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深切怀念我的外祖父李澍(节选)》

教育   2024-12-06 14:30   云南  



深切怀念我的外祖父李澍(节选)

唐 翎


我的外祖父1899年生于剑川金华镇忠义巷九号的一户白族开明绅士之家。他的父亲,我的曾外祖父李瑞棻先生,品学兼优,颇有声望,被地方民众推选为云南省参议会首届参议员,时常出省出国考察,商议社会教育等民计民生大事。1919年外祖父大理中学毕业,1920年赴昆明参加云南省公费升学考,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录取就读高等师范(随后南京高等师范改为国立东南大学),自此走出了家乡剑川,走上了求学和后来创办学校,教书育人的道路。

(李澍:1932年—1943年任省立昆华农校校长)

1920年,外祖父就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高等师范期间,他的父亲李瑞棻先生作为云南省参议员,自日本考察地方自治回国,专程绕道到了南京看望外祖父,向他叙说了日本通过专科教育发展实业卓有成效的情况,告诫他说,农强则国强,并勉励他以学农科为宜。外祖父听从父训,励志农学,于是决定把自己就读的师范改为农科。他随即向学校提出申请,由东南大学发函至云南省教育厅报批后,正式改读农学专业。学习期间,外祖父勤勉刻苦,于1925年毕业于该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是云南省第一位畜牧专业的大学生。

1925年—1926年外祖父任职云南省实业厅,从事全省苗圃园艺指导工作,1926年—1929年任教云南省昆华中学,昆华师范,1929年调任云南省丽江中学任校长,1932年调任省昆华农校校长,1943年调任云南省建设厅农科科长,期间对示范改良籽种,预防病虫害,畜牧,培养兽医等方面屡提意见及建议,均被采纳并取得成效。外祖父一直从事教育和农学工作,深知兴国之道,教育是根本,一直在教育领域孜孜不倦,教书育人。

儿时常听母亲讲述她在昆华农校的故事,比如,她在躲避日机轰炸的路上怎样利用走路的空隙边走边睡觉,在疏散地夜晚就与女同学躺在寺庙菩萨的脚下熬过一个个夜晚,完全没有校长女儿的模样。而我的外祖父则整天忙于校务,更没时间照顾女儿,所以母亲在农校上学时完全自己照顾自己,并顺利完成了三年的学业。受外祖父爱国爱民爱乡思想的影响,母亲在大学期间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简称“民青”),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民青”是一个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建立的先进青年的地下组织。成立于1945年。主要成员是学生及职业青年。母亲加入“民青”后积极参与活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后来成为边纵负责人的同学陈端芬,徐峥及其他进步青年一道,积极投入到云南的解放事业中,参与了一次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从1947年至1949年,剑川“四•二爆动”前,我们家的老宅院:剑川金华镇忠义巷九号,一直是“边纵”七支队的秘密联络点,也是商讨机要大事的地方,当时,七支队司令兼政委黄平和夫人陈端芬就借住在我家,利用我家开明绅士家庭的有利身份,开展筹划革命工作,为滇西北解放事业和剑川“四•二爆动”成功做出过积极贡献。


风华正茂的母亲


母亲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勤恳工作40余年直至离休。现在年近百岁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也感染着我们儿女。

母亲当年就读于省立昆华农校附中初四班,晚年时对母校也十分怀念,写了以下这段回忆,也算对母校的缅怀。

“1932年1月父亲由省教育厅调离丽江中学任省昆华农校校长,任职时校址在今华山东路的大德双塔寺内,校舍陈旧不堪(该寺建于元朝大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父亲为师生能安全地教和学,多次找教育厅长龚自知请求建盖新校舍,时任省主席的龙云对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十分重视,因而批准在西站外蔡家村建盖新校舍。”


教育厅长龚自知给外祖父行文

“1934年父亲被任命筹办昆华农校盖新校舍于西站外新址的规划事宜。举凡划新址,定规模,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农场,体育活动场所及师生宿舍等主要设施,一一由父亲就其专业知识,结合我省农业发展要求,以及先进地区经验,拟定较完整的建校规划,报请上级审查,批准实施。父亲深信只有兴办中级农业及教育为我省农村输送众多业科技人才,方可兴农裕国,为开发实业创造必要条件。乃锐意致力于迁建一所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设施较为完善的昆华农校于西郊。此迁建工作于两年内次第完成。”



