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迅速反击!美国政府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生效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月4日下午发布公告表示,将从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或者15%的关税。
公告表示,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美方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
公告明确,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公告附件(附文章最下方);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中美之间的肉类贸易格局势必发生一些变化。DeepSeek 分析:
1. 进口成本上升
关税增加:加征关税直接提高了美国肉类产品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进口量减少。
价格传导:进口成本上升可能推高国内市场价格,尤其是对美国肉类依赖较大的品类。
2. 进口结构调整
多元化进口来源:为减少对美国肉类的依赖,中国可能增加从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的进口,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国内生产替代:关税措施可能促使国内企业扩大生产,填补进口减少的缺口。
3. 国内市场价格波动
短期价格上涨:如果进口减少且国内供应不足,短期内肉类价格可能上涨。
长期趋于稳定:随着进口来源多元化和国内生产增加,长期价格可能趋于平稳。
4. 消费者选择变化
转向替代品:价格上涨可能促使消费者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如禽肉或水产品。
品质偏好调整:部分消费者可能转向其他进口或国产高品质肉类。
5. 产业链影响
饲料成本变化:如果关税涉及大豆等饲料原料,养殖成本可能上升,进一步影响肉类价格。
养殖业调整:成本上升可能促使养殖业优化结构,提升效率。
6. 政策与市场调控
政策支持:政府可能通过补贴或储备投放等措施稳定市场。
市场监管加强:为防止价格大幅波动,政府可能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等行为。
总结
加征关税短期内可能导致进口减少和价格上涨,但长期来看,进口来源多元化和国内生产增加将有助于市场稳定。消费者可能转向替代品,产业链也将逐步调整以适应新形势。
来源:肉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