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红色故事】托孤绝笔中的牵挂

政务   2024-09-24 08:43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从那一刻起,我们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浴血牺牲的革命之路,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浪潮,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到砥砺奋进的强国之路……历史的河流中,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坚守和风骨。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除了伤心而外,就只有恨了……我想你决不会抱怨孩子的爸爸和我吧?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


  这是一封字里行间充满 “愧意”的书信,写于1949年8月26日,写信人叫江竹筠。彼时,身陷囹圄的江竹筠盼望着革命胜利后,与她唯一的儿子团圆。

  江竹筠,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江姐”。1961年12月,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中的“江姐”就是以江竹筠为原型。

图为彭咏梧、江竹筠与孩子合影

  1920年,江竹筠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贫苦家庭。她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工作。1947年,她与丈夫彭咏梧一起到下川东组织武装起义,1948年1月,彭咏梧在起义中牺牲,她谢绝党组织的照顾,坚持到“老彭倒下的地方去继续战斗”。当时,他们的儿子彭云还不满两周岁。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监狱,遭酷刑仍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

这是江竹筠像(资料照片)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王浩说,“正是因为江竹筠的坚贞不屈,扫除了因为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而给整个渣滓洞监狱带来的沉闷气氛,她的坚贞不屈也激励了整个渣滓洞监狱的难友,赢得了难友们的尊敬,被狱中难友称赞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1949年8月,江竹筠在狱中给一直替她照顾幼子的亲友谭竹安写下了托孤信。当时,江竹筠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烧成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由难友曾紫霞出狱时带出,后交给了谭竹安。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 姐

  8月26日

  不到三个月后,1949年11月14日,满怀对新中国无限向往,江竹筠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牺牲时不到30岁。一个母亲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和其他革命志士留下的“红岩精神”,光照未来。


• end • 







来源:新华社

   仁爱 

   搏时

  创新   

 奉献   

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分站点位图


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急救中心
作为城市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本区市民的日常院前急救工作,以及全市(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医疗保障和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