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十大商业模式

民生   2024-12-01 21:00   北京  
农产品供应链商业模式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十种农产品供应链商业模式。
一、产地直供模式
(一)模式介绍
产地直供模式是指农产品直接从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这种模式通常由农产品生产者(如农户、农场)或者产地的农业合作社直接与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企业客户、零售商等)建立联系。
例如,一些有机农场通过会员制的方式,与城市居民签订供应协议,定期将新鲜的有机蔬菜、水果直接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二)优势
价格优势: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能够获得实惠。同时,生产者也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新鲜度高: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运输时间短,能够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可追溯性强:消费者可以直接了解农产品的产地和生产过程,对于注重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消费者具有很大吸引力。
(三)挑战
物流配送成本:如果配送范围较广,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否则物流成本会较高。
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需要生产者自行寻找和维护消费者群体,对于一些小型生产者来说,市场拓展能力有限。
二、农超对接模式
(一)模式介绍
农超对接是指农产品生产者与超市直接对接,由超市采购农产品进行销售。这种模式通常由农业合作社或者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与超市签订长期采购合同。
例如,大型连锁超市与蔬菜生产基地合作,基地按照超市的需求进行生产和供应,超市负责销售。
(二)优势
稳定的销售渠道:对于农产品生产者来说,超市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降低了农产品滞销的风险。
质量保障:超市通常对农产品的质量有严格要求,促使生产者提高生产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
规模效应:通过与超市的批量交易,生产者可以实现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三)挑战
超市准入门槛高:超市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包装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生产者需要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进入超市销售渠道。
利润分配不均:在一些情况下,超市可能在利润分配中占据较大优势,导致生产者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模式
(一)模式介绍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些企业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采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后再推向市场。
例如,水果加工企业从果农处收购水果,加工成果汁、果干、果酱等产品,然后销售给批发商、零售商或直接面向消费者。
(二)优势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工,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
稳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工企业通常会与农产品生产者签订长期合同,约定收购价格,保障农民的收益。
市场拓展能力强: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和销售能力,能够将农产品推向更广泛的市场。
(三)挑战
加工成本控制:农产品加工需要投入设备、技术和人力等成本,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食品安全风险: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严格管控,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企业和整个供应链造成严重影响。
四、电商平台模式

(一)模式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农产品生产者或供应商通过电商平台展示和销售农产品,消费者通过平台下单购买。
例如,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或者专门的农产品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购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
(二)优势
市场范围广:电商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农产品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市场。
营销手段多样:通过网络营销手段,如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可以快速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数据驱动决策:电商平台可以积累大量的销售数据,生产者和供应商可以根据数据进行生产和销售决策。
(三)挑战
物流配送要求高: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保鲜要求高,需要完善的冷链物流等配送体系。
平台竞争激烈:电商平台上农产品卖家众多,竞争激烈,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才能脱颖而出。
五、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模式
(一)模式介绍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例如,为农民提供生产贷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为农产品销售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等。
一些银行与农业合作社合作,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购买农资、扩大生产规模等。
(二)优势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环节参与者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通过金融手段,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环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三)挑战
风险评估难度大:由于农产品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且供应链参与者的信用状况参差不齐,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难度较大。
金融服务成本高:在一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少,开展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需要寻找合适的成本控制方法。
六、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
(一)模式介绍
CSA 模式强调消费者与农民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消费者在农产品种植前预先支付费用给农民,农民则按照约定为消费者提供整个生产季的新鲜农产品。例如,城市社区居民在年初与城郊的农户签订合同,农户根据合同种植蔬菜、水果等,然后定期将收获的农产品配送到社区。
(二)优势
稳定的生产和消费关系:对于农民来说,提前获得资金支持,可保障生产投入,降低市场风险;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获得稳定、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供应。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通常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生态的种植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增强社区与农业的联系:通过互动,居民更加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农民也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促进城乡交流。
(三)挑战
生产不确定性: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无法按约定供应农产品的情况。
管理难度大:在配送、产品种类协调、消费者关系维护等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对农民的运营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七、农业产业园区模式
(一)模式介绍
农业产业园区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区域。例如,一个大型农业产业园区内有现代化的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厂、冷链物流中心、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还可能包括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等。园区内企业和机构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
(二)优势
产业集聚效应:通过集聚各类农业相关企业和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运营成本。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园区内多个生产和加工企业提供服务,提高物流效率。
创新与研发能力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可以与生产企业紧密合作,加速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还能发展农业旅游等新兴产业,增加园区整体收入。
(三)挑战
初期投资大:建设农业产业园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
运营管理复杂: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管理,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园区的高效运作。
八、订单农业模式
(一)模式介绍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生产者根据购买者(如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等)的订单进行生产。例如,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签订合同,要求农民按照特定的品种、质量、数量和交货时间种植小麦,企业则按照合同价格收购。
(二)优势
市场导向明确:农民根据订单生产,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确保产品有稳定的销路,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质量标准统一:购买者通常会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提出要求,促使农民规范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通过订单连接上下游企业,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挑战
订单履约风险:可能存在一方违约的情况,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农民可能将农产品卖给高价收购方,或者企业可能因自身经营问题拒绝收购。
信息不对称:农民可能对市场需求和订单方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容易陷入不公平合同或遭遇欺诈。
九、冷链物流主导模式
(一)模式介绍
在这种模式下,冷链物流企业发挥核心作用。它们不仅负责农产品的冷藏运输和储存,还可能参与农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例如,一家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与水果产地的农户和批发商合作,收购水果后立即进行预冷、包装处理,然后通过冷链运输将水果送到城市的超市和水果店,全程保证水果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
(二)优势
保障农产品品质:通过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能够有效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整合供应链资源: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源,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主导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农产品新鲜度和品质的要求。
(三)挑战
冷链设施建设成本高:建设冷藏仓库、购置冷藏车辆等冷链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且运营和维护成本也较高。
能源消耗大:冷链物流需要持续的能源供应来维持低温环境,能源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环保压力。
十、农业大数据与智慧农业模式
(一)模式介绍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例如,通过安装在农田里的传感器收集土壤湿度、养分、气象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决策;在农产品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产品温度、湿度、位置等信息的实时监控。
(二)优势
精准生产与决策:农民可以根据精准的数据进行种植、施肥、灌溉等操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供应链可视化:可以实时追踪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状态,便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预测与预警功能: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还能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
(三)挑战
技术应用成本高: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需要购买设备、软件,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操作,对于小规模农业生产者来说成本较高。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农业生产涉及大量数据,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一个重要挑战,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中再农废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探索建立规范可行的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与种养殖合作社、收储运环节、再利用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平台,探索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地膜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模式,促进绿色生态发展。
 最新文章