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观察】津缙乐道丨哈拉雷折叠:市中心、梦 从全球到村庄巴黎与小伦敦

时事   2024-07-23 00:12   尼日利亚  



 NEWS 


CITY TOUR


哈拉雷折叠:

市中心、梦巴黎与小伦敦




哈拉雷  Harare



梦巴黎  Mbare



小伦敦

Sam Levy Village




在结束了前几日郊区的农村、工矿、学校的考察后,7月6日一早,趁着金色的晨光,我们重返哈拉雷,开启了城市漫游(City Tour)。


在我原本的预想中,作为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应当是一座相对现代的城市,但是不知是行程安排的偶然,还是现实境况的必然,当我穿梭在市中心、梦巴黎(Mbare)和小伦敦(Sam Levy Village)时,头脑里均质的哈拉雷不断地破碎重组,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充满异质的折叠城市。

















PART 01



市中心:

殖民与现代化烙印下的

往日“荣光”


当日的城市漫游从市中心开启。哈拉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1890年,英国殖民者领导的南非公司该地建立了一个军事前哨站,并将之命名为“萨利斯堡”(Fort Salisbury),以纪念当时的英国侯爵,直至1982年津巴布韦独立的两年后才正式改名为哈拉雷,在此期间,殖民者借鉴了英国城市规划理念对哈拉雷进行布局,一条河流将市中心一分为二,并以“井”字型进行布置。


哈拉雷的街景


当我们步行在市中心时,该地的建筑以一种具像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这段殖民与现代化交织的历史。此行的第一站是国家美术馆,该美术馆由英国艺术家设立并由伊丽莎白二世于1957年亲自揭幕,最初是为了展示殖民地时期及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后来逐渐转向展示和推广本土及非洲艺术家的创作。在当日的探访中,我们既领略到在地的艺术,也看到了来自韩国的环保材料与津巴布韦传统器具交融的展览。


津巴布韦国家美术馆一瞥


离开美术馆,我们随即来到团结公园。虽然在外观上,团结公园与国内的公园别无二致,但是在历史和文化内涵上,团结公园见证了国家独立庆典等诸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是国家精神和民族认同的象征,甚至于在这活动的人们也自然流露出热情与友爱:急着赶路的老太太停下脚步告知我们她的行程,坐在长椅上聊天的姑娘搂着我们合影,路边的花贩主动与我们攀谈问好......


沿街售卖的可乐摊贩


在路人此起彼伏的“Good morning”“How is it going”声中,我们从象征解放独立的团结公园继续走向了更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哈拉雷。行走在萨姆 ·努乔马街(一条纪念纳米比亚第一任总统Sam Nujoma的街道)上,我们兴奋地发现了开设在沿街的中国手机出海非洲的代表性品牌——深圳传音旗下Tecno专卖店,也注意到路边小贩通过展示头版头条的方式向行人售卖报纸。再往左转,一座墙面布满孔洞、神似蚁穴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哈拉雷最大的商业办公综合体开发项目——东门中心,亦是享誉全球的当代建筑仿生学的典型案例。当我置身室内,一边是体感上的清爽宜人,一边是视觉上直面裸露的钢筋混凝土带来的浓郁废土工业风,这种复杂的感官体验让我恍惚,一时弄不清我到底身处第三世界国家之一还是在后现代的科幻电影之中。在距离东门中心几步之遥的地方,是哈拉雷最负盛名的梅克雷斯酒店,虽然今日的酒店早已与国际五星级酒店接轨,奢华的大堂装饰和白人经理的问候令人熟悉,但是在历史上,这里曾是殖民地白人少数统治者首届议会和津巴布韦独立国宴的举办地,即使是现在也承担着一定的政治功能。


东门中心外观:宛如一座巨型蚁穴


东门中心内部景象:复杂的建筑工艺



结束了步行,我们回到了车上。当车辆行进在市中心主干道时,一座座欧式风格的建筑从车窗外掠过,令人应接不暇,而正当我感叹于这较高的现代化程度时,赵科先生的的一句话揭开了哈拉雷的发展的伤疤:“1996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哈拉雷时,市中心是这样的,现在还是这样,在当时这是发达的,但在现在这是落后的,津巴布韦这些年并没有进步。”


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在南部非洲相对发达,曾被誉为“非洲的面包篮子”,但是后来,激进土地改革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制裁,导致该国碰到了严重的发展问题。从哈拉雷市中心城市建设的角度,时间仿佛停滞,只剩下往日的“荣光”。



梦巴黎:

窘迫与割裂的发展现状

PART 02




当车辆离开市中心逐渐驶向梦巴黎地区时,规划有序的水泥路逐渐被坑坑洼洼的黄沙路取代,人声也逐渐变得嘈杂。如果说前者尚维持着曾经的繁荣,那么后者则呈现了哈拉雷发展中最残酷的一面。


梦巴黎建成于1907年,地处哈拉雷南部郊区,是津巴布韦历史最为悠久的定居点,在殖民时期接纳了大批黑人流动工人,即使在今天,该地依旧是该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定居点。由于贫困和失业,这导致青少年怀孕、早婚、儿童虐待及药物滥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梦巴黎频频发生。


