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村史村事|岚头镇东隆村:乡村振兴示范村

政务   2024-11-09 11:34   贵州  

东隆村位于岚头镇东部,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因村中部有古老地名东隆,是宋代人口聚居处,明代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越过沙溪河到过此处,因此取名东隆村。辖区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铁、硅、钾、镁、方解石、白云石、大理石、高岭土、石灰石等,特别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东隆村共辖七个村民组614户2348人,居住汉、苗、蒙古等民族。全村耕地面积5863亩,林地面积7500亩,目前养殖以猪、牛、羊和鸡为主;农业主要以茶叶、水稻、高粱、油菜和辣椒为主。全村完成路灯全覆盖,实现通组路硬化51.2公里,建设饮水工程4个,实现自来水全覆盖。2019年5月,东隆村纳入“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2019年12月25日,东隆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同年评为“毕节市文明村”。

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辖区内有錾子岩摩崖石刻、古墓葬宋家花坟、古建筑观音庙等文物古迹。錾子岩摩崖石刻位于岚头镇东隆村与沙土镇红旗村交界处,小地名就叫錾子岩。据1996年版金沙县志载: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今县境安底、沙土一带,民不聊生,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管理沙溪河的头领为领袖,被笃辰干征服。至今,沙土镇天堂片区尚有摩崖刻字(具体位于现在的岚头镇东隆村)为:“万历二十年五月初八日,冠带(军官)为日陈奉验良田。河酋大叛,桂笃辰干征服有功,荷蒙马(大人)示岗,苗山田土,更息庄道。二十四(日),第思来者,亦有侵干田。”文后四至界畔已看不明。

古墓葬宋家花坟,位于东隆村(原下坝村)七组,建于清光绪初年,碑上石雕活灵活现、雕刻精细、布局巧妙;古建筑观音庙,位于东隆村(原十月村)一组,建于清光绪初年,为四合小院,四壁彩。据碑文记载和杨承忠和尚讲述:巫金云法师在游历中收了七名徒弟,因遇长毛家(石达开)动乱,七名信徒中有四名游落到了大岚头养泥庄茶林坡尖山子建立观音堂。这四名信徒历经多年的修行经营,得到了当地一些富裕乡士们的帮助扶持,多方化缘和筹集钱财实物,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观音寺院,现已挂牌县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底蕴丰厚的文物古迹,东隆村悠久而恒定、纷繁细致的传统习俗,犹如一幅彩色画卷,用琳琅满目的细节勾勒出了古老的历史场景。春节玩龙灯、端午吃粽子、清明上青祭祖等习俗交织着智慧与文明的传统文化,如同曲折盘旋的长河,带着东隆村的一切向美好的未来推进。花灯、龙灯、苗族吹芦笙、快板等纯净的传统娱乐活动,像流淌的清泉一样萦绕,涤荡人们内心的浊气。中元给已故之家人烧包带着我们的思绪穿过时空的壁垒,带着东隆村的甜蜜与惬意,传递出村民点滴的美好。

南方有嘉木,金沙产好茶。金沙县是毕节市茶叶产业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拥有“中国贡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沙贡茶”等多张名片。而东隆村,更是金沙茶叶产区的一个重要基地。在东隆村的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生态茶园里,采茶工挎着茶篓、头戴斗笠穿行在错落有致的茶垄之中,欢笑声间,不时有一声声“采茶歌”传来。自2011年开始发展茶叶产业以来,东隆村茶叶种植面积2800余亩,涉及辖区七个村民组,受益村民456户,目前所有的茶园全部投产,经济收入600万元左右,真正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共享发展的路子。在东隆村,同样引人注目的产业还有成片火红的高粱。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干,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红色的波浪。对粮农们来说,种高粱,是一家生计的主要源泉,也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东隆村积极争取茅台有机高粱订单,组织农户种植有机高粱1000余亩,涉及辖区七个村民组,受益村民132户,经济收入260万元左右。如今,高粱种植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产业兴农,农民致富。特色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东隆村依托茶叶、高粱等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  源:金沙融媒

编  辑:何金梅

编  审:马其沛

监  制:刘禹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57-7221167

投稿邮箱:jstv10000@163.com

金沙发布
金沙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信息及生活资讯服务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