“教学大楼右墙角有“奠基”民国二十五年二月十九日石碑一块,另一侧有龙云题词‘豳风基础’。‘豳风’取自诗经里一首词歌——《幽风.七月》,一首通篇描写四季生产和收获,描写农耕的中国人心情的歌,‘基础’既点明了昆华农校大楼的奠基,也寓意了农业对于立国,农业教育对于农业生产的基础地位。”

“占地上百亩的昆华农校校园宽敞,校舍一流主体建筑是三栋砖石结构的中西式教学楼,主楼是一座三层重檐歇山顶,两侧为两层单檐歇山顶的楼房,条形西式窗,拱劵门厅,正门外廊有四根巴洛克式园柱衬托,十分壮观。昆华农校教学楼是当时昆明最雄伟的建筑,其堂皇坚固美观,冠于当时之任何机关学校之首。然而为避日机轰炸,1938年迁出新校舍的农校师生从此再也没有搬回来了。”


画面截图于电视节目

“昆明屡遭日机轰炸,当局严令学校疏散,昆华农校刚完成迁校之际,面临疏散难题,几经周折,选临时校址于西山高峣,历时约一年,1940年10月又迁往离昆30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的沙朗,在该村的大寺小寺温泉寺等几座古庙上课。是时疏散办学有颠沛流离之苦。经费支绌之困,更有聘请教师之难。父亲虔诚礼士,延聘良师,猶聘得当年名讲师,现为名教师的朱德祥,闵嗣和,陈芳允等下乡任教,父亲深入教学,下班听课,晚间自习,常和教师前往辅导,每遇到专科教师缺勤,能主动承担代课,并妥善安排好师生的教学与生活,学业日进。且以余力帮助沙朗村发展小学教育,相处融洽。


李澍校长(前排左五)

1942年与四.五班毕业生合照

“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及发展前途,在任职期间,农校逐年推荐优秀学生,在教育厅资助下,前往南京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无锡师专等大专院校深造。”

“父亲对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予鼓励,使之完成学业,迄今尚有昔日得关怀受益者铭感不已,如1943年毕业的学生陈文纬先生就是受助者之一,他对我们说,当年学校晚上熄灯后,为了巩固白天所学和学习更多的新知识,经常会去学校茅房(卫生间)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书,被李澍校长看到后,就让我去他办公室看书,得知我家境困难,还自己拿钱替我交了学费。陈先生后去了台湾办过农场当过律师。为感激当年李校长的教导与帮助,1990年从台湾回大陆来看望老校长后人,并购置一批农业科技书籍在母校捐立“李澍图书室”。”

“父亲有兴农业科技办实业之志趣,同时深感云南地处边陲,教育落后,云南学子能升学求知者极为不易,因此治学严谨,关爱学子,从事农业教育近20年,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数千人。”

“父亲诗云:‘安居于稼穑之内,乐趣在孝友之间’,“诗以言志,足以说明一生热爱农业事业,一生热爱农业教育。”

以上是我的母亲的回忆文字,真切地记录着我的外祖父带领昆华农校艰苦创业和教书育人的事迹。由于我的外祖父李澍先生对云南农业教育的贡献荫泽后人,199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云南大百科全书》中有如下的评语,称我的外祖父“对办大农业教育有深刻认识,在积极筹设粮农课程的同时,开办学校农场,增设畜牧兽医和蚕桑等专业,是云南开设桑蚕专业教育的先驱人之一。主张科技兴农与兴农益国。抗日战争期间,农业学校多次被迫迁移,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他主持校政,孜孜不倦,十余年间培养毕业生达数千人。” 这是对我的外祖父一生在农业教育事业的肯定与褒扬。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耕道 养德 理想 开拓“,属于农职人自己的信息分享、交流平台,展示百年老校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校友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