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现非遗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月1日至10月7日在我馆六层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 展厅举办“泸州非遗展演周”,精彩连连,不容错过。
| | |
10月1日— 10月6日 (每天四场)
上午: 10:00 11:00
下午: 14:30 15:30
(10月7日仅上午场) | | |
| |
| |
| |
| |
| |
(舞台效果仅供参考,演出内容及时间以当天实际情况为准)
四川省泸州市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川南地区盛产的楠竹、水竹、桐油、皮纸等为原料制作,具有伞身轻便,伞面美观等特点。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酱油酿造技艺(“五比一”酱油酿造技艺)以精选优质小黄豆、面粉、食盐和水为原料,采取筛选原料、浸泡、蒸焖等九道酿造工序。酿造的酱油具有“棕红铮亮、粘稠适度、酱味绵长、醇正柔和、挂碗留香”的特点。2011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护国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其原料采用优质麦麸、大米、糯米、醋曲、井盐及水,采取采药制曲、蒸煮糖化、日晒夜露等步骤。2007年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泸州老窖酒酿造技艺在秦汉以来川南酒业发展的特定环境下开始孕育,在元、明、清三代正式定型并走向成熟。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动时间·
10月1日至10月7日
09:00—17:00
·活动地点·
馆六层“气象万千”展厅
(展示内容及时间以当天实际情况为准)
酱油酿造技艺(先市酱油酿造技艺)采用大豆整粒蒸焖、多野生菌种制曲、高盐稀固发酵、长周期自然晒露以及“秋子”浸出等方法酿造酱油。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雀舌手工茶制作技艺考究,包括种植、采摘、分级、杀青等14道手工工序。雀舌茶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爽口,色香味形俱佳。2014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两河桃片传统制作技艺经选料、炒米、磨粉、切片、烘焙等17道工序制作而成,主料为叙永县乌蒙山区优质糯米、核桃仁、桂花等,味道香甜可口。2023年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泸州五味本草药香传统制作技艺以桂花、桂圆、茶叶等为原料,严格按照采摘、甄选、配伍、炮制等工序,制作出熏燃类、悬佩类、涂敷类等生活药香用品。2023年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桂圆又名龙眼,可鲜食也可加工为干果。泸州邓氏桂圆干果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通过眼观、手感等多种方式判断烘制程度,让烘制的桂圆干保留果品“香、甜、脆”的特点,具有独特风味。2011年列入四川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泸州纳溪竹雕是一种在竹的茎节之上雕刻各类装饰图案与文字,或在竹根雕刻出各式各样人物或器皿造型等的艺术形式。纳溪竹雕以手工雕刻为主,主要采用镂空、深浮雕等方式,最细腻的雕刻部位能达到毫厘之间。2023年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宋氏糖果传统制作技艺经四代传承近百年,主要产品包含核桃软糖、南瓜酥、花生酥等,形成了低甜度、柔软适中、不粘牙、不糊口、香酥可口的特点。2010年列入泸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后山苗族传统蜡染制作技艺,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纺染工艺。是在布匹上用融化的蜡来绘制花纹,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利用蜡与水不溶的原理,除去蜡即现出美丽花纹的制品。该技艺注重轮廓线粗细及虚实变化,图案多为对称状,具有地方特点。2013年列入泸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动时间·
10月1日至10月7日
09:00—17:00
·活动地点·
馆六层“气象万千”展厅
(展示内容及时间以当天实际情况为准,节假日人流量较大,请听从工作人员引导安排)
供稿单位 | 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责编 | 张 璟 宋 艺
审核 | 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