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白洋,男,汉族,1980年12月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副主委。
长期从事根际微生物组与植物互作领域的研究,在根际微生物组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建立了根际微生物高通量分离、培养与鉴定体系,推动了根际微生物组功能研究的发展(Nature, 2015; Nature Protocols, 2021);填补了根际微生物组在作物氮高效利用领域的空白,揭示了水稻协同根际微生物利用土壤氮素的机制(Nature Biotechnology, 2019);发现了能够高效抑制小麦赤霉病的有益细菌,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Nature Microbiology, 2022);阐明了三萜类化合物作为植物调控根际微生物组的重要物质(Science, 2019);发现了CRISPR-Cas9调控蛋白,揭示了根际细菌抵抗噬菌体的新机制(Nature, 2024)。这些成果推动了农业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非病原微生物与农作物良性互作机理”、基金委重点项目等课题。入选2022至2024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Rising Stars in Plant Sciences 2022。
曾获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第五届腾讯“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刘国柱
齐晓光
李松海
肖淑敏
肖淑敏,女,汉族,1980年12月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三育人”优秀教师。
长期工作在科研生产与学生科研管理工作第一线,致力于微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以及微纳光电器件的应用研究。她组建的微纳光子学研究团队,已经成为一支敢于坐基础研究“冷板凳”,努力探索科学“无人区”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创新团队,为国家的科研攻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累计在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Optics in 2020”等学术荣誉,并多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培养的学生在祖国各地发光发热,包括广东省首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的90后博士生,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获得者,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奖获得者;团队学生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工信部奖学金、哈工大优秀博士论文以及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为建设基础研究人才组织化科研之路做出了积极贡献。
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深圳市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她带领的微纳光子学团队荣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哈工大十佳团队表彰。
陈克终
殷浩
殷浩,男,汉族,1984年3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国际胰腺暨胰岛移植协会IPITA理事、亚洲胰腺暨胰岛移植协会APITA主席、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胰腺小肠胰岛移植学组副组长。社上海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人大代表。
长期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胰腺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开展各类手术2千余例。建立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胰岛移植中心,率先开展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亚洲首例机器人全胰切除+自体胰岛移植等先进术式。牵头制定相关“国家卫健委技术管理规范及质控标准”等,被我国90%以上移植中心采纳应用。聚焦临床关键瓶颈问题,世界首创“新型人内胚层干细胞系及体外规模化制备再生胰岛体系”,成功开展全球首例自体和多例异体再生胰岛移植,历史性地实现了胰岛功能衰竭糖尿病(1型及2型)的治愈,最长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逾3年。为推动该领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实现了“科研-临床-产业”的原创工作转化。主持国家重点专科项目、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等20余项人才计划或科研基金。
曾获首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首届“上海市十大临床创新奖”(第一名)、“银蛇奖”等荣誉。
热心社务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职尽责,开展各类医疗咨询、医疗服务、普及医学知识等公益活动,牵头建立的全国儿童糖尿病联盟及干预救助专项基金,每年为1000名以上糖尿病患儿提供专业治疗和救助。
黄佳琦
黄佳琦,男,汉族,1984年11月生,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社北京市委科技专委会委员。
长期从事能源化学研究,面向高安全高比能电源领域的迫切需求,围绕高比能锂硫电池界面反应规律和调控机制开展研究,发现了硫正极反应限制步骤并提出电催化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锂负极液固界面形成机制并创制高稳定性金属锂负极;在器件尺度通过溶剂化结构调控抑制正负极串扰,从而推动高比能循环型锂硫软包电池的应用验证,获工信部全国先进储能技术创新挑战赛技术创新奖,面向中小型无人飞行器高比能电池应用需求开展研究,服务国防应用目标。研究事迹受《人民日报》专访发表于2022年“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专栏。主要研究成果在Nature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8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120,2018年起连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担任首届锂硫电池国际会议、锂硫电池全国研讨会等会议主席。
曾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2022)、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EnSM青年科学家奖(2022)、EcoMat青年研究奖(2023)等荣誉。
黄健华
曾克武
曾克武,男,汉族,1980年6月生,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社北京大学药学院支社副主委。
长期致力于中药化学生物学领域研究,针对当前中药国际化过程中靶点不清的“卡脖子”问题,提出“中药靶点钩钓”的研究新理念,有效推动我国传统中药的精准靶点发现,为基于我国原创靶点的现代新药研制开辟了全新方向。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累计发表130余篇研究论文,研究成果入选2017年“中国十大医学进展”、2022年“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24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中国医促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基金委等10余项科研课题,重要会议邀请报告45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药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的理事、委员和青年委员等职务,担任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B、Neuroscience Bulletin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及青年编委。
曾获中国药理学会青年药理学家奖。
(来源:社中央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