“I Am Mbare School”是该地区一所为孤儿和弱势儿童设立的学校。学校的运作主要依赖于外部的物资捐赠和教师的志愿活动,教学空间仅限于几间平房和一小块空地。当被问及未来的梦想时,孩子们想成为律师、飞行员、拳击手等,其中一位男孩提到长大后想当总统,因为“国家现在发展得不好,(如果当上了总统)将会帮助这个区域”。


“I Am Mbare School”的学生们


学校的围墙内是穿着校服接受教育的学生,而在一墙之隔之外,更多的孩子则是原生态的土地上踢球,甚至在路面上我们还看到了用粉笔绘制的球门。除了运动,还有一批孩子提着水桶和饮料瓶跟着父母在水井旁排队取水。


踢足球的儿童们



不过,若仅凭上述见闻便得出该国教育落后这一结论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津巴布韦的整体教育水平在全非洲名列前茅,但是在更为微观具体的层面,津巴布韦的教育差距又是巨大的。例如,就在当天的早上,我们团队的成员偶遇在国家美术馆游学的私立学校学生,同样是周末,当梦巴黎地区的孩子还赤脚在裸露草皮上自娱自乐和分担家务劳动时,私立学校的学生则有专人带队讲解,举着自己的手机,徜徉在艺术空间中。同行的米莱从另一个侧面补充了教育的差距,他提到津巴布韦有不少私立学校提供剑桥国际体系课程,该类型的学校占比很高,而在国内仅有少数学校具备这一国际课程的教学资质。在后来的行程中,我确实数次看到学校的广告牌上印着“We Offer Cambridge”的字样。


我们偶遇在国家美术馆游学的

私立学校学生



穿越过大片大片混杂着生活垃圾的黄沙地,我们来到了Mbare Art Space。在这人口密集、环境破败的梦巴黎地区,该艺术空间仿佛是个另类的存在,既作为平台展出当地或国外的艺术家述说社区历史的作品,同时也作为全球南方的展示窗口吸引了一批欧美学生前来交换。后来,我们一行人的目光被由大量废弃牙刷或键盘组成的艺术品所吸引,据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广大的非洲地区并不具备发达国家的废物回收技术和国家方案,年轻人只能自行想办法。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虽然将废弃品制成艺术品体现了艺术家的主动创造性和反抗意识,但是在这么一个生活艰苦的社区,首先让废弃品物尽其用,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非让位于环保诉求和艺术表达,这是否更能践行艺术展览“与社区产生深层联系(A Deep Connection to Community)”的愿景?




PART 03



小伦敦:

霄壤之别的欧式奢华



离开了梦巴黎,车辆带着我们从南至北穿城而过,大约行驶了四十分钟才到达位于哈拉雷北部的小伦敦商业街区。受到殖民时期分离主义的影响,哈拉雷的富人区和穷人区在空间上泾渭分明,小伦敦所在的博罗代尔(Borrowdale)富人区主要在市区北部,而以梦巴黎为代表的穷人区则位于南部。因此,虽然同属首都哈拉雷,但是仅仅是南北空间上的转换,便已存在着霄壤之别,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


小伦敦的地标性建筑


小伦敦是哈拉雷繁华的商业街区,因其极具英伦为特色的景观和类似伦敦的高端的品牌和服务,而被中国人称之为“小伦敦”。漫步在种满棕榈树的街道上,目光所及的是苹果、三星、阿玛尼、闻绮巧克力等高端品牌,餐厅门口的广告牌以加粗的大号字体告诉行人在这里饱餐一顿“仅需”14美元,而该国在2016年人均每日生活费仅为1.16美元,就连一家销售鞋类和服饰的商店都用“精英的(Elite)”进行修饰。耳朵听到的则是灯具店用夸张的欧美腔调播送的“It's not lighting, it's illumination”(“灯光,不仅限于照明”)。


这样的景观让我们很难将其与15公里外的梦巴黎相联系,反而自然联想到欧美或者国内一线城市的商业中心。


在回程的旅途中,哈拉雷那独特的“折叠”景象如同一块多面的棱镜,不断在我的脑海中盘旋:哈拉雷折叠不仅是对物理空间上从中心到边缘,又从南部到北部边缘地区发展和生存状况的直观体现,更是对《北京折叠》中社会构想的现实呼应,也激发了对社会结构分层与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探讨。


殖民时期奠定的地理区隔造就了至少三种发展和生存状况,共存于哈拉雷,这样复杂的折叠状况进一步深化了“新地球村”的复杂性和必要性:鸿沟不仅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中心和边缘,而且也存在于城市和边缘的内部。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不禁思考:哈拉雷的哪个侧面才是真正的它?这样的“折叠”景观仅仅存在于哈拉雷吗?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种“折叠”的困境?


研究院成员周琛然在津巴布韦国家美术馆

讲解当地的传统农具


研究院成员刘晓玲在“I Am Mbare School”

学校分享行程感悟


中津交流中心成员李佳琪在“梦巴黎艺术空间”

(Mbare Art Space)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供稿|陈佳逸

图片|陈彦青

视频|卢纪铭

排版|杜钰婧



END


联系我们

电话: 0772 698698/0777 777277

地址: 92C East Road, Belgravia, Harare, Zimbabwe

邮箱: 691508875@qq.com

微信: zimbabwe1996;jin58725

津巴布韦观察
津巴观察时报是一家专注于报道津巴布韦时事新闻的综合性媒体平台。每周六天,每天八篇权威文章,秉承真实、客观、深入的新闻报道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