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酒精会麻痹人的心理,让驾驶人轻视甚至无视酒驾的危害。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是需要一定过程的,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为保证安全,喝完酒尽量隔24小时以上才能开车。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要将车驶离车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构成酒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因此,明知驾驶员酒驾依然搭车,或者纵容司机酒后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解酒药其实是一种护肝的药物,用它可以减少对肝的损害,但它并不能分解酒精,降低血液酒精浓度。酒后服解药,可能会舒服一点,但不能错误地认为体内酒精含量少了,可以开车了。
刑法的“机动车”是按《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的标准执行的,其中就包括各类汽车、摩托车、超标两轮电动车。驾驶时如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饮酒或醉酒驾驶标准的,仍会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
有一种叮咛叫滴酒莫沾
有一种期盼叫一路平安
有一种温馨叫阖家团圆
在此提醒
广大交通参与者酒后不开车
开车不饮酒
切勿心存侥幸
以身试法
请自觉遵守交通法律
安全文明出行
别让“酒醉驾”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