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首都国医名师
冯兴华
人物小传
冯兴华,1945年生人,硕士研究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第四、六、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风湿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国医名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58年,主要从事中医风湿病的临床医疗与临床研究工作,提出“痹病从肝论治”、“治痹十法”等学术观点。主持或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局级课题)等多项课题。
采访精选
广医名家口述历史
入京求学 结缘广医
我出生于1945年阴历9月16日,母亲为我起名兴华,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也表达了对我的殷切期望。我自幼家庭生活条件一般,我的母亲读过书,颇为注重对子女教育,经常用《三字经》教育子女,母亲的教育对我影响很大。
1960年我15岁,考入山东工学院预科班。那时候考上预科就相当于考上大学,两年学三年的课程。很多人对我羡慕不已,我也期待着完成学业可以进入大学。
然而,事与愿违,1962年,逢遇三年自然灾害,大学许多专业招收名额受到限制,我也未能直接上大学。当我第二年备考期间,我的街坊,也是我后来的老师侯汉忱老先生特意上门告知:“为鼓励中医事业发展,国家允许地方政府承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济南中医进修学校办了两届中医师带徒班,今年要办针灸班,可以报名去试一试。”
我的母亲非常仰慕中医,经常给我们讲述济南名老中医王兰斋、吴少怀、郑毓桂的故事。于是在母亲的劝说和鼓励下,我走上了中医之路。
1966年8月,冯兴华毕业于济南市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班
1966年,我从济南市中医进修学校毕业,赶上“文化大革命”,被分配到济南历城县遥墙卫生院工作,后来又辗转到济南铁厂职工医院工作。这段经历对我日后工作和人生影响很大。单位离市级医院很远,独立值班时,所有医疗项目都要自己处理,抽血、化验、打针、输液,都是自己完成的。
在这期间,我开始系统地自学西医知识,定了一个目标,争取达到西医的大专水平。其中,《生物化学》比较难学,看了整整一年,各个学科加起来,我总共做了50多万字的笔记。我还自学心电图学,将书上的每个公式都演算过。学习期间,冬天很冷、夏天极热,冬天用砖头把窗户都堵上才能御寒,夏季则是与各种蚊虫作斗争。1976年,我在农村进行知青管理工作期间,条件艰苦,没有电灯,用墨水瓶做成煤油灯,看书看到鼻孔都熏黑了。
青年时代的冯兴华
1977年到1978年,文革结束后,我有幸在济南第三人民医院内科进修。进修后期,我独立管理二十张病床,每天每个病人都要我来写病程记录。每天除查房外,要巡视两次病房,每周至少有两次科内小讲座,身上带着小本子,随时记录上级医师的指示和相关知识。当时记不下来的,回家再补上。那时辛鸿彩医生为我讲了很多医学知识,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冯兴华在济南工作时期与同事合影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年我还不了解,到第二年,在很多同学鼓励和劝说下,我也开始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但当时没有外语基础,我也很发愁,自己买了一本日语教材开始自学。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学习。中医考试内容主要复习四大经典等相关科目,有目的的准备,还看了方药中老师的书和所有能找到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1980年夏天,我顺利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我跟随谢海洲和方药中老师,主攻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一门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全部优秀。
1983年,我毕业分配到广安门医院,工作至今。期间,担任风湿病科的科主任近二十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
广安门医院建院初期,共有六七百人,只有针灸科、内科、外科等科室。八十年代初,时任广安门医院副院长赵金铎老提出,中医临床研究应该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以赵金铎、路志正、谢海洲、刘志明几位老中医先生为主,成立内科研究室主攻中医痹证,在当时的中医界中颇具影响力,也成为现在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的前身。
赵金铎
冯兴华与谢海洲合影
路志正
刘志明
携手共进 学科建设
我从临床实践中学,临床遇到什么病我就研究什么病,并结合中医理论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发表了很多篇论文,总结出一些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其中之一是我提出的“治痹十法”,即治疗风湿病的十种大法,每一个治疗大法中涵盖多种具体治法,对此整理出3万余字的论述。
冯兴华参加学术研讨会
在临床诊治时,我十分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痹病诊治中,强调祛邪为主、兼顾正气;重视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重视中医经典学习,融各家学说于一炉,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创立“治痹十法”,提出“痹病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我提出以“祛邪”为主的基本治法;强直性脊柱炎要以“肾督亏虚为本,寒湿、湿热、瘀血为标,瘀血贯穿始终”为主要病机,并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形成补肾强脊汤、清热强脊汤两种经验用方临床疗效满意;系统性红斑狼疮“清热凉血解毒以治标,补益气血肝肾以治本”;干燥综合征“辨五脏虚实”等学术观点。
冯兴华参加学术会议
防治风湿 传承创新
