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旨在提高公众对卒中早期识别的意识与技能,了解卒中的预防、急救和康复知识,提高公众对卒中急救、治疗的认识,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卒中(俗称“中风”)
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老百姓谈之色变!
下面和您一起聊一聊
卒中的相关知识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是指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出血性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卒中均会造成脑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五高”特点。
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之一。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我国当前第一位致残病因,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我国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65岁左右,低于发达国家(75岁左右)。在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后遗症、40%重度残疾,病患家庭将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
已知的不可预防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或遗传因素。可预防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吸烟、饮酒等。其中,可预防的风险因素往往与不适当的饮食习惯、不规律作息时间和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推荐“BEFAST”口诀或“中风120”口诀迅速识别卒中并即刻采取行动,开展卒中急救。
(一)“BEFAST”口诀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是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言语困难、理解困难;
•“T”——Time是指时间。
(二)“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要听从120的专业建议去往最近的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救治。
在等待120救护的这段时间:
•一是要保持患者处于最舒服的状态,切忌不要拖拽病人,避免出血性卒中病人进一步出血;
•二是不要随意吃任何东西,以防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导致救治机会的减少。
正确的急救对于减少卒中致残致死的发生至关重要。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
咱们接着往下看
卒中重在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因此,养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1、自我筛查
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02、控制好血压
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同时还需进行药物治疗。
03、控制好血糖
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04、控制好血脂
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
05、戒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06、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07、健康饮食
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08、科学运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
09、积极治疗有关疾病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部分内容来源:医疗应急司等
编 辑:李莉 总编辑:朱晓芬 审 核:朱晓芬
部分内容来源:医疗应急司等
编 辑:李莉 总编辑:朱晓芬 审 核:朱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