发,并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昆虫-真菌-树木间的平衡。然而,关于小蠹虫伴生真菌的具体组成模式尚未明确,也缺乏广泛的比较研究,这限制了我们应对全球变暖可能引发的严重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本研究聚焦于全球性的森林害虫——齿小蠹,通过从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主要针叶林中收集16种针叶树上的10种齿小蠹及其坑道样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特征,研究团队鉴定出2目3科8属71种长喙壳真菌,其中包括多种针叶树病原菌和38个新物种。通过评估这些真菌在不同齿小蠹种类、宿主树木和生态区域中的分布模式,研究揭示了齿小蠹与长喙壳真菌之间多样化的伴生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即宿主强化假说,认为特定的小蠹虫与长喙壳真菌之间存在特异性的伴生关系。此外,研究还探讨了长喙壳真菌作为森林病原物的风险,并警告说,在生物入侵的背景下,外来小蠹虫及其共生真菌的引入可能导致严重的森林健康问题。因此,呼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以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森林生物灾害。该研究有望扩展对于宿主树-小蠹虫-真菌共生关系的理解,并为制定针对这些共生体的森林有害生物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森林保护系青年教师王正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吕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为通讯单位。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2230071)、青年项目(32301598)及面上项目(32071769)的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