有一个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例,我至今记忆犹新、印象深刻。
那是一名15岁男孩,发高烧,膝关节、髋关节都不能活动。不能坐,也不能平卧只能侧卧,股部、大腿、小腿肌肉萎缩,小腿瘦成皮包骨头,患儿母亲几乎托着他放到床上。曾去了两家西医院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推荐到广安门医院尝试中医治疗,于是找到了我。
冯兴华为患者诊疗
起初,我想这个孩子肯定会残疾,但是通过X光片发现髋关节、膝关节虽然都受影响,但还有点间隙。有间隙就有可能恢复!我把他收住院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用中药加西药退烧后,使用中医名方四神煎加减治疗,每剂汤药使用生黄芪100克。这样治疗了一个多月,疼痛逐渐缓解,肌肉逐渐丰满,他自己能站起来,拄着拐走路了。后来,我给他治疗了很多年,从15岁的小孩子,到35岁,结婚育子。当年如果不治疗,这个孩子可能永远也站不起来,要在床上躺一辈子。
冯兴华查房
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认为风、寒、湿、热、痰浊、血瘀等邪气痹阻是发病的根本病机。散寒除湿、清热利湿、化痰祛瘀等祛邪方法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中正气往往被损伤,正气虚衰者,扶助正气刻不容缓,但扶助正气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祛邪。
我主持并起草1995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类风湿关节炎章节内容,对近10年全国类风湿关节炎新药临床试验及科学研究起到了规范作用;牵头制订 WHO 亚太地区“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
80年代,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搞科研需要医学统计,但当时整个医院懂医学统计的人几乎没有,于是我就开始自学。医学统计学是一个专门学科,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从数据的性质开始,各种检验方法都要从头要学习,完全是靠自学。一点一点钻,把书上的试题都要做出来。
冯兴华在印度尼西亚
由于对医学统计比较熟悉,我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推荐当北京市药品审评委员,之后被推荐成为国家药品审评委员。在评审的过程中我对医院制剂申报的程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成功研发出风湿病科的特色制剂——牛膝健步颗粒,用于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退化、骨质增生等膝骨关节病。还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风湿安颗粒。这两个院内制剂,是我多年来临床经验的总结,受到患者的赞誉。
冯兴华参加国家新药审评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为冯兴华颁奖
传承中医 矢志不渝
谢海洲老是我读临床研究生时的老师,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做学问的人”。谢海洲老师淡泊名利,空闲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后来学生整理他的论文集、经验集大约有四五百万字。谢老一生治学严谨,对学生特别关心,我们作为弟子都非常敬重他。
谢海洲老师最擅长药物学,他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主任,后来到广安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每讲到中药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对方剂的运用尤为纯熟,基本功非常扎实。谢老的处方基本上都是在古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经验演化而来。谢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作为医生,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把病看好,不要追求名利。”
冯兴华与谢海洲合影
在谢老的言传身教下,我也积极投身于中医教学工作,把自己努力钻研、临证实践得来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渴望学医的青年人。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医生,作为全国名老中医,培养了多批中医传承优秀人才,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冯兴华与学生合影
风湿病科四代同堂
受到谢老的教诲,我在教学中总是教导学生,作为医生,要和病人沟通,要先拉近距离,医生应该是患者的知心朋友。了解患者家住在什么地方,家里几口人……距离拉近了,从感情上沟通,了解病人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不能板着脸只顾开处方。不要受名利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医疗技术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998年,冯兴华在江西九江灾区义诊
冯老寄语
广安门医院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委单位。从老一辈成立中医学组到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几代人付出了辛勤努力。我希望医院的青年一代,要践行“广安广博、至精至诚”的广医精神,希望广安门医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中医药学发扬光大,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冯兴华名医工作室、院办公室
编辑:高学成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 璐
监制:刘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