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养生 养生】立秋以后 重在防凉燥

文摘   2024-08-15 14:15   河北  

立秋以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早晚温差比较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调节起居和饮食,补充能量呢?


01

调适饮食



凉燥易伤津液,出现皮肤干燥、咽燥干咳、口干鼻衄等“干燥症”。



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选择养阴生津食物和药膳。


可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

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梨、甘蔗、荸荠、橄榄、百合、莲藕、银耳、燕窝、蜂蜜、芝麻、核桃、菠菜、龟鳖、乌骨鸡、鸭蛋、糯米等。





可选养阴药膳,如:

人参麦冬炖甲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木瓜胡萝卜玉米汤、百合冬瓜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赤豆鲫鱼汤、枸杞老鸭豆腐汤等。


少食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避免伤津。


02

调理脾胃




夏令时,人们喜食瓜果,会使肠胃功能下降。秋后如再大量食用瓜果,致寒凉湿邪损伤脾阳,水湿内生,出现吐泻、胃胀、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立秋瓜果不进门”的民谚就是指秋天凉燥,应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与瓜果,素体脾胃虚寒者更应当心。


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早餐食粥法,以养胃生津,如:生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糯米粥、山楂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橘皮粳米粥等。




03

加强锻炼



凉燥易使人倦怠乏力、畏寒口干。秋季养生首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利于阴精收藏,早起利于舒达阳气。



其次适当“秋冻”,即不宜过快添加衣物,避免“过捂”致身热汗出,伤耗阴液,还可进行耐寒锻炼如早操、晨跑、冷水浴等,提高人体耐寒能力,减少心肺疾病,但等到过了白露、秋分,气温骤降,要及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暖。


04

滋阴进补



经历了酷暑的耗损,人体已是“一夏无病三分虚”,加上立秋后天气凉燥,人们常会出现“倦怠乏力多感冒、口干舌燥易干咳”等症状,年老体弱有宿病者对凉燥适应性更差,易引发旧疾或诱发新病。

药补应是以温润为主,补养气阴。常用药物有:西洋参、生晒参、枫斗、石斛、沙参、芡实、玉竹、芦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生地等。还可选用人参健脾丸、生脉饮等。


05

秋季抗病




入秋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心脑血管病常易复发,应注意防治。



可用麦冬3克、甘草1.5克、金银花3克、乌梅3克、青果3克泡饮,以滋阴润肺、清利鼻咽;或西洋参2克、三七粉2克冲服,以益气活血。平时多食鱼类、海参、泥鳅、山药、葵花籽等食物。


中医健康热线 :0311-85990559





总策划|权会丽

审核|朱珂冉  史晓芳

编辑|张   敏  于梦源

素材来源|中医科

出品|宣传科

投稿邮箱:ssytg@126.com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医院公众信息发布平台,传播卫生健康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