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船上的“大英雄”

民生   2024-11-26 18:39   安徽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75年前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中,无数支前船工舍生忘死驾驶帆船,竞相运送解放军横渡长江。这当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渡江一等功臣”马毛姐外,还涌现出王德金、车胜科、王永才等众多渡江英雄,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安徽省档案馆举办的“追梦扬帆忆峥嵘——纪念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长三角档案联展”中,就呈现了他们的英雄壮举。


一张奖状

见证了75年前的荣耀



此次联展上,一张印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的奖状格外引人注目。这张奖状是颁发给“渡江特等功臣”王德金的。奖状上写着“皖北巢湖分区支前司令部奖状第5号”“船工王德金同志在参战渡江中胜利完成任务”“评议为特等功”等内容。

王德金是安徽无为人,一名普通的船工,从小跟着父亲在江河上打鱼为生,饱尝了旧社会的苦难与辛酸。然而命运在渡江前夕发生了改变。无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大部分地区系水乡,成为横渡长江天堑的最前哨。当时,解放军部队找到积极分子王德金,希望其组织船只,送解放军过江。王德金立马答应,并冲在了最前线。

1949年4月20日夜晚,渡江战役打响,江面上战斗异常激烈,枪声、炮声接连不断。以王德金为首的三艘船,被称作“敢死队”,看到天上红色信号弹发出之后,王德金所在的船就从无为市泥汊镇出发,冒着枪林弹雨,拼命往江对面划去。当时江面上的战斗有多激烈呢?原无为县委党史办主任王敏林编著的《无为党史人物传》中,就有一篇讲述王德金故事的传记,为我们生动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据传记中记载,王德金担任27军渡江第一梯队水手,船过江心时,进入敌人照明弹、曳光弹光圈,遭到对岸暗堡里的机枪猛烈射击,渡江突击船队因此严重受阻。“此时王德金驾驶的小船正处于领先位置,船上运送的24名爆破手,担负着第27军军部交给的炸毁板子矶上三个敌军大碉堡的任务。由于板子矶上敌军碉堡火力过于猛烈,而架在渡江突击船队船头上的重机枪因为高度不够,平射难以对板子矶上的碉堡火力进行有效压制,处于被动挨打局面,而此时船上的几名爆破手和王德金因此都中枪负伤。王德金带伤一个箭步冲到船头,双膝往船板上一跪,抱起机枪,又用双肩托起机枪的两个机枪架,抬高了机枪的射击高度,然后对机枪手大声呼喊道:‘给我狠狠打!’船头上机枪的子弹呼啸着从王德金头顶上飞过,敌军碉堡火力霎时被压制减弱,渡船得以急速前进。”

就这样,王德金不顾伤痛,当夜一连往返6次,先后运送渡江部队指战员200余人,出色地完成了渡江任务。渡江战役胜利之后,王德金荣获“渡江特等功臣”和“渡江先锋”称号。今年4月,王德金的后人将这张珍藏了75年的“渡江特等功”奖状捐赠给了渡江战役纪念馆,让渡江精神得以传承下去。王德金用“小划船”帮中国人民解放军划出了胜利,也划出了一段永载史册的军民鱼水篇章。

“渡江特等功臣”王德金渡船照。(资料图片)


英雄赞歌

他驾着船奋战七昼夜



除了王德金,安徽无为在渡江战役中涌现出了大批的渡江英雄。其中,“渡江特等英雄”车胜科浴血奋战七昼夜的事迹令人动容。

1949年4月20日晚,车胜科与父亲车德旺和二弟车胜福一起,驾船载着30多人的突击队向着对岸疾驰。在纷飞的弹雨中,父亲与二弟相继中弹倒在船舱里,车胜科自己被一颗子弹打伤左手,一串串血往下流,他全然不知,问身边战士:“我手上怎么直淌水?”那位战士回答:“不是淌水,是流血!”车胜科想到渡江前的誓言“坚决把解放军送过江,让江南人民都解放”,强忍伤痛,用右手独臂拼命划,小船终于靠岸了。突击队战士登陆后,冒着猛烈的炮火,一会儿弯腰向前疾进,一会儿匍匐在地,快速爬行。车胜科看到,又有一名战士倒下了,他想跳下船助战,但登岸的一名指挥员回过头制止了他,命令说:“快,快回去接第二梯队!”车胜科调转船头,风驰电掣般将小船划回北岸。

