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2024年,税务部门从纳税人缴费人视角出发,着力提升税务行政效能,用心用情优化税费服务、全心全意办好惠民利企实事。让我们循着2024年便民办税足迹,看税费服务如何便利纳税人缴费人。
“跨域办”“就近办”“全国通办”
这些税费服务举措很给力
在河南,安阳市税务局税务人员通过征纳互动平台为纳税人办理跨区域预缴税款业务。
云南省税务部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不改变执法主体、不改变税务人员权限、不改变业务办理流程,风险整体可控的前提下,建立收件、办理两地窗口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异地收件、协同服务、属地办理”方式,为线下进厅或线上发起互动的纳税人缴费人、扣缴义务人提供跨区域税费事项办理服务,不断满足“就近办、异地办”需求。 在河南,安阳市税务局依托远程身份核验、资料传递、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服务运营技术,开通“跨区域通办”服务专栏。纳税人缴费人在当地税务部门,即可与业务办理地税务干部进行可视化互动,满足跨区域办理诉求,解决了“往返跑”“多次跑”困扰。 在广东,广州市税务局创新升级“跨域办”“批量办”“一窗办”等集成式服务场景。围绕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高频跨部门业务,在社保服务线下“一厅联办”的基础上,梳理出4大类11项业务口径,形成6份指引资料,构建“问、办、查、评”一体化智能服务体系,实现一号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套资料、一户咨询。
2024年是“税路通”跨境服务品牌建设一周年。一年来,全国税务部门聚焦服务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以服务跨境投资全生命周期为中心,持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领先的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推动“税路通”品牌建设取得一系列务实成果。
走过5年历程,
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取得哪些丰硕成果
“税路通”学堂上新
12366上海(国际)纳税服务中心接线人员通过多语种为纳税人服务。 一年多来,在国家税务总局的统筹指导下,各地税务部门依托“税路通”子品牌建设,聚焦服务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创新跨境税费服务举措,发挥品牌矩阵合力,加快构建跨境投资办税服务体系。 在河北,税务部门坚持高标准、高效能、高品质、高水平和高规格的理念,推出网上办理、提速办理、特别办理、定制办理、专家办理和提醒办理“六项承诺”服务。同时,借助大数据模型等现代化技术,研发并在全省税务系统内部推广32种语言随意切换的“冀点通”国际税收智能咨询平台。 在黑龙江,税务部门紧扣“税路通”服务品牌建设工作部署和龙江特色,复制推广大庆市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工作室成型做法,构建起功能齐备、便捷高效的跨境税费服务新模式。 在上海,税务部门依托“税路通·一路沪航”子品牌建设,编写了重点外资项目全周期涉税服务指引,通过流程化、规范化的统一指引,对重点外资项目有关涉税交易事项提供跨部门团队服务,全周期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程彩清 贾俊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