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财富,又又又踩雷了

财富   2024-08-27 18:18   四川  

  房屋养老金的真相

  证监会警示:新华锦操纵案恶劣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杨波 


近日,投资者在招行App购买100万理财,却只收回1万多事情,引发热议。这件事情,也把招商银行推上风口浪尖。


据悉,这是招商银行旗下,招商基金子公司招商财富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出现了兑付困难,导致的投资者到期无法收回本息而引发的诉讼。


近几年,招商财富管理的产品,频频踩雷,投资者叫苦不迭。


1


启动追偿


据《时代周报》报道,2017年5月,杭州的徐女士通过招行总行APP手机客户端购买了100万元的《招商财富-新鼎明影视文化产业四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简称“新鼎明四期”)产品,并向招商总行额外支付了1万元的手续费,实际付款101万元。


该产品存续期两年,2019年5月26日到期,可延续一年至2020年5月26日。投资者年化收益8%。然而,眼看着产品即将到期,2020年4月徐女士突然被告知产品无法按时清算100多万的投资款也无法按时兑付。在投资期间她仅收到过一次收益1.1万余元。


图源媒体报道截图


面对迟迟无法兑付的局面,徐女士认为招商银行、招商财富等机构在推介、销售产品过程中,没有尽到如实告知义务,销售高风险等级产品,且存在一定的欺诈故意,随后将招商财富等机构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共计1238408.31元。


此前,据杭州电视台2021年报道,杭州赵女士2017年也购买了一款“招商财富新鼎明影视文化产业四期”产品,投资款200万,最后也只收到了23183元。该案后续如何,尚未有具体消息。


以上风险事件,究竟是管理方招商财富的失误,还是代销机构招商银行没有尽到如实告知义务,各方也是争议不断。


据《时代周报》报道,8月6日,杭州西湖区法院应招商财富的诉请,对两家影视公司启动了执行立案。


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投资者到期没有回本,向招商财富等机构追偿。招商财富又向资金募集方追偿,申请执行。


不过,种种迹象表现,目前资金募集方新鼎明情况不容乐观。


资料显示,新鼎明影视基金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为海宁新鼎明影视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此前由海宁新鼎明担任管理人的备案私募基金至少有27只,招商银行拿到了其中近一半产品的托管业务。


然而,从2019年开始,新鼎明旗下的私募基金开始出现兑付困难。2022年9月,海宁新鼎明因“异常经营”被基金业协会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而新鼎明管理的27只产品中,有19只在注销时(2022年)已经清算,另外8只未获得清算。


透过天眼查APP显示,新鼎明的创始人为方军。目前方军全部未履行的执行案件有18件,累计被执行金额6,234.96万元。新鼎明的另一个主要股东为陈杰,累计被执行金额5,706.80万元。


如果新鼎明无法兑付,招商财富、招商银行是否会承担赔偿责任?


2


频频踩雷


资料显示,招商财富由招商基金发起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21日,目前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招商财富作为招商基金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频频踩雷。


比如上面的新鼎明四期资管计划,2020年已到期,结果现在都未能兑付。资金穿透后,最终投向为飞侠影视、泓中影视等公司。


其实,影视投资一直都是风险巨大的。


根据猫眼发布的2023年电影票房数据,同年院线上映的电影能收回成本的不超过100部。如果以上映电影为基数,回本率仅有23.15%;以拿到公映许可证电影为基数,回本率则更低至12.85%。


因此,将影视文化作为投资方向的产品,承诺年化收益高达8%散售给投资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


此前,招商财富还踩过一个大坑,这就是著名的光大MPS事件。当时,招商财富投入28亿元参与海外体育赛事转播版权公司MPS的投资,结果项目暴雷。招商财富最后和光大资本达成和解,共计回收了22.4亿元。这单投资,账面亏损达5.6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招商财富在多个项目中产生巨额损失,也暴露出其风险管理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值得注意到是,作为管理资产超2000亿的基金子公司,招商财富并不直接持有私募管理人牌照。其参与私募产品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是直接担任LP;

二是招商银行系统的关联方私募管理人作为GP,其中使用较多的GP是招银国际;

三是间接参与了一个嵌套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深圳招财共赢。


以上所谓的变通办法,本质上在核心风控环节并不由自己掌控,其实加大了项目投资的风险性。


招商财富在多个“理财”项目出现风险的同时,招商银行的另一家核心子公司招银理财也出现了问题。6月底,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对招商银行及招银理财合计处以1200万元罚款,理由为理财业务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招商财富多次踩雷,不但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变相给招商银行的品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最后也希望出险的产品能够妥善处理,保护投资者利益。


参考资料:

时代周报,《有投资者在招商银行APP买100万理财 仅收回1.16万》,2024-8-23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深蓝财经
影响价值圈层!创立于2011年,前身为财经记者社区。关注资本市场、商业故事、科技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价值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