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厚土》电视剧(5-8)
文/汤文来
第五幕:共同努力
时间:1981 年夏
地点:村子里
旁白:1981 年的夏天,太阳炽热地烘烤着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李建国所在的村子,在岁月的长河中一直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土坯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村里唯一的主干道坑洼不平,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村民们大多过着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收入微薄,对未来的发展充满迷茫与无助。
李建国站在村子中央的老槐树下,眉头紧锁,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身材高大,皮肤因长时间在户外劳作而略显黝黑,上身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布衫,下身是一条破旧的黑色长裤,脚下的解放鞋沾满了泥土。他望着眼前破败的村庄,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此时,刘大富哼着小曲,慢悠悠地从一旁走过。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大腹便便的样子显示出他在村里相对富裕的生活。他看到李建国,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屑地说道:“建国啊,你还真在这瞎折腾呢?我就说你的那些想法不切实际,这村子多少年都是这样,你能改变啥?”
李建国转过头,直视着刘大富的眼睛,表情严肃:“刘叔,我知道您不相信我,但我有信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村子肯定能变样。”
刘大富冷笑一声:“哼,你以为修路通水通电那么容易?那得花多少钱?咱这村子可没那么多钱供你折腾。”
李建国刚要反驳,王秀娥匆匆赶来。她扎着一条朴素的麻花辫,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脸上带着担忧的神情。她轻轻拉了拉李建国的衣角,小声说:“建国,刘叔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咱这万一失败了可咋办?”
李建国轻轻拍了拍王秀娥的手,安慰道:“秀娥,别怕。我心里有数,只要咱们努力,就一定有机会。”
正在这时,赵晓燕背着行李出现在村口。她穿着一条碎花连衣裙,充满活力与朝气。她一路小跑来到李建国面前,脸上洋溢着笑容:“建国,我来啦!我可不能错过咱们村子的大变革。”
李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晓燕,你真的来了!太好了,有你帮忙,我们更有信心了。”
赵晓燕看着刘大富和王秀娥,礼貌地点点头,然后对李建国说:“我在来的路上听说了一些困难,不过我觉得只要我们能让村民们看到希望,他们肯定会支持我们的。”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村子大声喊道:“各位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对我之前的计划有疑虑,但现在我告诉大家,我争取到了县里的扶持资金和技术支持。咱们村子有救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咱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听到喊声,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围聚在老槐树下。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位老者拄着拐杖,满脸皱纹,眼神中透着怀疑:“建国啊,这真能行么?咱可别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李建国走上前,扶着老者的肩膀,诚恳地说:“大爷,您放心。我是咱村子出去的,我肯定不会害大家。咱们一起动手,先把路修起来,路通了,外面的东西才能进来,咱们的东西才能出去。”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出来,大声说:“建国哥,我信你!我有力气,修路算我一个!”有了他的带头,一些年轻村民也纷纷响应。
刘大富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动摇,但仍嘴硬地说:“哼,就算有人愿意干,这技术活你们也干不了。”
李建国笑着说:“刘叔,县里给我们派来了技术人员,会指导大家的。”
随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修路工程正式开始。男人们挥舞着铁镐,奋力地刨开坚硬的土地;女人们则忙着搬运石块和沙子。李建国穿梭在人群中,一会儿帮忙抬重物,一会儿给村民们讲解技术要点,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赵晓燕也没闲着,她组织妇女们为大家准备茶水和饭菜,还不时地给大家加油鼓劲。王秀娥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的担忧渐渐消散,也加入到了劳动的队伍中。
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出现了意外。挖掘路基的时候,挖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铁镐砸上去只留下几个浅浅的痕迹,这可难住了大家。村民们围在岩石周围,面面相觑,士气有些低落。
刘大富看到这情况,又开始说风凉话:“我就说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吧,这石头在这,路还怎么修?”
李建国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岩石,眉头紧皱,思考片刻后,他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说:“大家别灰心,我们可以用炸药炸开它。”
村民们一听要用炸药,都露出惊恐的表情。一位妇女喊道:“这炸药可危险啊,万一出事儿咋办?”
