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出分日期越来越近,你是否也从初试考完的轻松,到现在的焦虑担心,头脑中有无数出成绩后的假设。
放轻松,这种感觉不只你一个人有。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状态,不如我们在这种状态里坚持去做点什么。
考研复试考什么
关于考研复试考什么,大部分学校都有专业课和英语两个部分的考察,但具体如何考,考什么,不同的学校还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大家在准备复试之前,先要确定这个院校具体考哪些内容。
主要的途径有这么几种:
① 学校官网
目前已经有174所院校的部分专业公布了复试大纲和参考书目。今年还没公布的,可以先参考去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一般是有「复试通知」、「复试工作安排」等字样的通知
② 学院官网
有些院校是各个学院自行发布考试大纲和要求,如果学校官网没有找到,也可以去学院官网上看一下。
③ 直系的学长学姐
可以找一下目标院校专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是完整的走过复试流程的,清楚院校的复试要求,了解考察的重点和真题题目,甚至会知道一些复试的潜规则,比如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看中哪些方面、有什么最新的研究方向等等,可以在准备复试中给你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当然,这里要提醒大家擦亮眼睛,找靠谱的学长学姐,千万别被骗!
给大家总结一下,通常复试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① 复试表格(一般学校会提供)。
② 有效身份证原件及(或)复印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或)复印件。
⚠️注意:应届生没有毕业证,就复印学生证即可
③政治审核表:一般应与报名时填报的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且须加盖公章(学校会提供表格)。
④个人陈述/简历等。
⑤各项证明:本科成绩单、加分证书、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等。
你未来的导师可能会从中了解你是否具备读研能力以及你的读研规划等,这可能不单涉及到复试能否通过,可能还涉及导师选择问题。
明确分数计算权重
了解目标院校专业的录取总成绩计算方法,特别是那些估分以后感觉自己在复试线边缘徘徊的同学。如果目标院校复试占比高,建议及早投入到复试学习中。
大部分初试成绩:复试成绩都是7:3 或者 6:4,其中7:3的占大多数,但是也有一些院校学校不太一样,比如往年山西师范大学▶️「复试总成绩=(初试总分/5)×70%+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25%+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成绩×5%」,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对复试的考核标准有清晰的认识。
准备简历、自我介绍
复试面试的时候需要简历,给意向导师发邮件需要附简历,找工作也需要附简历。
准备双语版的个人自我介绍也是同理,复试、找工作也都能用到。这些比起专业课学习而言,都是不太需要动脑的。在学不进去的时候,就提前搞定这些琐碎事情吧~
一份合格的简历需要这些: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科研经历
实习、活动经历
校园实践经历
荣誉奖项、专业竞赛
技能证书及其他
练习英语口语
复试通常都有英语问答环节,这一年备考大家基本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面试当中标志流利的英语确实能让老师眼前一亮。1月份可以提前让自己沉浸在英语语境里,以防考前突击抓瞎。
💨坚持背单词
大家刚考完还不久,趁着还有背单词的语感,尽量再坚持每天多少背一点,不用非按初试时的数量要求自己,保持背单词的习惯就行。
就背考研期间的单词书应付复试足够,或者背一点雅思的词汇书,总之多贴近一点日常生活。至于专业课里的专业英文,可以等你决定沉下心来系统准备复试的时候再开始。
💨看美剧/BBC
找任何一部你喜欢的美剧/电影,一定要有中英字幕的,在看的时候有意去看着英文字幕听剧情,做逐句跟读、积累一些日常词汇。前期如果不想做积累工作,哪怕每天单纯只为看剧情而看剧,耳朵总可以听到英语,也能提升自己的语感。
当然,之后最好还是找一些片段去跟读,让嘴巴动起来。去学美剧或者BBC中地道的句式和发音,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复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每年都有很多高分同学复试发挥失常被刷😭
也有很多擦线同学通过复试逆袭👏
一定要把握住最后翻身的机会!
复试考什么?是个什么流程?
简历材料怎么准备?
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
📚备考规划
拆解学习任务,安排合理节奏
🧠听口专项训练
听力口语素材带练,纠错督学
👩🏻🎓全真模拟
实力师资亲面,立体还原考场
✍🏻材料包装优化
人工精批复试材料,扬长避短快速吸睛
🎓班群督学
课程督学心理辅导,备考不掉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解决复试备考难题,助你考研上岸
扫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