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重庆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都出了力🥰🥰🥰

政务   2024-12-07 14:40   重庆  
北京时间12月4日22时12分
在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召开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
第十九届会议上
中国政府申报的
“春节——
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被成功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我国第44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动

 重庆在这次“春节”冲击世界非遗

的过程中出了哪些力? 


12月6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非遗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揭开了谜底: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两项春节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工作。


除此之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包括重庆市渝中区湖广会馆的禹王庙会,重庆市铜梁区的铜梁龙舞、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新春非遗项目展演等在内的重庆各地欢庆春节活动,都从不同角度向世界展现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与期盼,激发着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不断赋予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的节日——春节。


▲春节申遗视频中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新春非遗项目展演。视频截图

究竟这些参与申报工作的重庆非遗讲述了哪些春节故事?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逐一进行了探访。

铜梁龙舞

   庆祝春节的重要民俗活动 



“舞龙,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民俗活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重庆市铜梁区的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在解说的娓娓讲述中,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春节申遗视频中的铜梁龙舞。视频截图


只见视频中,1000多摄氏度的铁水洒向天空,化为四处飞溅的钢花,犹如漫天流星,而在这如梦如幻的火树银花下,一条条中华龙腾跃翻飞,极其震撼。


视频中的铜梁龙挪移腾跃,视频外的铜梁区,年的脚步也悄悄近了。


▲重庆市铜梁区的龙城天街的广场上,铜梁火龙队的队员们表演铜梁火龙。(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虽然此时距离一年一度的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铜梁大街小巷里的龙灯彩扎手艺人早已忙碌起来。


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介绍,在铜梁,每逢佳节必有龙,铜梁龙灯传承上千年的彩扎工艺,大部分依然保留传统的手工制作。一条25米长的彩龙,五名彩扎艺人需要近一周时间才能完工。


▲铜梁区太平镇坪漆村龙灯彩扎基地,村民正在体验舞龙,让村民更好的感受铜梁龙的魅力。(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据了解,目前铜梁大大小小的龙灯彩扎厂有10多家,开发出的龙灯系列产品有120余种。


“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生动记载了铜梁龙灯会的盛况,也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个每逢春节必然出现的民俗活动。


谭小兵说,就在今年春节,铜梁龙作为重庆城市文化推广的使者,还前往英国参加“伦敦眼”春节亮灯仪式和伦敦春节庆典等系列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梁平木版年画

   传承年节用品的生产制作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铜梁龙灯彩扎手艺人们开始忙碌的同时,数十公里之外的重庆市梁平区,梁平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们也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准备。

▲梁平区屏锦镇“德合泰”作坊,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徐家辉在查看梁平木版年画印制质量。(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谭小兵说,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寓意喜庆吉祥,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地方有农历春节贴年画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

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属于套色木刻版画,以画面鲜艳而沉着古雅、丽而不媚独树一帜,最为独特之处是人物不分男女老少,均在脸上腮部涂上一笔椭圆的桃红,称作“开脸”。

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这样讲述着包括梁平木版年画在内的中国年画故事——

“中国广大民众,是该遗产项目的实践者……手工艺人负责年画、灯彩、窗花等年节用品的生产制作。在实践中,男女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儿童和青少年是重要参与者。该遗产项目的相关礼仪、习俗、传说、歌谣等传统知识和备制年节用品的生活技能,以及节庆活动的乡土知识等,在家庭和社区内部,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有一定专业技能要求的相关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以师傅、师生传承的方式代代延续。该遗产项目,融入了正规教育体系,通过大中小学和职业院校,传授给儿童和青少年,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这样的传承和弘扬,正在梁平木版年画的家乡梁平生动上演着。

▲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徐家辉在雕刻印制年画的印版。(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21日至24日,一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梁平中学开展,非遗传承人们通过互动体验、展示展演、知识讲座等形式,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而这只是梁平进行非遗传承的一个缩影。据悉,近年来,梁平区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将非遗编入教材、融入课堂、引入延时服务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班级传授技艺、举行展演、开办展览等,已创成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培育13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验基地,开设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竹帘等校本课程20余项、非遗传承兴趣班120余期,培养学生爱好者10000余名,让非遗真正在校园“生根发芽”。

禹王庙会

   生动体现中华文化的丰富性 


如今的正月初一至初五,越来越多的重庆人选择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来到渝中区长滨路上的湖广会馆,体验特色非遗文化体验项目——禹王庙会,祈福来年的幸福平安,参观移民博物馆,读老祖先的故事,过一个传统味十足的新年。

▲春节申遗视频中的禹王庙会。视频截图

这样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习俗礼仪的过年方式,也被收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欢度春节的春节体验,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由此而来的年味,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中的深刻记忆。该遗产项目,为中国人所共享。在全国各地,有广泛实践,直观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民众的创造力。”

▲重庆湖广会馆举行禹王庙会,工作人员在表演节目。(资料图片)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据悉,自清朝康熙年间以来,移居重庆的湖广移民及其后裔每年都会聚集在禹王宫纪念大禹,祭奉先祖,祈福平安,逐渐形成一种群众性聚会的传统民俗活动,在重庆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

“重庆湖广会馆一年一度举行禹王庙会,市民游客的参与度非常高。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向八方游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风貌,进而保护、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重庆湖广会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你亲眼见过
铜梁龙舞和梁平木版年画吗?
2025年1月28日将迎来除夕
2025蛇年
也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今年,你回家过春节吗?
评论区聊聊:
你家有哪些保持不变的春节习俗?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刘凌丰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美丽重庆
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重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