李建国镇定地说:“大家放心,我学过相关知识,只要操作得当,不会有问题的。我会亲自负责炸药的安置和引爆。”
尽管大家心中仍有担忧,但看到李建国如此坚定,也只能默默点头。李建国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小心翼翼地安置炸药,他的手虽然稳定,但额头上的汗珠却不停地滚落,他深知这其中的危险性,但为了村子的未来,他必须冒险一试。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建国疏散了村民,独自走向引爆点。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点燃了导火索。随着导火索“滋滋”地燃烧,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村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轰!”一声巨响,岩石被炸得粉碎,扬起一片尘土。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刘大富也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看着李建国,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经过这次事件,村民们更加信任和支持李建国。大家干劲十足,修路工程顺利进行。通水通电的工作也在同时展开,村子里到处都是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的面貌开始逐渐改变。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清澈的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电灯照亮了夜晚的村庄。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笑容,他们知道,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村子正走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第六幕:农业创新
时间:1982 年春
地点:农田
旁白:春风轻柔地拂过田野,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村庄世世代代的希望与艰辛。村子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像是大地的守护者,将村庄环抱其中。田野里,泥土散发着质朴的气息,然而多年来,传统的耕种方式使得农作物产量一直难以有显著提升,村民们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贫困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片土地。
李建国身着一件洗得有些破旧的军绿色布衫,蓝色的粗布裤子上沾着星星点点的泥土,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田埂上,眼神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期待。他深知,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村子的贫困状况,农业创新势在必行。
在村子的一角,刘大富正坐在自家院子里的躺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他穿着一身绸缎面料的衣服,手指上戴着一枚金戒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听到李建国要搞农业创新的消息,他不屑地哼了一声,起身慢悠悠地朝着农田走去。
刘大富来到田边,看着李建国,脸上带着一丝嘲讽:“建国啊,你这又是在折腾啥呢?咱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你能搞出啥新花样?可别把好好的地给糟蹋了。”
李建国抬起头,目光坚定地与刘大富对视:“刘叔,时代不同了。现在有很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如果我们能引进并运用,一定能提高产量,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刘大富双手抱胸,大笑起来:“你这娃,就是太天真。那些新东西,咱这小村子可玩不转,别到时候颗粒无收,那大家可都得喝西北风去。”
这时,一些村民也围了过来,他们脸上带着疑虑和担忧。一位老农皱着眉头,粗糙的手不停地摩挲着衣角:“建国啊,这新东西咱没试过,心里没底啊。万一失败了,这一年可就白忙活了。”
李建国看着大家,深吸一口气,诚恳地说:“大爷,大娘们,我知道大家担心。但如果我们不尝试,就永远只能这样贫困下去。我在大学里专门学习过农业知识,我有信心能成功。”
王秀娥站在人群中,眼神中虽有一丝不安,但还是大声说道:“我相信建国,他是为了咱们村子好。咱们也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李建国开始着手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他从县城请来了农业专家,在田地里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农业知识讲座。村民们好奇地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专家手中的新品种种子和各种农业器械模型。
专家详细地讲解着新的种植方法和灌溉技术,李建国在一旁认真地翻译着专业术语,并不时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补充说明。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
当村民们按照新的种植方法播种后,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并不理想。看着田地里稀稀拉拉的幼苗,刘大富又开始冷嘲热讽:“我就说这不行吧,好好的种子都被你们给糟蹋了。这可都是钱啊!”
李建国蹲在田地里,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土壤和幼苗。他的心里也十分焦急,但他知道此刻不能慌乱。他站起身来,对村民们说:“大家别慌,可能是土壤的酸碱度不太合适,我们可以调整一下。”
于是,李建国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开始对土壤进行检测和改良。他们从县城运来石灰和有机肥料,小心翼翼地按照比例撒在田地里,然后进行翻耕。在这个过程中,李建国的双手被磨出了血泡,但他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这些种子茁壮成长。
经过一番努力,种子的发芽情况逐渐好转。嫩绿的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席卷而来。大片的幼苗被害虫啃食,叶片变得千疮百孔。村民们心急如焚,纷纷跑到田地里查看。
刘大富站在田边,脸色阴沉:“这下好了,全完了。这就是你所谓的农业创新?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李建国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就被坚定所取代。他冷静地对村民们说:“大家别慌,我们现在就去县城请教专家,一定有办法解决的。”
李建国和赵晓燕匆匆赶到县城,找到了农业专家。专家在了解情况后,给他们推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并详细地讲解了使用方法。
李建国和赵晓燕带着农药火速赶回村子,组织村民们进行喷洒。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李建国亲自背着喷雾器,穿梭在田间。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病虫害终于得到了控制。村民们松了一口气,对李建国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提高,原本瘦弱的麦穗变得饱满沉甸甸,玉米棒子也又粗又长。
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野里一片金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碌地收割着庄稼。刘大富看着丰收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他走到李建国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愧疚:“建国啊,叔之前错怪你了。你这农业创新还真是厉害,叔服了。”
