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情况来看,25考研预计2月下旬会公布成绩,3月上旬公布国家线,3月中下旬各院校陆续发布复试线,紧接着3月下旬开始一志愿复试和调剂开始,4月份主要是紧张刺激的调剂申请和调剂复试。
复试主要考什么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考生总成绩为两项成绩加权计算结果,总成绩排名决定你是否能够录取。
复试方式一般为线下复试,同学们要到报考院校去参加考试。考察方式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个别专业会考察实验操作,具体内容要参照院校的复试工作方案。
复试都是由招生院校组织、自主出题的,主要考察以下几部分:
专业课
有笔试也有面试,考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生,国家政策规定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也有专业可以不加试,如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
外国语
一般会考察口语能力、听力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等。
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人文素养、举止礼仪等等。
复试全流程规划
01
现在-春节前
这段时间应届生同学可以优先处理一下毕业论文等事宜,在职同学可以适当放松下,然后开始准备复试。首先要查阅自己的院校复试都考什么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搜集完复试资料,就可以开始初步准备了。为了坚持学习习惯,要做到每天学习2小时,不然后期突然进入学习状态会有些吃力。各科的复习安排如下:
英语
(1)整理常考的英文口语问题,比如介绍你的家乡、兴趣爱好、考上研之后的规划等等。
(2)准备中英文的自我介绍,尽量控制在2分钟左右,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
(3)背单词的习惯不能丢。考听力的同学要每天坚持听英语听力。
专业课
(1)查询复试考试大纲、参考书目,如果和初试科目一样,会相对轻松一些;不同的话就要准备好科目参考资料,开始通读理解。这个阶段要把复试的参考书目都过一遍。
(2)阅读专业相关拓展书籍,熟悉业界热点。尤其是非理工科的同学,因为面试时老师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谈谈你读过的一本专业相关书籍”,因此要提前开始准备。
(3)学习导师论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未来的导师可能就是你的面试官,所以要对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和论文有所了解,很可能复试中会被问到相关问题。
资料准备
准备个人简历、获奖证书、发表论文、作品集、给导师发的邮件等。
02
春节后-2月下旬(出分前)
今年的出分时间大概在2月下旬,在此之前可能会比较焦虑,但还是要调整好心态踏实复习,同时要增加学习时长了,做到每天4小时左右,把重点转移到专业课上来。
英语
(1)练习常见的口语问题,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每天背一背,模拟提问,总结问题。
(2)关注英语时事热点,同时要把自我介绍背熟!背的时候计时,控制好时间。
(3)听力练习上每天坚持听30分钟,坚持背单词。
专业课
(1)笔试:在通读理解之后开启二轮背诵,和初试类似,但要做到在短时间内记得更牢固。
(2)面试:重中之重!这部分相当于把初试的论述题口述出来,因此要记牢基本理论,熟知业界学界热点,在脑子里搭建答题框架,形成清晰的逻辑表达。
03
出分后-3月下旬(复试前)
这段时间是准备复试的黄金时期,也是考前冲刺时期。出分后很多同学应该对自己是否能进复试心里有数,因此要全身心投入到复试学习中。
英语
(1)找家人和朋友模拟、抽背。自我介绍应该背的很熟了,一些日常口语问题也要对答如流,如果报考院校会考察专业的英语内容,更要强加练习,准备全面。
(2)听力要开始练习院校的真题或者模拟题,摸透规律。
专业课
(1)笔试:复试参考书背熟,过第三遍!同时参透往年的复试课真题;整理思维导图,形成答题框架;这部分大家考过初试都已经有经验了。
(2)面试:模拟面试狠狠练,可以找复试搭子互相面试,帮助对方发现问题,优化自己的表达;复试前可以找学姐或者老师一对一模拟面试,他们更有经验,也可以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多看专业研究方向的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等,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复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每年都有很多高分同学复试发挥失常被刷😭
也有很多擦线同学通过复试逆袭👏
一定要把握住最后翻身的机会!
复试考什么?是个什么流程?
简历材料怎么准备?
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
📚备考规划
拆解学习任务,安排合理节奏
🧠听口专项训练
听力口语素材带练,纠错督学
👩🏻🎓全真模拟
实力师资亲面,立体还原考场
✍🏻材料包装优化
人工精批复试材料,扬长避短快速吸睛
🎓班群督学
课程督学心理辅导,备考不掉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解决复试备考难题,助你考研上岸
扫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