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要求是最优的“攻击时”这个tag,因此包括所有正手以及非正手的协攻,协攻反击片段,满足条件则是真正的全态增伤;
而由于连击段数是逐步递增的,不会以绝对结果计算。因此,该模组实际增伤需要严谨的报数字环节。
单手终末平A,不触发连击时,11颗子弹平均增伤约等于24%;双手终末出枪,协力时, 22颗子弹平均约增伤26%以上;对于浮游炮的增伤情况稍许复杂,不过只区别在协力反击这个环节(仅先罗列非“诸神黄昏”时)
对于单目标非女武神模式的协力反击时,由于只有6hit,该模组的实际增伤只有约18%。女武神模式的协力反击,由于是0.5X2的2轮,因此12hit时,实际增伤约25%。而正手,6AP女武神模式出枪附带浮游炮连段判定共享,总计至少46hit或54hit以上(无论专武“诸神黄昏”装备与否)所以增伤无限趋近于29%。
折损不多,完全可以接受,实际上已经超过我的预期!
LV8模组也是“攻击时”这个触发标签,所以协力,协力反击可以享受此增伤但需注意,触发条件取决于当前佩戴武器射程范围,例如佩戴机枪,则 3格外的目标 不享受增伤。
也因此,如果仅考虑走γ2路线,并且输出手段以浮游炮为绝对优先,你可能可以考虑带一把狙击枪,来扩充LV8模组的增伤范围覆盖至 4格(不过狙击枪的buff续航因元件数量差异,会比双机枪差不少)。
另外彩甲时 LV8 满级模组额外附赠4个超强小模组
复仇女神也因为这4个小模组,直接拉开了与普通机体的差距!
(1)连击倍率为0.4概率为35%,正手对战限定;
(2)主动攻击限定,不限对战和指令,浮游炮及4AP一人破军aoe均可战前享受此破甲,考虑到不论机枪,浮游炮,都是多段数攻击形制,破甲收益相较低段数或单击武器更重要。并且专武“诸神黄昏”占用了破甲背包的位置。因此彩甲对洛莎·审判补足破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光环的文案tag相较于原版艾米莉有优化改动,“2格范围内的友军”是包括自身的,而不是艾米莉的2格范围内其他友军(排除自身),复仇女神可以全程享受受此 6%增伤与命中,并覆盖给友军;
(4)断腿不影响机动性,且无法被移动力降低,再也不会被勾爪背包以及滞阻打击恶心了。
该机体总增伤为24%-29%+18+6= 48~53%
考虑到黑洛莎本体虽然通过天赋弥补了最佳射程的最终伤害,但命中是没补上的。依靠8模组艾米丽小光环3%可以补足稍许,但不算解渴。所以她的机枪会小缺命中,重视机枪伤害的话,请优先考虑命中问题。
当然,特殊情况下,例如泰坦和中重甲目标打桩时,同场有芙烈达上失稳,则不需要考虑命中。
而伤害占比更多的浮游炮则单独计提命中,无视机体双手,因其较高的命中基值,大部分时候不会有命中问题。
由于终末之叹双手协攻,浮游炮协攻,协攻反击在伤害构成中占比60%以上。因此,原则上优先考虑一些常驻式的模组,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原版XR模组
任何情况下都有增伤,无需焦虑,另外也由于洛莎·审判的元件数量优势,以及机体与角色的增伤环境较高。
选择放弃增伤,在杂兵丰富的关卡里使用青鸟模组,也是一个备选方案,以此暴力抬高暴击率(协攻时判定浮游炮的攻击范围内敌人数量)
选择相对更多,你依旧可以用XR模组(个人推荐)
而如果关卡中存在大量目标,并有一定持续aoe需求。则可以使用马尔萨斯模组
1次浮游炮分散打击即可获取4层=24%增伤。并且,由于马尔萨斯模组是“战斗前”获取,所以对浮游炮一样是出手既有增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洛莎·审判觉醒4层或者女武神模式
4次浮游炮锁单目标时,虽然依旧会判定马尔萨斯模组,但因为目标仅1个,因此只能叠1层马尔萨斯模组增伤。
谈到元件,洛莎·审判因γ1或者γ2的路线不同,装配偏向也会不一样,但γ1γ2路线都需要同1个元件:
双手机枪(6AP终末宣告,终末之叹协攻)出手可享受,γ1路线女武神模式下的浮游炮也可以享受(非女武神模式则不能,主动浮游炮出手也不能)
双触+双应,除了必备共力之外,任意正手元件皆可,大家比较常用的是“大80”。也就是
不过面对一些高质量关卡中的轻甲目标,洛莎·审判的突击正手可能不一定能到80%命中率,需注意更换其他触元件。
一般用来担当buff获取的功能,双触双应:共力+协力 + 2个buff应元件,一般是奋发和昂扬,单触3应:共力+奋发,昂扬,激励。多带个激励有助于稳定洛莎突击命中线。
因浮游炮在γ1路线承担50%+的伤害占比,呈现形式也基本是协攻,所以双触双应更合适。触元件:共力+ w协力;应元件:w增幅(0.1)+ w强击。另外提一嘴,现在大部分的触元件,触发tag一般都伴有“主动攻击时”
例如范围aoe的侵攻,因此,虽然浮游炮哪怕打单体也是判定“范围伤害”,但却不太适合在γ1路线,正手浮游炮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1)正副手
突击正手占比大幅度降低,因此虽然共力依旧是首选。但是主手建议更换成双触双应下的:共力+协力;应元件也可以视需求放弃0.1增幅以及扩膛,也换成buff,进一步提高buff覆盖可能。
副手与γ1路线承担的功能一样,不变。
因为正手出手的浮游炮承担了主要输出形式,所以W侵攻(aoe)+w50触元件,更贴合γ2路线浮游炮的实际使用;
其中w50也可以换成凭逸,依靠自身或者队友的buff来进行触发,这可以换取更高的概率(彩甲复仇女神光环算1个buff,自身的元件buff触发,梅丽莎,专武罗娜等,也都可以同时挂上多个buff满足凭逸),应元件依旧选择增幅0.1和W强击。
以上这就是洛莎·审判的机体,武器,元件的详细搭配。可以看出,不同关卡需求场景,需要灵活切换γ1或者γ2路线的同时,武器元件配置,对洛莎的实战表现至关重要!
也请记得在洛莎审判的机库配置方案中,区分2条路线,额外准备对应的方案!以备临场快速调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