李建国笑着说:“刘叔,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次农业创新的成功,不仅让村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让整个村子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从此,村民们对李建国更加信任和支持,他们在农业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为村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幕:文化建设
场景一:学校的困境
时间:1982 年夏
地点:村子学校
旁白:在这个位于偏远地区的小村子里,几间破旧的瓦房歪歪斜斜地矗立着,这便是村子的学校。墙面斑驳,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土坯,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每逢下雨,教室里就会摆满各种接雨水的盆盆罐罐。学校里只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由于条件艰苦,很多孩子到了年纪也没有入学的机会,整个村子弥漫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却又无奈的气息。
李建国皱着眉头,缓缓走进这所破败的学校。他眼神中满是忧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这时,张村长也跟了过来,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建国啊,这学校一直都是咱村的心病,可咱这穷地方,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修啊,也请不来好老师。”张村长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愧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李建国沉思片刻,说道:“村长,再穷不能穷教育,咱们得想办法。我打算先把学校修缮一下,这是基础。”
张村长瞪大了眼睛,有些担忧地说:“建国,你哪来的钱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建国笑了笑,眼神中带着一丝自信:“村长,您别担心,我会想办法筹集资金的。我先去和村民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大家一起出份力。”
场景二:动员大会的波澜
时间:1982 年夏,上午
地点:村子广场
广场上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李建国站在一个简易的台子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咱们村子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光靠种地可不行,必须得重视教育。现在咱们村的学校破破烂烂,孩子们没个好的学习环境,以后怎么能有出息呢?我想修缮学校,还想请更多的老师来教学,这需要大家的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啊!”
话刚落音,人群中就传来了刘大富的声音:“李建国,你这想法是好,可咱们都是农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读书有啥用?还不如把钱留着过日子。”刘大富穿着一身相对体面的衣服,脸上带着一丝不屑。(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李建国看着刘大富,耐心地解释道:“大富哥,你看现在外面的世界变化多快,如果咱们村的孩子都没文化,以后怎么跟得上时代?咱们不能让下一代还像我们一样守着这几亩薄田过苦日子啊。”
这时,一位村民也附和道:“建国啊,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可家里实在是紧巴巴的,没多余的钱啊。”
李建国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说道:“大家的难处我知道,我也不是让大家一下子拿出很多钱。哪怕是出几个工,帮忙搬搬砖、和和泥也行啊。”
王秀娥站了出来,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说:“乡亲们,我知道建国的想法是为了咱们村子好,为了孩子们好。我家虽然也不富裕,但我愿意把家里的积蓄拿出一部分来,也会去帮忙干活。”王秀娥穿着朴素的衣服,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眼神中透着善良与坚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她的话让一些村民开始动摇,大家陷入了沉思。
场景三:寻找师资的艰难
时间:1982 年夏,下午
地点:县城教育局
李建国和赵晓燕来到了县城教育局,希望能得到一些师资支持。
李建国有些紧张地走进局长办公室,对局长说道:“局长,您好。我是咱们县 XX 村的李建国,我们村的学校条件特别差,孩子们急需好的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分配几位老师啊?”
局长看了看他们,皱着眉头说:“你们村的情况我们也知道,可是好的老师都想去条件好的学校,你们那又偏远又穷,很难有人愿意去啊。”
赵晓燕着急地说:“局长,您帮帮忙吧。我们村已经在努力发展了,现在就差教育这一块跟上了。如果有老师愿意去,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给他们最好的待遇。”赵晓燕眼睛红红的,眼神中满是期待。(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局长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可以给你们推荐几位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他们可能更有热情去偏远地区锻炼,但是能不能留住他们,就看你们村子的本事了。”
李建国和赵晓燕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连忙道谢。
场景四:文化活动的筹备
时间:1982 年夏,晚上
地点:李建国家院子
李建国、赵晓燕、王秀娥和几位热心村民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文化活动的事情。
李建国说:“我想先在村子里办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收集一些书籍,让大家有机会读书学习。然后再组织一些文艺表演,像唱歌、跳舞之类的,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一位村民有些担忧地说:“建国,咱们这的人都没什么文艺特长,谁来表演啊?”
赵晓燕笑着说:“大家可以学嘛。我可以教大家唱歌,秀娥姐你组织一下村里的妇女们,看看有没有愿意学跳舞的。”
王秀娥点头答应道:“行,我试试。不过这舞蹈咱也没见过,不知道咋教啊。”
赵晓燕从包里拿出一本舞蹈教材,说:“秀娥姐,这是我带来的舞蹈教材,咱们可以照着上面学。”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孙大爷拄着拐杖走了进来。他笑着说:“建国啊,你们这是在搞大事情啊。我这把老骨头虽然跳不动了,但我可以给孩子们讲讲村里的老故事,也算是传承咱村的文化了。”孙大爷头发全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眼睛却炯炯有神。(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李建国连忙起身,扶着孙大爷坐下,说道:“孙大爷,有您的支持就太好了。您的故事可都是咱们村的宝贝啊。”
场景五:意外的阻碍
时间:1982 年秋,学校修缮中
地点:村子学校
学校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村民们都在忙碌地干活。突然,一位年轻村民在搬砖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腿被砸伤。
现场一片混乱,有人喊道:“快去找医生!”
