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改“田”换地 沃野生金

民生   2024-11-08 09:37   甘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玉门市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实现了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为传统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的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成片的玉米长势喜人。郭昌福正看着收割机收获玉米。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个个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卷入收割机中,随即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便从卸粮口倾泻而出直接装车。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郭昌福脸上。
玉门市玉门镇东渠村高标准农田承包户郭昌福说:“我们在玉门镇东渠村承包土地5000多亩,种植玉米4000多亩,每亩亩产量在1吨左右,每亩收益在1800块钱左右。”
粮食丰产带来的效益让玉门镇东渠村看到了商机,去年,村委会抢抓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建成了粮食烘干厂。郭昌福在玉门收货后便直接运到了这里。
酒泉市诚润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白雪青说:“玉米经过收割机收割之后拉运到我们这,过完磅之后我们有一个水分的测定,然后由烘干师傅分仓开始烘干,烘干到14到14.5的水分就是储藏,出仓的标准。”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烘干厂已经烘干玉米1.5万吨。今年计划收购烘干玉米及其他粮食3万吨,产值可达100万元,预计为玉门镇东渠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玉门市玉门镇高标准农田不仅让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还让村上有了产业,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这一切的变化让移民乡镇的群众也坐不住了。玉门市柳湖镇小康村的郭怀坤这两天时不时地就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现场去看一看。
别看郭怀坤现在这么积极,当初镇村干部动员大家建高标准农田的时候,他可不愿意,26亩地可是他们全家的饭碗。后来,镇上组织他们到各乡镇去参观,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益,让郭怀坤立即同意了建设方案。现在他每天都会到项目现场看一下,对来年的种植,他也充满了期待。
玉门市柳湖镇小康村村民郭怀坤说:“人家的庄稼地长得都比较好,看完之后就有了改变的想法,觉得建高标准农田可能好一点,对明年的种地更加有信心了。”
玉门市柳湖镇小康村村委会副主任石恩民说:“我们今年建的是小康一组的地,一组有82户农户,实施的这个项目区有2680亩地,目前已经平地基本上都完成了,管沟也现在架上了个十五六公里了,下一步工作就是撒粪、犁地。”
作为移民乡镇,玉门市柳湖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率先在岷州村、小康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小康村2680亩、岷州村1131亩。
玉门市柳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煜说:“我们目前已完成蓄水池和农田输配电工程建设,正在平田整地、架设输水管线,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
田地有看头,未来有盼头,一块块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正在为农业生产带来新变革,截至2023年年底,玉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5万亩。以高标准农田为载体,全市建成万亩高效粮食生产区3个、千亩高效粮食生产区11个,玉米单产提高100—200 公斤,粮食亩均增产10%到20%,吨粮田面积占到40%以上,进一步推动了粮食生产向高产量、高质量发展。

本台记者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王瑞雯
审核:安成玲  /  监制:陈雪强

往期推荐🙆

  特别声明: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为玉门市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证号:62120230030。玉门市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特此声明。   

爱玉门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玉门市广播电视台)主办,是政府官方主流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