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夜读】——本土原创《那些年,那些事》

政务   2025-01-08 22:19   黑龙江  



嘿!晚上好,今天的你过得好吗?清城夜读陪您说晚安,我是夜读嘉宾主播李明,今晚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张晓荣老师的原创作品《那些年,那些事》。


那些年 那些事


“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家乡,远方的儿女想念慈祥的母亲。……”这是一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知青间传唱的歌曲。虽然这是一首赞歌,但是知青们传唱,我想,也是想表达思念之情吧。那个年代对于我来说非常遥远,那时年龄太小,零星的那点记忆早已模糊。对于那段历史的了解,大都来自影视剧、小说、文献资料。没想到年过半百,我能有幸走进宝清县知青小镇景区,竟然有机会见识到了当时知识青年插队生活的缩影。
“小马架”、“土坯房”、“大水缸”、“辘轳井”……毛主席语录、下乡口号、知青舞台……军大衣、狗皮帽子,搪瓷缸子……满满的年代感。如果当年插队的知青亲临此地的话,一定会激动得热泪盈眶。虽然这些都是“赝品”,但是,透过这一切,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一群年轻人,豪情万丈,怀揣梦想,奔赴广阔天地,想要大有作为的身影。
听老妈说青年下乡的时候,她也就20岁出头,正是爱美的年纪。城里姑娘的到来给她们的审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原来,一件对襟花夹袄,两条在胸前晃来晃去的大辫子,是当时年青姑娘的标配。知青来了,“五号头”、“列宁装”,再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英姿飒爽又干练,这种打扮一下子就流行起来。化妆品也由蛤喇油变成了雪花膏……
孩子们的老师也变成了说着夹杂方言的普通话的青年。他们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孩子们知道了山那边有海,海那边有城,城里面有高楼,有工厂,有电话机,有电视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
很多知青都是老三届的毕业生,在当时的农村,他们属于“高知分子”。一开始,他们对种地很陌生,时间久了终是看出了门道儿。对于种地,他们有了新的想法。老妈说,当时的生产队还特意辟过知青试验田,就是支持他们搞试验,提高粮食产量。他们还把一些书籍从城里带回生产队,开办图书馆,开阔了年轻人的眼界。组建文艺宣传队,让单调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当时的“白毛女”剧团就很出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垂垂老矣。我的诗友里面就有三位知青,他们年逾古稀,作品里有很多都是讴歌北大荒的,俨然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虽然已经回城,但是可以看出这段下乡的经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日后的成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回忆起知青生活充满了怀念。大雪壳子、粘豆包、蛙鸣谷香、白桦潺溪、还有一个叫小芳的姑娘……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也让他们邂逅了美好的爱情。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也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闲适,还有“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遗憾……
北大荒承载了他们太多的记忆,青春,爱情,梦想……岁月悠悠,一切都淹没在时间的流里了。然而,知青生活却似一片浮叶,随波逐流,不肯沉没。流水带走了太多的故事,终究它是盼望带着它回到午夜梦回的地方吧,然后,看一眼,再看一眼……

嘉宾主播

李明

作者

张晓荣

张晓荣,五九七农场小学教师,诗词爱好者,寒疆诗社会员。曾与同社会员一起出版诗集《拾光集》。

清城夜读面向社会征集声音作品和原创文学作品

参与方式

1、作品请发送至邮箱2214148777@qq.com

邮件标题格式为:投稿+文章标题

2、扫码添加微信发送作品

联系电话:13394697258

扫码添加微信,发送您的作品给小编,您就有机会向全县听众道晚安。




嘉宾:李明
作者:张晓荣

编辑:李明明

统筹:于丽婷

审核:王雨

监制:潘杰先

新闻热线:0469-5257000

商务合作:0469-5257333

别忘了点亮下方


微看宝清
仰观天府之大,俯察民生之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2312020002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