李建国急忙跑过去,看着受伤的村民,满脸愧疚地说:“都怪我,没考虑周全,让大家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干活。”
受伤村民强忍着疼痛说:“建国哥,不怪你,是我自己不小心。这学校修缮好了,以后孩子们就能好好学习了,我这伤算不了什么。”
这件事让一些村民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他们觉得这修缮学校太危险了,不想再继续干下去。
刘大富得知此事后,又来到学校,冷嘲热讽地说:“李建国,我就说你这想法不切实际,现在好了,出了事了吧。我看这学校还是别修了,免得再有人受伤。”
李建国看着刘大富,眼神中带着一丝愤怒:“大富哥,这只是个意外,我们不能因为这点挫折就放弃。如果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孩子们怎么办?”
场景六:克服困难与希望
时间:1982 年秋,傍晚
地点:村子广场
李建国再次召集村民们到广场上。
他站在台上,诚恳地说:“乡亲们,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我很痛心。是我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我向大家道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次的意外就放弃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孩子在等着我们,我们的村子在等着我们。如果我们现在退缩了,以后我们会后悔的。”
王秀娥也站出来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以后小心点就是了。这学校修好了,受益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啊。”
这时,受伤村民的父亲也站了出来,他说:“各位乡亲,我儿子虽然受伤了,但他一直跟我说,一定要把学校修好。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失望啊。”
村民们听了这些话,纷纷点头。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决定继续修缮学校和筹备文化活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终于修缮一新。崭新的教室,明亮的窗户,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年轻老师们也来到了村子,开始给孩子们上课。
村子里的第一场文艺表演也在学校的操场上举行。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虽然有些生疏,但却充满了热情。孩子们的歌声清脆响亮,妇女们的舞蹈虽然简单却也十分欢快。孙大爷在一旁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大家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建国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村子的文化建设之路才刚刚开始,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八幕:经济发展
场景一:工厂的构想
时间:1983 年春
地点:李建国家院子
旁白:村子在农业发展上逐渐走上正轨,村民们的生活也有了一定改善,但李建国的目光放得更远,他深知单一的农业发展难以让村子真正富裕起来,于是将心思打到了创办工厂上。这是一个宁静的春日,李建国的家院子里,几棵果树刚刚冒出新芽,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李建国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他时而抬头望向远方的田野,时而低头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这时,赵晓燕走了进来,看到李建国的样子,问道:“建国,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又有什么新计划了?”赵晓燕扎着马尾辫,眼神灵动,充满朝气。
李建国抬起头,看着赵晓燕说:“晓燕,我想在咱们村子里办工厂,发展工业,这样才能带动村子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赵晓燕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有些担忧地说:“办工厂是个好主意,可是咱们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经验,这可不容易啊。”
李建国微微点头,表情严肃:“我知道困难很多,但咱们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去做。资金方面,我想先号召村民们集资,毕竟大家现在都从农业发展中得到了好处,应该会有人愿意支持。技术和经验,我打算去城里的工厂学习取经,看看能不能请一些技术人员来帮忙。”
场景二:集资的风波
时间:1983 年春,上午
地点:村子广场
广场上聚集了众多村民,大家听闻李建国要办工厂集资的事情,议论纷纷。
李建国站在人群中间,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乡亲们,咱们村子靠农业有了一些起色,但要想真正富裕起来,还得发展工业。我打算办一些小型工厂,这需要大家的资金支持。大家放心,这不是强求,是自愿参与,以后工厂盈利了,大家都会有分红。”
刘大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李建国,你这是异想天开。办工厂风险多大啊,咱们这点钱投进去要是亏了怎么办?我可不愿意把我的钱拿去冒险。”刘大富穿着一身讲究的衣服,双手抱在胸前,脸上满是不屑。(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一些村民也跟着附和:“大富说得对,这钱可都是咱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不能就这么轻易地交出去。”
王秀娥站出来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担心风险,但建国为咱们村子做了这么多事,哪一件不是为了大家好?我相信他这次也一定有他的考虑,我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持。”王秀娥眼神坚定,虽然衣着朴素,但此刻却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李建国感激地看了王秀娥一眼,接着说:“秀娥姐说得对,我知道这是大家的血汗钱,我一定会谨慎对待。我会和大家签订协议,如果工厂亏损,我会想尽办法弥补大家的损失。”
村民们陷入了沉思,现场一片安静。
场景三:寻找技术支持
时间:1983 年春,下午
地点:城里工厂
李建国和赵晓燕来到城里的一家工厂,想要寻求技术合作。
他们走进工厂厂长办公室,李建国有些紧张地说:“厂长,您好。我是来自农村的李建国,我们村想办工厂,但是缺乏技术,您看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或者让我们的村民来这里学习一下?”
