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眉山出差,经不住老周的“诱导”,返程的时候去了一趟彭山县。
彭山距离成都60多公里,这地儿不算出名,算是成都周围比较低调的一个县。
老周说,你别看彭山一个县只有30多万的人口,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600多人,100岁以上的老人有80多人,妥妥的长寿之乡。
我一下来了兴趣,就跟着老周转了一圈。
按理说,像彭山这种县,经济上没有太能打的产业,距离眉山与成都市区都不远,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人才流出会比较严重。但我查了下数据,并不存在人口流失严重的现象。
这里的人生活恬淡乐观,七八十岁的老人都闲不住,该务农的务农,该逛街的逛街。有的百岁老人每天至少徒步5公里,比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勤快。
我国的长寿之乡有不少,湖南的麻阳、广西的巴马、江苏的如皋、海南的万宁等等,不过现在“长寿之乡”的名头远远没有以前响亮了,因为现在我国居民寿命都大大延长了,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2024年中国的百岁老人数量为11.9万人。
也难怪彭山顶着“长寿之乡”这样一个名头却依然低调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年群体增多了。
最近,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预测,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要知道,我们是从2021年才开始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不到十年就进入超级老龄化,为什么会这么快?
从老龄化速度看,日本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用了24年、德国用了40年、法国用了126年,中国只用了21年;从深度老龄化到超级老龄化日本用了约13年、德国用了36年、法国用了28年,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咱是9年。
估计很多小伙伴都蒙了,妈呀,我们竟然跑出了比日本还要快的老龄化速度!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简单普及下老龄化概念。老龄化社会指的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
深度老龄化是14%。
超级老龄化是20%。
看出来了吧,老龄化是根据老人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算出来的。而影响这个比例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寿命,一个是生育率。
寿命越长,老年人的群体数量就会越大,比重自然就会越高。
特别是随着AI技术和生物医学的发展,一些重大疾病会被不断攻克,比如美国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AI架构,用于检测乳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 99.72%。在国内山东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等机构已经开始通过AI模型解决临床医疗方向、辅助化疗效果。
也许不久将来,在未来5到10年内,AI有望实现相当于过去50到100年的医学进步,扫除大部分的绝症。
寿命的延长作为科学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这是必然的事情。换句话说,老年人的比例增加也是必然的事情。
生育率的影响这个更好理解,在结婚成本中,房贷+教育投资长达几十年,再加上就业、医疗、养老等压力,让谁也不会有安全感的。这就让许多年轻人不敢轻易选择结婚。
而不婚化引起了少子化,少子化降低了年轻族群的数量和比重。
看出来了吧,不管人家联合国的预测是否准确,中国的老龄化确实存在不断加深的趋势。
贰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老龄化也没啥,年轻人不用那么卷了,资源就能分配得更好。”可你想过没有?
老龄化不仅仅是年轻人少的问题,从经济角度看,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加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等。
日本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其经济发展三十年,却因老龄化而陷入困境。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天价彩礼,降低婚配成本;实施“双减政策”,降低养育成本;出台鼓励政策,激励年轻家庭生育;取消了婚姻登记的地域管辖规定;工作退休年龄推迟等等。
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
要知道,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空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发达国家就知道了,没有哪个国家的养老金系统能真正解决养老问题,那些喜欢搞高福利的说不定都要崩。
因为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实在太大了。
2023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攀升到了25%,说人话就是平均4个年轻人赡养1个老人。
大家要知道这个比例不会一直飙升的,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养老金收不抵支是早晚的事情!
即便按照当前的养老金水平,一个老人两三千一个月的退休金,要同时支付日常开销、医疗照护、休闲娱乐等费用,压力同样不小。
那等到我们老了呢?还能不能达到4个年轻人赡养1个老人的比例?显然够呛。养老金供给枯竭最是令人意难平。
看来,我们这几代人注定要靠自己攒钱养老。
问题是作为高位房价的接盘侠,攒钱的难度很大。4亿房奴中,80后、90后有房率全球第一。但这个第一当得苦兮兮。
因为我们这几代人几乎享受不到房价的红利,房价低的时候,我们还在拼命的打工,有点积蓄了,房价已经涨了几个来回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80、90的购房潮是在2015-2020年,2017年之后置业的人都属于高位买入。房子刚刚入手,就遇到了房地产下跌,于是我们就被套在了山顶。
背负着长达20年甚至30年的债务,人生的目标就是每个月能顺利把按揭还上。不敢旅游、不敢失业、不敢生病,甚至不敢结婚生子。
但这还不算完,如今我们还在面临着裁员降薪、中年危机等压力。本质上说,一切都是周期,经济有周期,裁员降薪也有周期。
目前国内有2亿人选择灵活就业,还有9600万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冲击就业市场,还有每年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嗷嗷待哺,这些年轻的生产力,很可能在未来几年,以更廉价的成本完成一次职场换血。
这就是降薪、中年危机的最本质的逻辑。
我认识一个MCN公司的内容总监,因为赛道内卷,公司亏损,优化了好几个部门和老员工,其中就有他。
38岁的年纪失业,几乎就等于人生重启。
高薪岗位没人请,底薪工作兜不住生活成本,家庭收入空转几个月就能把人逼疯。家里老人每隔几天就打一次电话,就怕他抑郁想不开。
后来他学着人家去跑滴滴,靠着拼身体拼时间,来支撑家庭开支,可以看到,压力与焦虑并行,已经成了我们这几代人的写照。
在这种形势下,资金链薄弱+收入不稳定成了最大的现实,很难再拿出部分资金来置办养老规划,不是大家不想规划,而是有心无力。
那么养老问题真的无解了?其实也不是。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你高收入时就开始入手做养老规划,把养老金化整为零,进行长线积累。这样一来,不会对我们的资金链形成压力,也不影响养老计划。
这样做,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足够久的个人养老资产配置,完全可以去面对二三十年后的老龄化高峰,降低退休金不足的压力。
某种意义上说,资金积累的越早越厚,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受挫回血的时间就会越短;续航的时间越长,你的人生轨迹受意外风险的影响就越小。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会劝身边的朋友一定要尽早给自己、父母和孩子都做好托底保障,因为未来日子里大家已经输不起了。
资产配置并不是说你有多少钱,而是跟你的规划有很大关系。
我一个朋友就很听劝,他跟我说,就像夏天的马甲线是在冬天练成的一样,退休后的养老金需要在年轻的时候规划。
他30岁左右就开始养老资金配置,他说自己是金牛座,属于有米就存的性格,后来发现越存心里就越踏实。即便是后来他的生意很差,也雷打不动的执行这一方案。
所以在去年传出延迟退休的时候一点都不慌。按照他们的规划,甚至可以提前20年自愿退休,可以躺着就有钱赚,这才是真正预防中年危机的最佳方式。
卢克文工作室2025年首次粉丝福利
即可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卢克文工作室连续6年推荐,速领!
前200名专享!抢到赚到!
扫码即可领取上述两份额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