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预防,守护健康 | 新冠病毒感染防护科普

文摘   2024-08-19 15:07   黑龙江  


洪涝灾害后,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新冠病毒的活动度也出现了上升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消息,JN.1变异株为目前主要流行株。今天,我院根据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为大家作一个科普,便于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新冠肺炎及预防方式。


一、什么是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二、新冠肺炎的传染源
新型冠状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就就有传染性,发病后五天内传染性比较强。


三、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以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着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四、易感人群
1.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机体老化,伴随自身免疫力受到影响,更易被感染。
2.儿童各方面机体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没有发育完全,更易导致病毒入侵。
3.女性特殊时期,如怀孕期、月经期、生产、哺乳期都是女性激素比较容易紊乱的时期,也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免疫力较低,易被感染。
4.手术后、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免疫力低,易被感染。


五、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和咳嗽、鼻塞流涕、身体乏力、呼吸急促、肌肉疼痛、喉咙痛和吞咽困难、失去嗅觉或味觉、头痛、关节疼痛、腹泻等,重症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六、如何预防?
1.保持环境卫生,加强室内通风,室内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科学佩戴口罩,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用餐前、上厕所后,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保障睡眠,抵御病毒的侵袭。
5.减少交叉感染:进入人员聚集场所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建议佩戴口罩。
6.关注个人健康,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嗅觉和味觉减退等症状,建议佩戴好口罩,及时就诊。



扫码关注


图文 | 院感科

排版 | 毕思宇

审核 | 易宁

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平台
哈尔滨精神专科白渔泡医院是一所三级乙等精神心理专科医院,主要针对精神残疾人的康复、托养以及社会功能训练为主要治疗模式,同时开展老年精神障碍及失能老人的医疗、康复、托养等工作。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