厂长看了看他们,皱着眉头说:“你们农村办工厂?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的技术都是厂里的机密,不能随便外传。而且你们的村民没有基础,学起来也困难。”
赵晓燕急忙说:“厂长,我们知道这很为难您,但我们村子真的很需要发展。我们可以给厂里一定的报酬,也会严格遵守保密协议。我们的村民都很勤劳好学,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学好。”赵晓燕眼神中满是期待,身体微微前倾。(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厂长沉思片刻后说:“这样吧,我可以安排几个技术人员去你们村考察一下,如果条件合适,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基础的技术指导,但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自己了。”
李建国和赵晓燕听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忙道谢。
场景四:工厂的起步
时间:1983 年夏
地点:村子工厂建设工地
村子的工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民们在李建国的带领下,搬运建筑材料,忙碌地搭建厂房。
李建国头戴安全帽,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一边指挥着村民干活,一边自己动手搬运木材。他眼神专注,大声喊道:“大家加把劲,争取早日把厂房建好。”(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突然,一位年轻村民在搭建屋顶时,脚下一滑,差点从高处摔下来。幸好旁边的村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
现场一阵惊呼,李建国急忙跑过去,焦急地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年轻村民脸色苍白,心有余悸地说:“建国哥,我没事,多亏了大家。”
这一意外让大家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李建国重新调整了施工安排,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督。
场景五:产品的困境
时间:1983 年秋
地点:村子工厂
工厂终于建成并开始生产产品,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李建国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产品,眉头紧皱,满脸忧虑。他拿起一个产品,仔细查看,自言自语道:“这产品质量没问题啊,怎么就是卖不出去呢?”(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刘大富得知后,又来冷嘲热讽:“李建国,我就说你办工厂不行吧。这产品都积压了,看你怎么办。”
李建国没有理会刘大富,他召集村民们开会。
会上,李建国说:“大家不要灰心,产品卖不出去肯定是我们的销售渠道有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打算去城里推销产品,同时寻找更多的销售途径。”
赵晓燕说:“我和你一起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场景六:销售的突破
时间:1983 年秋,上午
地点:城里商场
李建国和赵晓燕带着产品来到城里的商场,一家一家地推销。
他们走进一家大型商场,找到采购部经理。李建国热情地介绍道:“经理,您好。这是我们村子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非常好,而且价格实惠,您看看能不能在您的商场销售?”
采购部经理看了看产品,有些怀疑地说:“你们这小工厂生产的产品,能有保障吗?”
李建国连忙拿出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优势。
赵晓燕也在一旁说道:“经理,我们村子的村民都很用心在做这些产品,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城里的商场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帮助我们村子发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采购部经理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同意先试销一部分产品。
这一突破让李建国和赵晓燕兴奋不已,他们立刻回村告诉村民们这个好消息。
场景七:工厂的发展
时间:1983 年冬
地点:村子工厂
随着在城里商场的试销成功,村子工厂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订单越来越多,工厂也开始扩大规模。
李建国再次召集村民们,他站在工厂院子里,脸上洋溢着喜悦:“乡亲们,咱们的工厂成功了!这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现在我们要扩大生产,需要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大家一起努力,让咱们的村子更加富裕。”
村民们欢呼雀跃,大家纷纷表示愿意继续跟着李建国干。
刘大富看到工厂的发展,也改变了态度,他找到李建国说:“建国,之前是我目光短浅,没想到这工厂还真能成。我想入股工厂,和大家一起把它做大做强。”
李建国看着刘大富,笑着说:“大富哥,欢迎你加入。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村子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从此,村子的工厂蓬勃发展,村子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吸引了更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为村子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诗社简介
LeiChi Poetry Association
来稿要求内容健康,原创首发,有标题、正文、作者简介(含图片)等。若文稿抄袭,文责自负。切忌一稿他投。若文或图片涉及版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雷池诗社
不厚名家 不薄新人
点击关注 尽情分享
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