回到北岸,天已大亮。车胜科将父亲和二弟抱下船,交给救护队,送到战地医院。他对父亲说:“爸,我不能送你了。江南在激战,我要送第二批大军过江!”父亲睁开眼,用微弱的声音催促说:“快去,快去划船!”从4月20日夜晚送第一突击队过江起,到26日将江北解放大军渡完,车胜科驾着他的小船,和整个船队一起,在江上来回划了七天七夜。

七天七夜,船划了多少趟,送了多少解放军战士,车胜科难以记数。他只知道,送过江的是一船解放军战士,带回来的是一船战士们打出去的子弹壳和敌人打过来的弹片,一次要清理弹壳弹片两箩筐。在炮火中穿梭,在弹雨中抢渡,车胜科三次负伤。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授予车胜科“渡江特等英雄”称号,无为县支前指挥部评选他为“特等渡江功臣”。当他返回家乡时才得知,他的父亲与二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已在战地医院牺牲。

这位生长在长江边的普通船工,在渡江战役的战场上奋战七天七夜,不怕牺牲,英勇顽强,驾着木船运解放军渡江的动人故事,将永远传扬。

激烈的渡江战役。(资料图片)


冒着炮火

一夜往返三次渡大军



渡江的第一夜,连天的炮火照亮了天空,也点燃了江苏泰州姜堰船工王永才心中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豪情——他冒着枪林弹雨一夜之内往返三次,将500多名解放军送过了江。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馆藏的渡江船工王永才特等功奖状也在此次联展中亮相,75年的光阴在这张奖状上留下了泛黄的痕迹,时至今日却熠熠生辉。

1949年1月,泰州各地陆续解放,渡江支前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不久,船工王永才也随船一起接受渡江支前任务,停泊在距江十几里的港湾进行整修,同时整修待命的一共有300多条大小船只。王永才所在的船比较大,一次可以运送160多名解放军战士。4月20日夜,王永才等人奉命送大军过江。他们冒着炮火,一夜往返了三次,送了五百多名解放军过江。天亮后,王永才把船开入港湾,用树枝芦草盖好,随后和其他船工一起在事先挖好的掩埋洞里隐蔽起来。25日和26日夜里又连续运送了几次。

26日夜里刚运送了一批解放军,返回途中,王永才听到远处传来呼喊声,原来有一条小船,行到江中心因风大浪大导致船进水,眼看就要沉没,王永才果断将船靠近,搭上跳板,将小船上的49名解放军战士一一救了上来,并且把他们安全送到南岸。再次返回时,王永才的船与另外两艘小船又奉命装运敌舰投降俘虏,同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9年5月3日,王永才被苏北第一渡江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特等功奖状。这位当年的渡江特等功臣一生无儿无女,1988年他将记载了自己荣誉和功勋的“特等功奖状”“渡江胜利纪念章”等珍贵的史料悉数捐赠给了当地的档案馆,成为一段佳话。

英雄的船,载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顺利渡江,立下汗马功劳;历史的船,见证着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载入革命史册。渡江战役的胜利,更是人民的胜利。


来源:合肥晚报
合报发现融媒体工作室  
文:安征 王晓峰
编辑:邓奇
一审 邓奇/二审 张艳/三审 王蓉



往期推荐
1.黄山风景区公告:暂停开放!
2.巨头突然宣布:降价!
3.央视曝光!大量流入市场!连夜查处

小编起早贪黑、不眠不休

只为盯紧最新消息
求亲们送
↓↓↓

合肥晚报
最合肥 最好看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